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50035763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文从字顺作文教学设计 课标及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文从字顺的教学内容,就具体体现了课标精神。教材从“语句表达要准确;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写完后要修改 等方面阐述“文从字顺是写作基本功,并提出这项基本功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作文训练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即要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

2、贯、思路清楚。更高一点的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这些要求都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文从字顺的作文训练,可以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写作语言运用方面还不够简明,或旁生枝节,偏离中心;或用词重复,语言罗唆;或用语随意,表达不规范;或语序不当,产生歧义致使事情写不清,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地表达。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进行“文从字顺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目标 1、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经典赏析、习作交

3、流等活动,养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表达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经典赏析、习作交流等活动,养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表达品质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斟词酌句细推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从一般人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所以是不论任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叶圣陶 活动一: “啄木鸟”行动学生习作自评自改、对评对改、群评群改 1同学们,请准备一篇你的近期习作,自己读

4、一读,把你感觉表达不准确、不顺畅的词语、句子勾画标注出来。 2.把你的习作读给同桌听,倾听、交流,提出对你感觉表达不准确、不顺畅的地方的修改意见。 3.班级交流,总结习作中词语和句子的常见语病。生生、师生交流总结:词重复罗嗦;成语滥用;褒贬失当句歧义;搭配不当;句式杂糅(长句辨析);前后矛盾 4.红笔修改你的习作中表达不准确、不顺畅的地方。 二、析句明段理思路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更明确的是“字顺”,强调用词的贴切,准确的表达,正如叶老所说,一篇文章还要看文章是否组织的调顺,这就是“文从”的含义。 活动二:梳理经典片段,品析句段间的自然衔接、逻辑关系。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2)在这

5、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明晰:句段的前后呼应 (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4)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6、 明晰:一树一穂一朵,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关系 (5)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明晰:由形色到嗅觉,由抚今到追昔的自然转换。 2.标注自己习作的自然段,找出一段段内句子顺序不合理的,调整修改;段落安排不合理的,调整修改,说明理由,班上交流。 三、前后对比感所获 活动三:出

7、示例文,学生修改 【点评】这篇文章问题在于缺少生动的画面感,叙述的成分较多,描写的语句很少。另外整个叙述比较单一,这篇文章比赛的过程其实一种场面描写,要有点有面。另外还需要写到我对这位朋友情感的变化过程,不能仅靠一两句点题的话语。 总结: 本单元的写作是要求学生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即用词恰当、妥帖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并且达到语句顺畅、有条不紊地表达情感。文章开篇点题。中间两条线,一条是你的努力和坚持,一条是我的情感变化,加上适当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把人物的坚韧执着的形象刻画出来,最后再点题就很自然。 四、总结技法,学有所获 班级交流讨论,明确“文从对句段的要求: “文从”对句段的要求 (1) 句子力求简洁 (2) 句式力求灵活 (3) 行文前后呼应 (4) 句段逻辑性强 (5) 过渡转换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