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04298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 1.载运工具 2. 站场 3. 线路 4. 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 设施管理系统 6. 信息 管理系统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答: 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特点有 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3 运输量比较大。4 铁路运输成本较低。5 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6 初期投资大。公路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 1、机

2、动灵活,适应性强。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 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 短。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特点有: 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2、运量大,成本低。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 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2 安全性高。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

3、本及运价均高4 包装要求低。5 受气候条件限制。管道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特点有: 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4、 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 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6、漏失污染少。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对社会和经济系统

4、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运输生产过程只改变对象位置,不创造新产品 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 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1. 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 是为满足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往下一个生产地 或消费地的运输需要。因而,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来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 内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2 运输生产过程并不创造新产品。3 在运输生产过程中, 劳动工具 (运输工具) 和劳动对象 (客、 货)是同时运动的, 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4 人和

5、物的运输过程中往往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5 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 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 但生产的是同 一种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 )4 试谈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答: 1.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独立的生产部门,属于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相互促进和制约2.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开发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 纽带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 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 是带动一系列 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

6、用 上缴的税利占国家税收的比例较大 是国际间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5 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答: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有1非物质性和无形性 2广泛性 3派生性 4多样性 5波动性 6可替代性 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有1. 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3. 运价水平4. 运输方式之间的可替代因素5. 产业结构及其变化6. 生产力和城市组团布局7产品商品化率及就地加工程度 8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9.人口数量及结构10 .旅游业发展状况6何谓运输需求弹性?试分析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大小及价格变化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答:所谓运输需求弹性是指在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发生一定范围

7、的变化后,运输 需求对其反映的灵敏程度。这种灵敏程度常用运输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来衡量。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运价变化的百分率的比 值。我们讨论的运输需求弹性多为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当富有弹性时,对于需求对价格有弹性的产品,价格是调整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降价的方法增加需求数量,也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以减 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降低运价可增加运输收入。这类产品主要是指非人民生活 必须品,例如服装;反之,提高运价将减少运输收入。当缺乏弹性时,于需求对 价格无弹性的产品,由于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数量不决定于产品价格的高低, 企业可以采取提高价格的方法增加企业

8、的利润。降低运价将减少运输收入,而提 高运价将增加运输收入。这类产品主要是指人民生活必须品,例如粮食。对于需 求对价格的弹性等于1的产品,因其价格变化与数量变化同步,在制订价格政策 时,一般不会采取什么措施。7试绘制运输需求曲线,并分析其曲线变化规律。答: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运输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运 输需求量与运输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情况下,如果运输价格下降,则运输 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即运输需求与运价呈反方向变化,这是运输需 求的一般规律,如图所示,通常用横轴表示运输需求量Q用纵轴表示运价P,DD表示运输需求曲线。8简述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答:运输服

9、务的基本特征:1. 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运输服务的公共性是指运输服务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 与广大群众均有利害关系的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 1)它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 生活过程中的“出行”需要提供服务,因而利用者非常广泛。(2)它为保证社会物质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物”的运输需要提供运输服务,因而利用者也十 分广泛。2. 运输产品的特殊性。 ( 1)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 在广义的生产概念中,就 生产结果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生产形式: A. 劳动对象发生质的或形态的变化, 如工业产品及建筑业产品等。 B. 劳动对象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如运输生产。 C. 劳动对象发生时间位置的变化,如物品的储存。

10、第一种生产形式的产品是有形产 品,也称有形产品生产。第二种和第三种生产形式的产品是无形产品,也称服务 性生产。( 2)运输产品是即时产品。即时产品是指它只能在其生产与消费过程中 即时存在的产品。 运输生产必须在用户需要时即时进行生产,又必须在生产的同 时有用户即时消费,因此,运输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它们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重合。运输产品只能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即时存在,不能脱 离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这就是运输服务的即时性。 ( 3)运输产品以复合指标为 主要计算单位。 运输产品的产生,同时体现了两种数量:运输对象的数量和其移 动距离的数量。所以,一般运输产品是以两者的乘积来计量

11、, 即以复合指标“人.Kn” 或” t . km”来表示,这也是运输产品在计价形式上的特点,不同于工农业产品。 优点:便于对运输工具所完成的运输产品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以计 算企业的或单个车辆的产量,并可作为计算运费的依据,因而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缺点:不能准确地表示运输对象的全部移动内容。因此,运输企业又常以运输对象的数量,即乘客人数或货物吨位数来辅助计量运输产品3. 运输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 准公费服务是介于纯私费服务和纯公费服务之 间的服务。纯私费服务,系指由社会成员通过市场用私人费用按等价交换原则购 买所需服务,而由服务供给者提供的服务。纯公费服务,系指由社会公共事业部 门支

12、付费用,免费向各社会成员提供的服务,如社会治安保障、广播电视、免费 教育等。运输服务的意义: 获取利润,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扩大销售,增强服务竞争力 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提高经营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运输企业服务也是增强企业收入的重要途径9 概述交通运输规划调查的内容。答: 1. 土地利用调查( 1)土地利用本身的信息( 2)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动态信息2. 社会经济调查( 1)人口( 2)资源( 3)经济3. 交通基础设施调查( 1)路网调查( 2)运输站场调查4. 交通现状调查( 1)交通量调查( 2)起讫点调查( 3)运输量调查( 4)公交运 营及线路客流调查( 5)对外交通调查10什么是0D调查?

13、它的实施步骤是什么?答:城市居民出行 O-D调查即出行起讫q 1点调查。0-D 为 0rigin-Destination.(起点 - 终点 ) 缩写。OD调查实施步骤运输量调查 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 对外交通调查24h,1)道路机动车流量主要道路分车型、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段连续调查般路段调查 16h 或 12h;( 2)交叉口机动车流量;主要交叉口分车型,分时段,分流向交通量,流量调查16h或12h,流向调查两个高峰小时;(3) 道路自行车流量:主要道路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段调查24h, 般路段调查 16h 或 12h;(4) 交叉口自行车流量: 主要交叉口分时段, 分流向流量, 流量调

14、查, 16h 或 12h, 流向调查两个高峰小时;( 5)核查线流量;核查线流量用于校核交通预测模型;每条核查线把规则区分成 两部分,尽可能利用天然屏障线(如:河流、铁路、城墙等) ,核查线与道路相交 处需进行流量调查。11 简述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各个环节。抽样1. 确定抽样调查的范围 2.划分抽样单元和编制抽样框 3. 计算抽样调查总体车辆数4. 分层 5. 样本量分配 6. 层内抽样调查1. 样本单车月运输量的推算 2.几个关键因素的确定3. 填写调查表 4. 调查数据的预处理和检验12 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的核心思想及其步骤。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模式是指在居民出行0D调查的基础上

15、,幵展现状居民出行模拟和未来居民出行预测。其内容包括交通的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 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分配。交通生成预测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中的第一阶段,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 最基本的部分之一,目标是求得研究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量生成量, 进而在总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交通分布预测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交通小区之间的空间0D量,目卩0D矩阵。所谓交通方式划分就是出行者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 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 施或交通服务水平等条件变化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交通配流(即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0D交通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地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 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所产生的 0D费用矩阵,并籍此对城市交通网络的使用状况 做出分析和评价。13 简述交通分布预测的增长系数。增长系数法:基于出行的起点和终点所在的小区的增长特性,利用现状0D表计算未来的0D表的方法。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