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17667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本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本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日本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日本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 史红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防震意识。2.培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爱国思想。教学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国家。2.培养防震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1.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日本旅游的好去处和与地震有关的材料。第一课时

2、(共2课时)学习过程1.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今年我们进入区域地理的学习,上节我们学习了亚洲,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学习了亚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说起日本你知道些什么?2. 日本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仔细观察图7.1,(也可看地图册8页)认真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师生小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群岛国家。看7.2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周围的海洋。师生小结: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我国相望。3.日本的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教材P18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四个大岛的名称及位置。(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教师提问:日本四个大岛

3、中,最大的岛屿是哪个?学生回答:本州岛。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4.日本的地形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教师小结:日本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看图7.4:英国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与英国的差异。教师总结:与日本相比,英国跨经纬度少,自然条件单一;日本各地由于经纬度不同,气温降水差异大,同时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决定了其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教师提问:在日本修房,造屋首先要考虑什么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师生总结: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教师补充: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不仅是日

4、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火山。看图7.5:世界火山地震带,完成活动3教师引导:中国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我们在教室里发生了地震,我们应当如何求生呢?学生讨论:略。教师总结: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是我国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

5、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岛屿组成。日本多山地,平原狭小,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的岛国。巩固练习: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A.圣海伦斯火山 B.维苏威火山 C.埃特纳火山 D.富士山4.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

6、洋板块5.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6.分别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日本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板书设计日本的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一)教学设计思路紧扣地理新课标六大理念: 本节课遵循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六大理念。在课堂上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习中师生一起,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现实社会生活、生产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把“

7、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指导思想,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抗震减灾实例为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复习提出学习方法和思路看图分析、对比总结的序列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水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二)教法设计合理: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2、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语言精练,转折恰当。情景设计: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

8、参与、合作探究。教学后记:(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三、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且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中通过对日本的认识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学习日本,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和人生观。二、不足:1. 仍有“一问一答”模式的痕迹,学生探究问题不够,缺乏深度。 2. 教师评价方法、方式还应多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不错”、“真棒”,还要具体一点。3.口头禅较多。如:“那么、是不是、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