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17848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十六校联考七年级地理试题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115分)1、 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近似皮球的球体B、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8千米B、6371千米C、6357千米D、6350千米3、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线的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的形状是半圆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W和160EB、赤道 本初子午线C、20E和160WD、本初子午

2、线1805、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就是地球绕着太阳旋转 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天 D、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6、地球的公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现象 B、星星的东升西落C、四季的更替 D、地轴的倾斜7、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是()A、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B、比例尺、方向和等高线C、等高线、方向和图例 D、比例尺、经纬网和图例8、 下列能正确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30千米的比例尺是( )A、1:30B、1:300C、1:30 000D、1:3 000 0009、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1:500 B、1:40000 C、图

3、上1厘米代表2000千米 D、1:300000010、 下列地形中具有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特征的是( )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11、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 ) A、岛屿B、大洲C、大陆D、半岛12、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巴拿马运河D、苏伊士过河 14、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而形成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而形成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而形成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相碰撞而形成 15、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

4、象是()A、明星辰的东升西落 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35分)16、读下面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1分)填出图中代码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ABCDEFG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到点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日,日期为月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3)中国的国庆节时地球公转在点和点之间。(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的安庆正处在季,其日期为月日前后。18、读“五带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3分)(

5、1)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3)五带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你的学校所在地有阳光直射现象吗?。有极昼极夜现象吗?。(4)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安庆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十六校联考七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1、 D 2.B 3.C 4.A 5.D 6.C 7.A 8.D 9.C 10.B 11.D 12.D 13.C 14.C 15.B二、 填空题16、 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E北美洲F大洋洲G南极洲 太平洋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17、 (1)逆时针方向(2)A;夏至;6月22日;昼长夜短(3)B、C(4)春季;3月21日18、 (1)自上而下: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2) 南回归线或23.5;北极圈或66.5(3) 北温带、南温带;热带;无;无(4) 南北回归线(回归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