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99498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调查报告一、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机电技术应用是个新专业,创办历史不到10年,同时也是个大专业,仅机械行业中专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就达59所,山东省职业中学办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在校生数量居全省第一,上述事实说明该专业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面对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和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劳动岗位将日趋复合化、智能化。为了适应这一变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也必需深化教学改革。为此,项目组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多类别、多方位的调查,以求对本专业建设和改革供应依据。调查在北京、辽宁、河南、安徽、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进行,实行问卷调

2、查与走访学校、企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1996年以来历届毕业生、用人企业、设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中专校、职高和技校,发出毕业生调查表500余份,回收280余份。涉及的主要内容有:(1) 课程设置模式;(2) 毕业生岗位分布;(3) 对学问、实力结构的反应;(4) 企业对毕业生需求状况。(一) 课程设置模式现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如表1所示。表1 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类别课 程 模 块模块比学制实训课时中专技术基础模块机械模块电气模块402832341821(周)职高机械修理电子产品修理406031015(周)技校车工(钳工)一般电工5050

3、32830(周)中专学校的技术基础模块包括:制图、工程力学、金工、电工、电子;机械模块包括:机构与零件、公差与测量、工艺与装备、液压与气动、数控加工与编程;电气模块包括:电机与拖动、供电、电气限制设备、变流技术、可编程限制器。三种课程设置模式都体现了“宽口径”的专业特点,其目的都是为了培育出机电复合型人才,以满意机电行业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操作、保养、维护所需人才的要求和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转岗适应性。通过调查我们发觉现行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须要解决:1. 课程按学科系统设置,缺乏融合性。机电技术应用是综合技术,其精髓是机电功能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洁的机、电相加。简洁相加的结果

4、,导致教材重复交叉,内容过多、过杂、过深。没有依据机、电结合点进行课程的综合,不利于培育机电技术的复合型人才。2. 职高和技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属于单一技能型的拼凑,不具备复合性。而且大多数职高和技校不具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条件。3. 课程设置缺乏弹性。没有设置肯定比例的选修课,不能满意学生特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求。4. 课程门数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击了实践教学,肯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实力的培育。(二)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分布状况表2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企业性质培养类型国有民营三资个体其他中专生25%20%48%2%5%职高生34%14%10%3

5、5%7%技校生94%5%1%表3 毕业生岗位分布状况操作管理技术营销其他中专生66%11%16%6%1%职高生100%技校生94%3%3%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中职3种学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和工作岗位分布有明显差别,中专生在三资企业中占有较大比例,职高生在国有和个体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技校生绝大多数在国有企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第一线的操作岗位,所从事的工种有:机械修理、电气修理、设备安装、机加工、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仪表调试修理等,其中,中专生占其被调查数的66%;职高、技校生占其被调查数的90%以上。其次类是管理岗位,如生产调度、质量监督、人事管理、线段负责人等,中专生

6、所占比例为11%,职高、技校生几乎为零。第三类为技术员,全部为中专生,所占比例为16%,主要从事工艺设计与实施工作。而且调查显示,从事技术员工作的一般都具有一年以上操作岗位的工作阅历。另外还有6%左右的中专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三) 对学问、实力结构的反应为了考察现行课程设置的学问和实力结构的适应程度,我们对部分中专毕业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反馈状况见表及图1、图2。表4 对学问结构的反馈课程结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反馈信息中职类别适应程度增加课目适应程度应当增加课目适应程度应当增加课目多少够用语文数学外语强一般差丰富一般窄34%计算机基础中专生16%23%61%18%57%11%

7、60%4%电子技术AutoCAD公共关系ISO 9000学问市场营销13%48%18%数控技术PLC技术机械修理工厂供电专业外语27%职高生26%20%53%27%59%39%51%10%37%50%11%14%技校生17%8%71%68%23%31%57%0%14%66%0%1. 计算机和新技术应用调查显示69%的中专毕业生,52%的职高毕业生,要求提高计算机操作实力和应用实力,此外加强机械CAD(或电子CAD)、数控技术、PLC、微电子技术教学的呼声也很高,这是科技发呈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工作岗位的须要。机电设备越来越先进,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具备肯定的计算机应用实力和新技术应用实力才能更好

