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00612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观课中提升教学智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观课、议课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陈敏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对教师的专业提升、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探求空前的关注。以听课、评课为主要方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在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也看到了研修给教学研究带来的良好氛围,但是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在学校听课、评课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大部分学校,尤其是一些农村小学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本身的态度不端以外,还因为在广大基层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听课、评课研究方法。鉴于此,我所在的学校提出了“课堂工作坊”的校本研修制度,以此为抓手试图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实行“问课观课议课品课”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制度。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中我们渐渐形成了

2、自己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讨论。一、 确定观课主题 “观”是看,而“察”则是分析研究。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属于认识论范畴,非生理学范畴的概念。所以它远远高于日常观察。从这一点来说,既然是主动的“观”而非被动的“听”,那么目的的指向性就要更强。以下是我们学校教研组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选择的观课的部分主题。主题一:关注课堂倾听(包括教师倾听和学生倾听)主题二:低年级课堂中数学游戏的应用策略。主题三:大班额下学生的参与度。主题四:从算理走向计算法则。只有确定了主题,老师们在观课前才能有针对性的查找资料、学习理论;观课时才能够有的放矢,议课时才能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有理有

3、据的对焦点问题探讨。当然在主题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可以是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师们课堂中困惑的问题;平时争议得比较多的问题;老师们容易忽视的问题等等。总之这些问题必须要真实来源于一线。二、针对主题备课、上课研修主题确定后,实验教师就开始备课、上课。可以是备课、教学设计、上课一人完成,多人观摩;也可以是同课异构,有助于实验者对课的设计、研修主题进行对比,便于发现优势和不足。比如说我们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汇报形式”这个主题进行研究时,老师们对是整个小组到前面汇报效果好,还是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效果好产生了分歧。针对分歧,我们选择了让两位教师进行相同的教学设计,只是在小组汇报环节有所区别,进行了同课异

4、构的尝试,课后的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们对小组汇报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上课教师在提前得知主题的情况下,必须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备课要为研究的主题服务。比如说“低年级课堂中数学游戏的应用策略”这个主题,备课前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比较适合研究这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也要突出“游戏的应用”。这样的课才有东西可以研究,才有探讨的价值。三、实施观课观课又称“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观察,是观察者本着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教室中“教”与“学”发生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观察,包括教与学的活动形式、内容、结果,并做出必要的记录。我们所采用的是现场观

5、察和录音、录像等非书面材料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所倡导的观察不是授课者“教案的翻版”,而是针对本次研究主题有侧重点的记录。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观课表,在表中根据主题选择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并实施记录。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除了纸、笔等常用的之外,因为主题的不同还有时钟、录音录像设备、表格、问卷等。记录的方法也因对象的不同有:选择性逐字记录、座位表法、检核表法、广角镜等。下面我就举出我们已经尝试过的几个例子作具体的说明:例1:主题: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技巧水平。观察工具:录音或录像。记录方法:检核表法。(附表)教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序号问题问答方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管理认记推理创造批判无答机械认记推理创

6、造例2:主题:学生课堂倾听的有效性。观察工具:纸、笔、时钟。记录方法:以座位表为基础的记录。(又称为SCORE技巧)具体的步骤如下:(1)向班级教师索取座位表,并重新画一张在观察时易于记录的简表。(2)标上能反映每个学生特征(性别、学习等方面)的符号,特别是重点观察的对象。(如果观察的学生人数众多,备课组内的教师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一人观察一个学习小组。)(3)用图例来说明要观察的行为,如“A”表示在学习中,“B”表示进退两难等。(4)到教室选择易于观察的位置就座。(5)进行第一次观察时,如果学生处于学习状态,那么在方格中用A1表示。(6)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可以是3-4分钟)也可以根据教学

7、的环节设计来确定时间。(7)在表格的某一个角落标上每次观察的时间。当观课教师利用这些量表真正沉下心来观课时,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思考深度都会有所增强,在后面的交流议课中也会素材丰富,有根有据。四、议课、品课这是“课堂工作坊”的核心环节,前面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有理有据地记录课堂效果的真实情况。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讲真话的学习态度。2、要有接纳他人一件的交流意识。3、要有共同担当的分享心态。4、要有共同成长的援助情怀。同一个主题我们可能要反复进行多次观课、议课,才能使老师们达成共识。比如,“对话的有效性”,教师对什么时候对话、怎么呈现对话、师生课堂对话的比例、对话的情境设计等评价指标实现了标准的统一。但同时我也感觉到在这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很多专业科研知识的支撑,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或几个“领头雁”,才能让我们的研究更科学、更专业。相信再通过几年的“课堂工作坊”的运作,老师们一定会在观课、议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促进自我专业化的成长。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