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18596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 学 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16=32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B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C焰色反应主要是利用了原子光谱中原子吸收光谱D比能量是衡量电池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

2、,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B过氧化氢电子式: C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3下列物质中,含元素种类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液氯;氨水;超重水、重水和普通水的混合物;明矾;水玻璃;天然蛋白质。( )A B C D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键的存在一定会使物质的熔点升高B因为蛋白质分子与胶体粒子大小相近,故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某些性质 C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可以用于区分胶体和悬浊液 D可以用电子气理论解释大多数金属容易发生锈蚀的性质5下列分子中所标注的原子不采取s

3、p3杂化的是( ) A手性碳原子 BNO2-中的氮原子 CClO3-中的氯原子 DNH2-中的氮原子6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是( )AF2 + H2O BLi + O2(条件点燃) CCO2+Mg DNO2+H2O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固体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盐酸,NaHCO3产生的气体多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呈红色8将1molL-1H2SO4溶液100

4、mL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50g混合均匀后,滴入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的颜色是( )A浅紫色B黄色C红色D无色9两个硫酸分子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硫酸(H2S2O7)。已知硫酸的分子中有4个硫氧键,则焦硫酸分子中硫氧键的数目是 ( )A4 B6 C7 D810下列表述和都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表述(因)表述(果)ASi和Ge同主族且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两侧Si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是半导体;Ge为金属元素,其单质是导体B“硅胶”是硅酸钠的冻状凝胶经脱水后得到的,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硅胶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C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其表面会很快生成Al2O3薄

5、膜,而且Al2O3的熔点高于Al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燃烧会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DFe2O3难溶于水Fe(OH)3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B常温下,42 g丁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键数目为3NA C常温下,1mol SiC中含有Si-C键的数目为4 NAD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B在H3O+ 和Cu(H2O)42+中都存在配位键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吸引键合电子的能

6、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13将氢气,氧气,甲烷三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三个容器中,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三种气体对容器所施加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14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的种类最多的是( )ACl2、Al(NO3)3、SO2、SiO2 BCO、Al、NaHCO3、N2O5 CSiO2、NH4HCO3、SO3、CO2 DCaO、CO2、Cl2、NH4Al(SO4)2化学键SiOO=OSiSi键能/kJmol-1X49881761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晶体硅的燃烧热为9892/kJmol-

7、1,则X的值为( )A4233 B460 C832 D92016在某晶体中,与某一个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个微粒y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如图)。该晶体不是( ) ANaCl(x=Na+,y=Cl-) BCsCl(x=Cs +,y= Cs +) C金属钋(Po) DC60晶体二、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 18分)17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途径A途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和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

8、,各转移6 mol eD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比途径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18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少2,且Y元素可有2种正价,两种正价的差值为2。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23 3 4 24 33 34A B C D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 + 7OH- = Al(OH)3+ AlO2- + 2H2OBCl2与FeBr

9、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Cu2+2HS= CuS+2H2S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3 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20己知:NH3H2O (aq)与H2SO4 (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 242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H= 573kJ/mol。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94 k

10、J/mol B-452kJ/molC+694 kJ/mol D+452 kJ/mol21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 H ,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态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D 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1题图 22题图2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

11、b + PbO2 + 4H+ + 2SO42- = 2PbSO4 + 2H2O。研读上图,A为PbO2电极,B为Pb电极,E、F均为PbSO4电极。先闭合K1足够长时间后断开K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本题装置图在上页)( )A1mol Pb和1mol PbO2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 PbSO4具有的总能量B若将两U形管中的溶液混合,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仍为30%C两U型管均可单独作为原电池使用,正极分别为A和FD若再单独闭合K2,电极A、B的质量会逐渐增加,电极E、F的质量会逐渐减小第卷(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3(13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

12、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分别检验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检验Fe3所用试剂为 ,检验Fe2所用试剂为 。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滤液 FeCl3溶液 FeCl36H2O晶体 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一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二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如下(均在HCl气氛中进行):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当_时,应停止加热。此过程应保持盐酸过量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