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上传人:办****家 文档编号:550187506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课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背诵课文,关键句段能够默写;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会准确翻译课文。 3、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寓情于景的写法。 4、抓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优美,反复朗读背诵课文,读中体会语言美、景物美,体会作者的意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解难。 3、辅以多媒体手段,增强直观性。 (三)情感

2、、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疏通文字:掌握关键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2、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3、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教学难点: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及教具:多媒体、合作探究、交流、点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

3、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结构内容的安排。 (一)问题导学: 1、文中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语句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从哪些方面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由此可知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二)互动探究 各小组选一人朗读课文,组员边听边思考答案,讨论形成共识。 (三)交流展示 指定发言人展示小组意见,别组点评。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讨 读第二段,体会富春江的奇丽多姿,体会多层次写景方法。 (一)问题导学: 1、异水“异”在哪些方面?写异水用了什

4、么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谈谈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吗? 2、奇山“奇”在哪些方面?写奇山用了什么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谈谈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吗? 3、作者在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仕途不如意,寄情山水排解苦闷,以致产生厌世隐居的想法”,你怎么看待这种处事方式? 4、由上可知,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二)互动探究 各小组在组长指导下探究,先各自默读独自思考,然后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在组内讨论,讨论形成共识。 (三)交流展示 分组按序展示探究结果,找5个组在黑板上展示,其余在座位上完成,别组点评。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听一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探讨下边问题。 (一)问题导学

5、: 1、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2、赏析下面两句。 (1)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互动探究: 各小组听朗读探究结果,讨论形成共识。(提示:注意对两句进行比较来分析。) (三)交流展示: 分组展示探究结果,别组点评。 五、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理解了文章结构内容,学会了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等写景方法,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六、达标检测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学案2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

6、手法。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2文体介绍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千转不穷窥谷忘反 2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负势竞上 绝百叫无绝横柯上蔽 直视无碍一百许里 百叫无绝百叫无绝 3.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

7、互相轩邈 望峰息心 负势竞上 4.古今异义 5.重点词: 从流: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寒树独绝: 直指轩邈 千转好鸟百叫无绝 戾天横柯上蔽经纶 共色:俱净:一百许里: 六、整体感知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据此划分层次并思考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读第2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3.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些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用优美的语言加入自己的想象,描写富春江山水美景。 检测反馈:一、积累应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湍泠泠柯嘤嘤轩邈鸢()飞戾()天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流漂荡猛浪若奔互相轩邈 千转不穷鸢飞戾天经纶世务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D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4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

9、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5.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寒”来称树? 答: 我的收获: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20(含答案) 敦好初中导学稿201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主备人:金春燕修订:雷必君审核人:吴晓仪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文中的美景。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

10、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时:2课时 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本文选自。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以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讲求对偶,句的字数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骈文注重形式优美,讲究辞藻华丽。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11、一、导预疑学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缥碧()轩()邈()泠泠() 嘤嘤()鸢飞()戾天()窥谷()横柯() 2、解释重点词语 东西寒树 轩邈泠泠 相鸣息心 经纶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忘反 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二、导问探学 4、读课文,思考。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如何描绘? 5、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三、导法乐学 6、文章情景兼美,辞章俱佳,作者采用了哪些艺

12、术手法写就了这篇美文? 四、导评测学 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

13、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五、导思拓学 现在,全国兴起旅游热。“五一”或“十一”黄金周前,为了把这个大家不太熟悉而又非常美丽的景点推介出去,富春江旅游开发公司决定派一些推介员,到各地作宣传。如果你是一名推介员,该如何作宣传,才能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过去旅游呢? 学后反思 美文欣赏 人生到处有风景 人生就像一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