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7.50KB
约12页
文档ID:550180396
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1/12

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白色气体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原子中一个原子质量最大的是硅 B.三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g4.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不向水中丢垃圾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5.下列相关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分子间间隔变大B.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大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6.1克氧气含有n个O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1/16)n B.(1/32)n C.16n D.32n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8.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物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腐败 D.木炭红热9.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H2O2H2+ O2B.H2O+CO2=H2CO3C.Zn+2HCl==ZnCl2+H2↑D.BaCl2+2AgNO3=2AgCl+Ba(NO3)210.下列是小铭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步骤现象结论A带火星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瓶内不含氧气B50毫升大米和50毫升黄豆混合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在不停运动C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水被氧气排尽氧气不溶于水D连接水电解器电解水负极与正极气体比大于2∶1氧气将电极氧化,被消耗A.A B.B C.C D.D1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 ④氮气用作保护气 ⑤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③⑤1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是( )A.烧制陶瓷 B.指南针 C.火药的发明 D.制造青铜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纯度高的氧气宜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3)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5)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6)若用图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导管口进入(填“m”或“n”)。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2)若将B、C装置连接也可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_____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4)若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5)电解水也可制得氧气_____(填“正”或“负”)极产生的是氧气6)多少g的过氧化氢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36g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_____?1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1)实验Ⅰ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2)实验Ⅱ所表示的净水操作的名称是_____,该法可将硬水软化A中的自来水经B进入C中,可用_____ (填试剂名称)来鉴别A与C中水的硬度3)实验Ⅲ中D为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得到正负极体积比小于1:2原因可能是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Cl2的形式存在,MgCl2类似NaCl 由离子构成,则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①甲组同学选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见图I)进行实验,为了确保实验准确性,应该在装药品前先____________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乙组同学对图I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II),选用容积为4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操作步骤如下:i 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II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ii 点燃酒精灯iii 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iv 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③图II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步骤iii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_____(“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8mL刻度处。

④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II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 “身边的元素”展台摆放了一些家居用品,告诉大家身边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依据化学式计算出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8.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如图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1)双氢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双氢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 0.1%)(3)3 片双氢青蒿素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mg计算结果精确到0.1m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掌握仪器用途,实验技能和方法对于化学实验很重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填“胶头滴管”或“药匙”)(2)量取7.2mL水,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10毫升量筒”或“50毫升量筒”)(3)少量酒精洒落在桌面上并燃烧起来你如何处理_________(4)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如果点燃时发出________,则证明氢气不纯,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

5)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过滤装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过滤时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所以A、C、D都是化学研究的领域,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与物理科学有关的故选:B2、C【解析】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不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无色气体,不能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3、A【解析】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的质量也大,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详解】A、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的质量也大,三种原子中一个原子质量最大的是硅原子,这是因为三种原子中硅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最大,故A正确;B、碳元素和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不正确;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C不正确;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01,故D不正确。

故选A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4、B【解析】A、不向水中丢垃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5、D【解析】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分子间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气压增大,故A正确;B、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水通电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大,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故C正确;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不一定是CO2,氮气也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D错误点睛∶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可能是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6、D【解析】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1克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由N=n×NA,氧气的分子数为N=mol×NA,即n=NA=mol×NA,NA=32n7、D【解析】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

故选D8、D【解析】A、动物的呼吸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B、酿醋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