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50047436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醉翁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积累语感,加深理解。 2.品味语言,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赏读文言文的能力。 3.触摸作者的心灵,体会理解“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人生理想。 4.通过诵读比较,体会虚词“而”“也者”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赏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比较,体会虚词“而也”“者的表达效果 3.触摸作者的心灵,体会理解“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人生理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导入语 这是安徽滁州琅琊山上的一座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今

2、天,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足迹,来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聆听先生的心音 2.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以范仲淹为首的数位大臣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欧阳修因为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文学体裁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抒情、议论、说明,

3、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抒情、抒发抱负和阐述观点。古代的记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记事,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疏通文意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字词环:环绕。滁(ch):滁州,今安徽省东部。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副词,都。其:代词,它,指滁州城。壑(h):山谷。尤:格外,特别。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n):流水声。 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译文: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字词回:回环,曲折环绕。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作:建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译文:山势回环

5、,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字词辄:就,总是。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曰:叫做。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乎:相当于“于”。得:领会。寓:寄托 译文: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

6、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字词林霏:树林中的雾气。开:消散,散开。归:聚拢。暝:昏暗。晦:昏暗。译文: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发:开放。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风霜高洁:秋风高爽,霜色洁白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

7、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字词朝:早上 暮:傍晚 译文:早上上山前往,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字词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伛偻(y l):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

8、游啊。 (8)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临:来到。渔:捕鱼。酿泉:用酿泉。洌(li):清澈。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野蔌(s):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杂然: 杂乱的样子。 陈:摆开,陈列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字词酣:尽情地喝酒。丝: 弦乐器的代称。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

9、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觥(gng):酒杯。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苍颜:容颜苍老。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译文: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0)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字词已而:随后,不久。归:返回,回家。翳(y):遮盖。阴翳:形容

10、枝叶茂密成阴。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以为乐;乐:乐事。 译文: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字词述以文者: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谓:为,是。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 译文: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

11、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朗读课文,感知音韵 1.比较诵读,感受“而”的韵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朝(而)往,暮(而)归。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去掉每句话中的“而字,自由诵读,阅读完全不同。 预设:(1)去掉“而”字,语言显得过于精练,读来非常紧迫、急促。 (2)“而字可以表示前后内容并列、顺承、递进、修饰

12、、转折等关系,引导学生辨析语义关系,在朗读时,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而”字,都要重读,凡连接前后内容且有调整节奏作用的“而字,则可轻读。 (3)“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 (4)如骈偶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加入“而字后,使句子更加委婉、细致,增添了抒情性。 (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语气轻重分明,读来使人感到有种类似诗歌的韵律美 2.比较诵读,感受“也的韵味。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

13、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去掉每句话末尾的“也”字,阅读感受不同。 (1)去掉“也字后,气息有短促不畅、生硬滞涩感。“也”字独具匠心,化生硬为潇洒,在漫不经意的叙述中,体现出一种任性自得、舒卷自如的趣味。 (2)读出“也字描述景物时的陈述语气,气息轻快陶然,若行云流水。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3)读出“也字介绍人物时的肯定语气,气息着重强调,需简洁明快。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14、 (4)读出“也”字直抒胸臆时的感叹语气,气息舒缓流畅,可从容吟咏。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结:醉翁亭记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有一唱三叹之美,这有赖于作者运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两个字眼的奇妙吧! 圈点画美,欣赏山水 1.摄一组优美镜头。 苏轼赞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醉翁亭记也可谓“文中有画”。欧阳修驾驭语言的功力,如同今人灵活驾驭摄像机一般,每一段文字就是一组层次鲜明、连贯生动的镜头。下面让我们再次逐段朗读文章,去摄取镜头里美丽的景色吧。 【预设1】这是一组表现环山秀水映美亭的镜头:开头的“环滁皆山也是大全景,接下来由远及近,依次是全景“其西南诸峰”,中景“琅琊”,近景“酿泉”,最后是“醉翁亭的特写。 【预设2】这是一组表现朝暮光影的镜头: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全景镜头拼接,先是早晨的“日出而林霏开”,然后这个画面逐渐淡出,黄昏时的“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