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97650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秀获奖科研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近年来,笔者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感到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然后按照其要求,以课程标准、新教材为依据,正确把握好课时教学目标,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从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看,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体学生。体现了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全面性和群体性以及发展性。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内容而言。它包括

2、文化素养、学习心理品质素养、潜在智能开发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个方面。学习心理素养包含学习数学的情趣、主动性、习惯和意志力;智能开发包含探索能力、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质疑能力、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口述表达能力、综合计算和解题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等;思品素养包含理想、道德、审美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等;群体性是指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性是指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因此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依据新教材是根据新课标和教育实际,在经过实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媒体,那种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或可以离开新教材另搞一

3、套的认识和做法,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是错误的。而恰恰相反,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紧扣新教材,理解与运用好新教材:(1)明确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2)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其中包括教材是怎样对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进行表述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道例题的编排意图,每一插图的用意,练习题的安排序列、层次、目的等:(3)正确理解与掌握新教材知识内容,其中包括对新教材中的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的正确理解,对每一插图的正确理解,每一道题的正确解答:(4)正确理解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思路、顺序和教学方法等。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把握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课时教学目标上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应试教育把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则是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做到“四落实”,即数学知识目标的落实(含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含探索能力、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培养学习数学心理品质的落实(含数学情趣、习惯、意志力等)、思想品质教育点的落实。 “四落实”当中知识目标在教材中是显见的,而其余三项目标在教材中则是比较隐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从中正确把握好教材中所体现的能力、心理素养和思品教育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