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50020160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6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1 一、教学目标:1、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划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作方法。2、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二、重点和难点:正确圈划、理解中心是重点。理解小病号的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是难点。三、教时:一教时第二教时四、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教时,总结:课文金色的鱼钩主要出现了两个人物:老班长、我。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关系?二分段阅读,分析人物:1、默读课文第一大段,完成下列步骤(1)这段文字从哪些内容作了圈划?在对学生个别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神态作

2、了圈划。(2)就圈划内容提问,并体会其作用。朗读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提问:人物外貌的描写对表达课文中心有什么作用?体会描写老班长心情的句子,提问:人物心情的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联系?圈划出描写老班长动作的词语,提问:圈划词语从哪些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品质?在个别回答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等描写,突出了老班长的有极强的责任心、舍己为人的精神。圈划词语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这一品质。2.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注意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法,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1)圈划出表现小病号“我”的心情的词语。(2)就这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提问。(3)分析其表达的作用。(4)小

3、结:课文对小病号的描写,特别是写出了“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前后的心情变化,突出了“我”的感激之情。圈划词语突出了老班长品质的感人,写小病号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3.默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描写老班长竭尽全力全力不让病号挨饿的神情、语言的句子,体会其作用。(1)圈划描写老班长神情、语言的句子。(2)提问:这些词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意义?与课文中心有什么关系?(3)小结:这些对老班长神情、语言的描写,将老班长的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出他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的品质。4.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这枚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与“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

4、芒”是否矛盾?为什么?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可分组进行讨论)5.总结:不矛盾。因为“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记录了老班长舍己为人最终献出生命的光辉事迹,这枚鱼钩虽普通却闪烁出老班长崇高品质的灿烂光芒,因此它“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揭示了文章中心,有其深刻的含义。6.讨论学习金色的鱼钩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扬同学间团结友爱的精神。五、板书: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老班长的思想品德 金色的鱼钩教案2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

5、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过一些记叙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中的老班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的一个,让我们记住这些前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鱼钩?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简介时代背景:这是发生在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感人的故事。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了长征。年月

6、,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十一个省,越过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年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本文记叙的就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个真实的故事。二、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自读 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全班交流。三、简要复述课文、感情朗读课文。、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复述

7、应该注意的问题: 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注意用口语讲述。 可以怎样开头?、小组内练习复述。、组内推荐的同学在全班复述,大家进行评价。、观看情景剧,看看专业演员是如何讲故事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四、布置作业给家人或朋友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板书设计】【教案点评】通过有感情的一段谈话导入新课并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要求学生以事情发展为线索,了解故事的内容梗概。特别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加快默读的速度,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默读时,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复述故

8、事做准备。练习复述时,先要进行一定的辅导;然后在小组内练习;推荐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全班汇报,此时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中提高自己;最后观看情景剧,看看专家是怎样讲故事的,学习人家的优点,在完成家庭作业时进一步提高复述故事的水平。 金色的鱼钩教案3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3、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品读

9、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教学方法导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教学设计: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

10、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一)以老班长为主线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

11、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

12、: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过渡:从老班

13、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3)说说此时自己

14、内心的感受。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3)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