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18928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学习(二)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与实践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二)湖北省宜昌三中 陈翔(邮编:443000 电话:13339783639)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对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初步接触怎样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并且得到结论:当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3时,所折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基本适应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以及能力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通过上节课的探索已得到:当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3时,所折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本节课旨在对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果对小正方形边长不限定整数,进一步细化,又会得

2、到什么结论?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什么的方法?鉴于此,本小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符号感;2通过借助已有的信息去推断事物变化的趋势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4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数学能力;5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第一环节:深化思维,提出问题;第二环节:引导探究,寻找规律;第三环节:延伸拓展,交流总结。第一环节 深化思维,提出问题活动内容:(1)提出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得知: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cm时,所折纸盒的容积最大。你有不

3、同想法吗?(2)把小正方形的边长在2.5cm到4cm之间进行细分,按0.5cm的间隔取值,即分别取2.5cm,3cm,3.5cm,4cm时,折成的无盖长方体形纸盒的容积将如何变化?请学生按照昨天所分的小组填写下面的表格:小正方形的边长(cm)2.533.54长方体体积(cm3)活动目的:让学生初步发现还有比x3时体积更大的x的值,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让初步学会用逐步缩小相邻的两个x的间隔值的方法探索正确答案。活动效果:初步找到了一个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x的值,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为下一步更细化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教学实录如下:学生 我把x3.5代入公式后,体积是591.5

4、cm3 ,比x3时的体积还大一些,这说明体积还可能更大些。教师 很好!你怎么发现的?学生 我们昨天将x的限定为整数,但我想x应该可以为小数,所以我就试了一个x3.5,于是发现了这个结论。教师 你怎么不用x4.5试?学生 4.5和3相隔比较大。教师 你怎么不用x2.5试?学生 我试了的,x2.5时,体积比x3时的体积还小一些。教师 他说的很好!(展示昨天制作的表格)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当x4时,体积是576cm3,x5时,体积是500 cm3,这说明x大于4时,体积会逐渐减小,说明x大于4cm时,体积会越来越小!这样,要使体积最大,x的值只可能在2.5cm到4cm之间。所以,我们今天要把小正

5、方形的边长在2.5cm到4cm之间进行细分,按0.5cm的间隔取值,即分别取2.5cm,3cm,3.5cm,4cm时,折成的无盖长方体形纸盒的容积将如何变化?请你们按照昨天所分的小组填写下面的表格:小正方形的边长(cm)2.533.54长方体体积(cm3)学生 分组完成填表任务。教师 请学生回答表格中的四个数据。第二环节 引导探究,寻找规律活动内容:(1)请学生回答上面的表格中的四个待填数据。(2)请学生回答x的值在2.5到4之间时候,体积如何变化?活动目的:初步掌握根据体积的变化情况去确定使得体积最大的x的值所在的区间,从而找到寻求最接近的x的值方法。活动效果:形成了认知冲突后,学生的求知欲

6、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他们都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教学实录如下:学生 表中四个数据依次是562.5,588,591.5,576。教师 (展示下面的表格)很好。现在请各位用描述一下,x的值在2.5到4之间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正方形的边长(cm)2.533.54长方体体积(cm3)562.5588591.5576学生 从表中很容易看出,x从2.5到3.5时,体积逐渐增大,从3.5到4时,体积逐渐减小。教师 如果你的这个结论正确,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x3.5时体积最大!对吗?学生 完全可以。教师 大家有不同意见吗?学生 有!上节课我从自己制作的表中发现,x从1到3时体积逐渐增

7、大,3到10时逐渐减小,所以x3时体积最大,但是从这节课的表中发现这个结论并不正确,因为x3.5时体积更大,说明不能从表中得到的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教师 有思想!好!那么x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体积最大呢?是不是在2.5到3之间呢?为什么?学生 肯定不是在2.5到3之间,因为x3.5时体积更大!教师 对!学生 在3到3.5之间!学生 也可能在3.5到4.5之间!教师 总之,你们认为在3到4之间,是吧?学生 是的。教师 到底x取多少时体积最大,我想你们有了两个节课的经验,应该知道如何做了吧!请你们自己再按照自己的办法分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 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动手完成任务。有的小组将x3.1,3.2

8、4依次代入公式求体积,有的只是将x3,3.13.5代入公式求体积,还有几个组发现x的值在3.2到3.4之间时体积最大,于是将x3.25,3.3,3.35,3.4几个值代入体积公式寻求最大的体积。第三环节 延伸拓展,交流总结。活动内容:提出问题:你们发现x等于多少时体积最大?这个体积是多少?活动目的:这个环节是对两节课的探索结果进行归纳小节,让他们知道:要使得体积最大,x的值保留两位小数远远不够,还有更接近的值必须保留三位或者更多位小数,这就要根据体积的变化区间逐步缩小x的取值范围。活动效果:从课后作业等反映的情况看,实际效果没有课堂上反映出来的状况好,可能是因为计算量较大,学生计算正确率比较低

9、,从而直接影响探索结果。教学实录如下:教师 你们发现x等于多少时体积最大?这个体积是多少?学生 x3.3时体积等于592.548,这时体积最大!学生 不对!x3.35时体积是592.5815,体积还要大一些!教师 体积还有比592.5815更大的吗?学生 没有了!教师 那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x3.35时体积最大呢?学生 等等,我发现x3.34时体积时592.5908,还要大一些。教师 好!那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x3.34时体积最大呢?学生 看来不能,我们已经错了好多次了!教师 上节课我们认为x3时体积最大,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发现x3.3时体积最大,后来发现x3.34时体积更大,看来你们是有些“一朝被

10、蛇咬,十年怕草绳”。不过我现在告诉大家,x3.34时体积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你们探索出来的结果和真正的值已经非常接近了!学生 到底x等于多少时体积才是最大的呢?教师 到底x等于多少时体积才是最大的,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已经掌握了探索答案的方法。今天的作业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找到一个更接近最大体积的x的值!为了更快的算出结果,我用“EXCEL”软件给大家做了一个很方便的计算器,无需按键,只要输入x的值就能自动计算出体积(调出文件“计算最大体积的计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这个“计算器”放在我的个人主页上,大家回家后下载这个文件,利用它探索结果更方便。四、教学反思有了第一节课的教训,我第二节课就设

11、置了比较多的引导问题,一是考虑到如何将x的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上一节课已经得到训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二是因为本节课中x的值大多数为一到两位小数,学生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准确率可能很低,到时可能这个问题影响他们对结果的探索。由于一开始就有学生发现x3.5时体积比x3时还要大,所以其它学生很容易想到x的值可以取小数,这样本节课的探索过程显得比较顺利。发现x增大时体积先增后减的区间,再在这个区间内取一些间隔更小的x的值进行探索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第一次发现x的值在2.5到4之间,第一次发现x的值在2.5到4之间,第二次发现x的值在3.2到3.4之间,每一次缩小范围都是一次思维上的进步!最后,学生找到一个比较接近的值x3.34!此时的学生迫切想知道到底x取多大时,体积最大。但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这是为了不杀死“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保持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探索的兴趣。课后的情况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因为很多学生第二天就急于向我汇报他的探索结果。教师上这节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不能用教师演示、讲解代替学生的探索的过程,那样学生缺少了做数学的过程,思维没有得到锻炼。也不要急于否定或者肯定学生的答案,要多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由教师或者学生自己发现他们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矫正,用正确的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索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