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983535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病防控知识讲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布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为贯彻落实县疾控中心关于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做好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和养殖户对“布病”的防控能力,确保人畜安全。我院积极响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等,乡卫生院在2017年月日开展此次关于布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此次讲座做了了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首先安排符合我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讲座内容,如根据我们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这次健康讲座活动。卫生院健康教育活动小组积极参与,有的打印宣传材料、制作张贴宣传海报。大家以高涨热情为活动做准备,为前

2、来听讲的村民热忱的服务,并发放宣传手册。整个活动准备十分充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组 长:(总体部署)副组长:(具体安排)组 员:(组织会场、发放宣传单、)(精心授课)(影像拍照、监督签到)(临时指导、监督会场秩序) 一、讲座时间:2017年月日上午9:00:00-10:00二、讲座地点:卫生院健教室三、讲座内容:布病的防控知识四、授课人:五、参加人员:村民六、讲座会序1、参加人员签到2、讲解此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3、讲解讲座内容 卫生 二零一七年月日 / 2017年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布病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的通知通知: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观念和防病意识,提高村民

3、自我保健意识,倡导科学合理的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我院为了让我乡村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丰富他们的身体保健知识将举办一场“布病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吧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本次讲座内容有布病的防控工作,普及布病预防知识等。具体安排如下:一、讲座时间:2017年月日上午9:00:00-10:00二、讲座方式:采取集中方式进行三、讲座对象:全体村民四、讲座内容:布病的防控知识五、讲座地点:卫生院健教室六、授 课人:七、讲座期间注意事项1、讲座参

4、加人员签到2、讲解此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3、讲解讲座内容4、参加人员在听课期间手机调入震动状态,严禁吸烟 卫生院 二零一七年六月九日 2017年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布病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的通知通知: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观念和防病意识,提高村民自我保健意识,倡导科学合理的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我院为了让我乡村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丰富他们的身体保健知识将举办一场“布病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吧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5、本次讲座内容有布病的防控工作,普及布病预防知识等。具体安排如下:一、讲座时间:2017年月日上午9:00:00-10:00二、讲座方式:采取集中方式进行三、讲座对象:全体村民四、讲座内容:布病的防控知识五、讲座地点:健教室六、授 课人:七、讲座期间注意事项1、讲座参加人员签到2、讲解此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3、讲解讲座内容4、参加人员在听课期间手机调入震动状态,严禁吸烟 卫生院 二零一七年月日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健康教育讲座)活动时间:2017年月日活动地点:卫生院会议室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主办单位:卫生院档案室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 50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

6、:50 份活动主题:布病的防控知识主讲人:活动内容:布病的防控知识活动总结评价:生命无价,健康第一,本次讲座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观念和防病意识,本次讲座主要就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现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日常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使与会的群众意识到了日常生活中预防布鲁氏杆菌病的重要。知晓率: 85%满意率:85%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签到表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7年月日 布病的防控知识讲座(一) 主讲人: 一、什么是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

7、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老乡们称之为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 二、 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是由患了布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三、 人们是怎么被传染的? 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

8、不大。 四、那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五、 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 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六、 布病有哪些危害? 人得了布病后,布鲁氏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造成终身

9、劳动力丧失。 牲畜患病后,可导致大量母畜不孕、流产,同时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这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更对乳、肉、皮、毛加工带来无穷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群的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七、 布病的治疗原则有那些? 得了布病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及时治疗。治疗布病至少要3个疗程,每个疗程21天,必须按医生的要求完成治疗的时间,按时的吃药、打针。发病后3个月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一治、停一停,一但转成了慢性布病,就很难治愈。 八、 如何预防控制布病的流行? 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 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畜间布病最效、最彻底的

10、方法。免疫要年年坚持,而且免疫率要高,不能出现空白。引进牛羊时,一定要搞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就要及时进行淘汰、屠宰。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净化。打扫牛羊圈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 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污染的场所,也应严格消毒;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对布病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也要进行消毒。病人的碗筷,也要

11、用开水煮沸消毒。 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 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布病防治知识讲座(二 )主讲:一、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1、病原学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故有人建议称“布鲁氏菌”。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

12、,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加热60或日光下曝晒1020分钟可杀死此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2、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

13、调查全世界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有布鲁氏菌病发生。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解放前在牧区常有流行,在北方农区也有散发。解放后国家成立了专门防治机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3、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

14、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4、传播途径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