8、地胜任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修理与检测工作。2. 外语实力调查显示76%的中专毕业生,58%的职高毕业生要求提高英语水平,这种要求基于两点客观缘由,其一,大量机电设备从国外引进,胜任岗位工作需看懂外文说明书或技术文件;其二,在某些外资企业工作,有与外方人员的沟通的须要。特殊是加入WTO后,企业参加国际竞争,对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会更高。3. 管理与营销实力调查中,很多毕业生提出应增加如ISO 9000等企业管理的新学问,应加强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课程的案例教学,更加好用化,以满意管理、市场营销岗位的职责要求,并为今后竞争管理、营销等岗位打下基础。4. 实践操作实力为了适

9、应岗位操作工作,“三校”毕业生普遍要求加强实践动手实力的培育,希望在校就能获得多种岗位操作技能,走出校门就能胜任岗位工作或二次就业的要求。从图2的信息反馈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专毕业生要求加强电工、电子和综合训练,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岗位工作有些偏弱电;另一方面说明岗位工作须要综合专业实力,这符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宽口径的性质,也符合增加分析和解决问题实力的要求。由于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设备的增多,提出应加强数控操作实训的也占有较大比例。值得留意的是,毕业生提出加强课程试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均低于三分之一,这可能说明白两个问题,一是验证性试验多,与生产实际联系少,二是操作岗位无

10、需设计工作。另一个值得留意的是,51%的中专毕业生和48%的职高毕业生都要求加强技能考证训练。通过调查了解到持有技能证书的毕业生,就业简洁,待遇较高,提拔较快。随着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正式实施,是否有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将成为就业的前提。因此加强技能考证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需赐予充分地考虑。5. 语文实力调查表明59%的中专毕业生和21%的职高毕业生希望加强语文的学习。良好的语文实力,是自我推销、应聘求职制胜的关键,也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素养要求的重要方面。公关交际实力、口头语言表达实力、文字表达实力、组织管理实力、自学实力等都与语文实力有关。6. 自学实力调查表明,75%的中专毕业生和32%

11、的职高毕业生都要求提高自学实力,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利用业余时间接着学习。一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二是学习新技术,以提高岗位工作的竞争实力及寻求转岗机会,以期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待遇。因此加强学生的自学实力,有利于毕业生的今后发展。7. 社会交往实力有74%的中专毕业生和68%的职高毕业生要求加强社会交往实力的培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事业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对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员工的良好社会交往实力是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于营销人员,社会交往实力更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实力。(四) 思想品德素养培育方面的调查在培育学生驾驭专业学问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思

12、想品德素养是大多数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特殊希望在校期间加强培育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竞争意识。这种要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客观反映。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状态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五) 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和运用状况我们走访了多家企业人事部门,他们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涵盖的就业岗位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好支配,因此有较好的需求。但企业规模、设备技术水平不同,对毕业生在运用上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合资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人才密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单机、单工种操作;而在小企业,由于设备、加工手段相对

13、落后,高校生少,技术力气缺乏,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特别受欢迎,他们既懂机、又懂电、经过不长时间的实践熬炼,就能胜任技术员的工作。二、培育目标、实力结构和覆盖岗位群(一) 培育目标3年制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本专业培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必需的理论学问和综合职业实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的高素养劳动者和中初级特地人才。(二) 主要学问和实力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相当于中学阶段的文化基础学问,并应驾驭以下专业学问,具有相应的技能:(1)

14、驾驭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限制等方面的基本学问;(2) 驾驭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修理的基本实力;(4) 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和编制简洁零件工艺规程的实力;(5) 具有简洁机电设备改装的实力。(三) 专业实力和专业学问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实力,可以用8个实力模块来表示,它们分别是:工程图纸阅读实力,典型零件、传动机构识别分析实力,机械加工及工艺编制实力,典型机电设备分析实力,简洁机电设备改造实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实力,电路识图分析计算实力,常用工具仪表运用实力。个实力模块各自对应肯定的专业学问结构,它们分别是:

15、工程制图、公差;工程力学、材料、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艺及工装、修理工艺;典型机电设备的原理、结构;液压气动基本单元及典型结构、常用低压电器、继电接触器限制、PLC应用;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汇编语言、常用传感器基本原理、传感器应用;电工基础、电机变压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力电子。(四) 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依据实力和专业学问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机电设备概论、液压与气动、电器及PLC限制技术、微机限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及应用、电工与电子技术。相应的实践环节是:测绘训练、CAD训练、钳工实习、机械拆装实习、机加工实习、机电设备修理实习、电气线路安装实习、PLC应用实训、限制应用综合实训、电工技术实习、电子技术实习、综合训练。(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