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17858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常见问题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水污染日益严重,而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 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可以对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进行测定,从而 达到对水污染的监测,使环境保护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本文就地表水中石油类 实验的常见问题,从乳化现象、试剂精制、实验器皿及硅酸镁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常见问题的分析。关键词:地表水;石油类;常见问题前言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对水的污染却日益 加剧,导致水中的油类污染逐渐增加,而水中的油类降解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从而使水体生产缺氧的情况,油类污染还会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

2、阻隔水与空气 之间的接触,从而影响水和空气之间的氧交换,使水体的状态更加恶化。水中的 石油类、动植物油的数量,都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 对环境越发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水污染的重视,对此,专门研究出了可以测算水 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实验,用来监测分析水质,这对于环境监测部门评价水体 污染有着重要意义。1.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分析的原理地表水含有的油类主要为植物油类和石油类,植物油属于极性物质,由脂肪 酸甘油酯复杂混合物组成,在经过正己烷萃取后,会被硅酸镁吸附。因此,地表 水含有的油类在经过正己烷萃取后,可以通过是否被硅酸镁的吸附区分出,最后 可以通过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

3、法(试行)(HJ 970-2018 )检测出石 油类、动植物油分离前后的浓度差,从而测算出地表水中石油类的数值。2.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常见问题的分析2.1正己烷的透光率问题在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中,正己烷的透光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 确度。为了防止正己烷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中使用 1cm 比色皿进行 测定时,正已烷的透光率需要大于90%,在使用2cm比色皿时进行测定时,正已 烷的透光率需要大于81%,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1。如果正已烷的透 光率没有达到标准,可以对正己烷进行脱芳处理,将 500mL 正己烷加入 1000mL 分液漏斗中,加入25mL硫酸萃洗10min,这

4、样多次的酸洗可以提高正己烷的透光率, 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2 乳化现象问题在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中,由于采集的地表水样品可能存在水质问题,这导 致样品在经过正己烷萃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为了预防样品出现乳化现 象,在萃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氯化钠防止样品发生乳化现象,但在实际操 作时外光度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然后根据其他的实验发现,在萃取时向样品 加入1-4滴无水乙醇,可以避免样品出现乳化现象,而且乙醇还具有较强的极性, 会被硅酸镁完全吸附,从而对实验结果不造成任何数值上影响,从而保证了实验 的准确性。具体乳化现象,如图1所示。图1乳化现象2.3 试剂的精制问题在地表水中石油

5、类实验中,正己烷是其中的主要实验试剂,但现在生产正己 烷的生产厂家众多且没有相同的生产标准,这使得市场上的正己烷具有很大的差 异,实验时正己烷的空白值就会具有很大的波动范围,即使是同一家生产厂的同 一批货,每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的正己烷会影响到测定的精度,从 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实验时可以使用优级纯的正 己烷,同时保证正己烷的空白值小于O.Olmg/L,提高实验的准确性。2.4 实验器皿的问题在进行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中,比色皿是比较常用的实验器皿,根据以往的 实验过程分析发现,在同一实验中使用两个比色皿进行检测时,可能会使实验结 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为了避免在

6、实验中出现这样的误差,需要在实验中使用透光 率之差小于或等于 0.5%的两个比色皿,或者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检测,如果使 用同一个比色皿,还需将比色皿擦干水后再使用,这样就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与 可靠性。2.5 应用硅酸镁的问题在进行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中,硅酸镁有振荡吸附和硅酸镁吸附柱吸附两种 应用方法,振荡吸附的方法耗费时间较多,而硅酸镁吸附柱吸附的方法容易使硅 酸镁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部分实验人员为了加快实 验进度,会直接跳过硅酸镁的应用,这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4。为了 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实际实验中,可以直接向萃取液中加入硅酸镁,然后通 过振荡吸附,取静置

7、沉淀后的上清液经玻璃漏斗过滤比色,这样的操作更加简单 吸附效果也更好,还可以节约时间,从而使实验更加顺利的进行。2.6 废液的处理问题在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中,会生产许多的废液,这些废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 健康都有一定危害,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出去,不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 人类造成危险,还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可以将实验的中废液回收再利 用,使用科学的方法将废液回收再次利用,或者将废液进行收集后定期送往有资 质的机构进行处理,这样不但减少了废液对环境的影响,还提高了废液的利用效 率。2.7 保存样品问题样品中的石油类容易发生生物降解,生物降解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在保存中 需要向样品加入盐酸

8、使其 pH 值降低到2 以下,从而抑制石油类的降解,如果在 24h内不能进行实验,还需要在25C的环境中冷藏保存。2.8 室温过低的问题油标准溶液中的正十六烷会17C时开始结晶,在实验中,当室温过低低于 17C时,油溶液中的正十六烷就会开始结晶,这样的晶体容易吸附在瓶壁上,从 而影响实验。2.9 其他物质影响的问题在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中,硅酸镁可能会吸附到其他极性非烃物质上,从而 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因此可以对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确定吸附物质的属性 6。通过以上对于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常见问题的分析的描述,最终总结出地表 水中石油类实验常见问题的分析如表 1 所示。表1地表水中石油类实验常见问

9、题的分析号序问题应对方法正己烷的透1光率问题使用透光率达到标准的正已烷,对透光率没有 达到标准的正已烷,进行脱芳处理乳化现象问2题萃取时向样口口加入1-4滴无水乙醇,可以避免 出现乳化现象试剂的精制3问题实验时可以使用优级纯的正己烷,同时保证正 己烷的空白值小于O.Olmg/L,从而提高实验的准 确性。实验器皿的4问题使用透光率之差小于或等于0.5%的两个比色 皿,或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检测应用硅酸镁5的问题直接向卒取液中加入硅酸镁,然后通过振汤吸 附废液的处理6问题使用科学的方法将废液回收再次利用,或者将 废液进行收集后定期送往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保存样品问7题加入盐酸使样品pH值降低到2以

10、下,抑制石 油类的降解,超过24h内不能进行实验,还需要在 25C的环境中冷藏保存。室温过低的8问题控制室内温度,防止温度低于17C,以防油 溶液中的正十六烷结晶其他物质影9响的问题对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确定吸附物质的属性结语综上所述,在地表水中石油类的实验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但都有与之对 应的应对方法,这些应对方法对水体中石油类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 推动了水体污染检测的发展,使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下去。参考文献1 段小燕,管雪丽,吐拉别克吐逊江测定地表水中石油类的方法比较J.干旱环境监测,2021,35(04):167-170.2 蔡美全,冯亚君,沈秀娥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常见问题研究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Sl):62-67.3 蔡美全,冯亚君,沈秀娥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常见问题研究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Sl):62-67.4 王鹤.水环境监测中石油类实验常见问题分析J.清洗世 界,2020,36(02):34-35.5 吴际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测定常见问题分析J.环境与发 展,2018,30(03):227-228.6 汪玲.环境监测水中石油类、动植物油实验分析常见问题研究J.资源节 约与环保,2016(12):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