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50024563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齐桓晋文之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了解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特点。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2.分析孟子论辩风格。教学难点: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

2、一、导入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在你的面前,有两条道路的可以选择:一条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一条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哪一条路更容易,而你会选择哪一条?孟子选择了哪一条路?二、人物介绍(1)孟子其人: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圣。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性善论。孟子是

3、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后“受业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对孔子备极尊崇,“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孟子曾历经20多年游历多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一度奔齐,游说齐威王,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二度奔齐,受到礼遇,终离开。他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2)孟子名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民之

4、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小结:孟子民贵君轻不愧圣,性善气正真完人。(3)孟子思想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

5、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4)孟子的时代意义当时的社会背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

6、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你觉得文章聊天的时候有几个不同的话题?1、孟子认为齐宣王未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2、告诫齐宣王称霸的不可行及其危害。3、描绘王道的蓝图,讲具体措施。四、思路梳理一、(1-14)开头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一阶段保民而王孟子真不知齐桓晋文之事?为何撒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二者,论及晋文公一次,齐桓公四次,论及齐桓公股肱之臣管仲多达11次。孟子中也多次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之事的言论。不是不知,而是不愿说。战国时代,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都想以武力兼并别国,于是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

7、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之父威王曾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前353,于桂陵;一为前341,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誉(邹忌讽齐王纳谏)。宣王本人也曾攻破燕国都城(前314),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威王遗业,在稷下(齐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宣王野心勃勃,很想凭武力称霸中原,所以劈头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用心至为明显。但是孟子是极端鄙视霸道的,曾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他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

8、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意在反对暴政,反对战争,提倡仁爱,提倡礼义,借以缓和矛盾,发展生产,从而达到天下统一、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也表现出孟子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的深切同情。现在面对宣王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桓文之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在论语和孟子两书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而是不愿讲,不屑讲;可是如果直接这样回答,那么谈话就无法再进行下去,而孟子要想说服宣王行王道的意图更是无法实现。于是孟子-方面保持他的“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采用“求同的战术,设法把对方引人自己所要劝说的范围之内。他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9、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的话,就轻轻把宣王的问题推掉,接着又用“无以,则王乎-语,把问题拉到自己铺设的轨道上来:避实就虚,真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尽管宣王对王道并不热心,可是他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也就是说,希图能够统一天下,而行王道可以不战而统一天下,这“统天下”,正是孟子所要“求”的“同;宣王也想听听,于是又有“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再问。孟子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用极其明确、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并以此作为全篇立论的总纲,真乃“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思考】梳理进入孟子正题后对话过程齐王问道“保民而王齐王问保民孟

10、子问“以羊易牛”齐王确认其事孟子提出“爱与不忍齐王解释孟子问“牛羊何择”齐王笑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思考】欣赏孟子论说策略因势利导,建立信心孟子是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孟子深知宣王虽然颇有兴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是实际上宣王非但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连保民的念头过去也根本没有动过。因此,如果在这时就直接向宣王宣传“保民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基础的。在论辩上就不能求速胜(欲速则不达),而应采用因势利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的方法,以求全胜。请看文中四大论辩回合的表现首先,帮助宣王树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谁都知道,善于发掘对方的长处,也

11、就容易讨得对方的欢心。在这一回合中,孟子抓住“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抓住宣王说过“吾不忍其觳觫”这句话,大做其文章,先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而此心正是能“保民而王的基础。但孟子并不满足于自己来下结论,于是又借“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这-误解,并特意强调以小易大”,让宣王陷入窘境。这时“王笑日”的笑乃是一-种无可奈何、自我解嘲的笑。接着孟子代为辩解,帮他摆脱困境,肯定“是乃仁术”并且说不光你宣王是这样,君子也都是这样。这就使得宣王十分高兴,把孟子看成是“深知我心的人。经过这样-擒-纵,孟子不仅向宣王宣传了有了“不忍之心”就可以“保民而王的道理,而且博得了宣王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取得了第

12、一回合的胜利。板书:保民而王高屋建瓴,片言居要因势利导,建立信心二、(15-20)“王说” 到 “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第二阶段是不为也三次设喻,推恩而为【思考】齐宣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说明了什么?【明确】一见齐宣王对孟子的政见越来越感兴趣,急于知其所以然,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可以“保民而王”,二见齐宣王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忍之心“合于王的道理,可见其思想基础仍很薄弱,他的思想矛盾仍未解决。故当务之急不是生硬地灌输“老吾老”的推恩之法,而是使他明确意识到自己完全能够做到“保民而王”,目前之所以未能做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思考】孟子接下来为让齐王知道自己是因“不为

13、而非“不能”而导致未能“保民而王以及为了论证“如何为”(即“善推)时用了什么说理方法?【明确】比喻“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如何理解“以牛易羊中的仁?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的解释物是“禽兽草木”,

14、爱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遵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现在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却没有对百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再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

15、。“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中喻(夸张比喻)指“不能者”与“不为者之异“天下可运于掌”,比喻懂得推恩,天下很容易治理之形,简练鲜明。三个比喻让齐王自己开动脑筋,既做出了否定判断,又提出了问题,然后亮出主旨:“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即不能“推恩”。这样就打消了齐宣王的畏难情绪,调动了他行王道的勇气。在此基础上再正面说理,应如何推恩,推恩的好处,不推恩的坏处,并以古人为榜样,鼓励齐宣王效法古人,语重心长地请齐宣王深思猛省。至此,齐宣王除了默认之外,已无话可说,孟子又取得第二回合的胜利对比: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挟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

16、以保妻子引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三(21-33)“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应当反本而行王道第三阶段反其本矣1、对话内容(过程)王提出“求大欲孟子问大欲王笑而不语孟子追问大欲王否定孟子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错误王问理由孟子警告有灾王问原因孟子以邹楚之战发问孟子再提“发政施仁”2、【思考】孟子上文中已言及“推恩保四海”之言,为何没有顺势具体陈述措施,而是宕开一笔,再言“所大欲之事呢?【明确】孟子深知此时的宣王,虽然理性上已不得不承认王道学说是有道理的,但他的灵魂深处还存在以战图霸、凭武力统一天下的幻想,而这是行王道的巨大障碍,孟子善察言观色,他从对话一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