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17809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检测(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时间:90分钟 满分:10分)题号一二总 分26728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是一种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据此可推断该墓主人生活时的社会状况是( )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构造.儒家思想已经进一步人心2(陕西名校联考)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可以阐明( )A巫术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B.古代史官主张轻徭薄赋得到统治者承

2、认C儒学崇尚道德的主张成为社会风气主流D周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政治进步3(潍坊模拟)“中国自身还具有任何一种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这种内聚性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初期阶段就有了。”导致这种“内聚性”形成的因素是( )小农经济商品经济 中央集权儒家思想. B.C .4.(广东七校联考)“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也许是( ).分封制 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5.(天津河北区质检)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对的论述涉及(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土地所有制发生主线变化 民营手工业

3、超过官营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 C. D(广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幅员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立,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7(余姚模拟)打破特权和垄断,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各项中与此无关的是( )战国实行军功爵制 .汉代盐铁专营C隋唐实行科举制 D孔子开办私学(江苏百校联考)“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

4、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9.汉书食货志载:周初,姜尚规定“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礼记王制强调但凡不符合规定长度和幅宽的产品,不能用它纳贡和上市售卖。该材料可阐明周代()丝绸商品规格制度已浮现丝绸可作为重要的货币使用丝绸贸易的昌盛 丝绸经营模式中以官营手工业为主. .C D10(淄博模拟)秦汉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论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形成.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11.(濮阳二模)三

5、国志载:“景元元年(6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是( )A有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B.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本C.增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12(临沂质检)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级别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浮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其缘起是()A秦国实行军功制 B科举制度兴起C.实行察举制选官 D.程朱理学兴起13(潍坊模拟)“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凡章奏,日录目以进,

6、考其稽违而纠治之。”具有上述职能的机构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 D.军机处.(乌鲁木齐一诊)学者陈峰觉得:“武将们在长期被轻视和防备的政治环境下,逐渐变成了循规蹈矩、怯懦无能、精神萎靡的群体。”这种历史现象在下列哪个朝代尤为明显( )A汉代 B唐代宋代 D清代15(宜宾二诊)春节期间央视的“家风是什么” 节目反映强烈。老式中的 “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因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忠”与世袭制紧密有关B“孝”与宗法制紧密有关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有关D.“读”与科举制紧密有关 16(厦门质检)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议政制度,行省

7、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并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及某些官员“尝有违言”等状况。这表白行省制下( ).民主决策,避免失误 B中央决策,省内执行.互相牵制,分权制衡 D分权决策,地方自治17.(中山模拟)苏轼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交,天下之能事毕矣。”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对的的是( )A颜鲁公的字构造宽博,浑厚回劲B杜子美的诗感情奔放,雄厚飘逸C.吴道子的画借物抒情,体现个性D.韩退之主张三教合一,振兴佛道18(天津南开区一模)现代英国出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乐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其选择的理由应当涉及( )偃武修文,文明昌盛 君弱

8、臣强,政治开明科举完善,教育普及 经济繁华,重心南移A. C .19(珠海质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道:“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 )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B明朝时期已有了筹划生育思想的萌芽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D明朝时期中国浮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2.(枣庄调研)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在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此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并且使中国由此积极走向了世界。”这阐明这一时期

9、( )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 有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海禁”政策被废止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A. B. 21(余姚模拟)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朱熹理学的主旨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A BC. D2(乐山调研)北京的(山西)颜料行会馆碑记中写道:“诸货之有行也,所觉得收发客装,诸行之有会馆也,所觉得论评市价。”这阐明( ).会馆是新兴的商业中心.会馆是商业贸易的重要集散地C.会馆是管理商贸的机构会馆是商人储运和交际的场合23.(南京三模)“梭伦把她制定的法律发布在6块白色的牌子上,

10、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并为她的立法做了百年不许变化的规定。”该事件(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B适应了民主制发展的规定C.确立了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D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24(济南模拟)有学者觉得,罗马人建立的是集君主、贵族、平民元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其中的平民元素体目前( )A.平民享有广泛的参政权B.十二铜表法由平民制定.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旨在保护平民利益5.(宜宾三诊)对比下列思想家的主张,分析这些哲学家的研究方向重要集中在(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结识你自己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11、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A.人自身 B.社会状况.自然科学 D.宇宙本原答 题栏12358910111234116171120222245二、非选择题(第26题分,第7题18分,第28题1分,共0分)(濮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二百年,天下安宁。汉书卷八十三武帝元狩五年(前1),又在丞相府内设立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立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汉书武帝纪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

12、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步,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步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记录御史2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公元1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具体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1)根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重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

13、朝监察制度的关系。(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性。(4分)(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6分)27.(潍坊模拟)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敞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中新网材料二 经历了唐代的绚丽之后,服饰在宋代走向了质朴、干净和自然。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男子的平常服饰十分质朴,女装也突出强调含蓄温婉、明理雅致的女性气质。华文教学通讯材料三在描写那个时代(20世纪代)生活的电视剧橘子红了里面,乡下的秀禾还穿着老式宽衣大袖的袄裙,上海的嫣红已经是一袭及地的西式连衣长裙了。此时的着装可谓是毫无规矩。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如何的社会现实?(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时期服饰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