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897374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歇马镇中心学校 赵仁慈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分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设计,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三单元的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本单元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

2、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荟萃,它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和功用。本文又是介绍它的一篇说明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重点分析了文章的5到8段。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二、说学情因为经过了解全班没有一个同学见过故宫,另外八年级学生空间概念也不是很强, “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

3、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重点分析文章的5到8段。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三、说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A、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B、一是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二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C、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

4、情,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不免赞不绝口,本文的德育目标的完成应该不是大问题。2、教学重、难点分析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对于这样庞大、这样特殊、这样雄伟的建筑群,除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外,主要还应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所以本文确立的教学重点一是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二是体会本文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四、说教法设计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

5、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2、 自主合作法和引领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3、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继续使用我校语文组推广应用的三单元阅读教学法。在认知阅读阶段,主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完成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在理解阅读阶段,主要是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理解本文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拓展阅读主要是训练学生对

6、空间顺序这种说明方法的应用。3、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视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体会故宫的雄伟壮丽。五、说学法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本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探究学习设计了说话训练: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六、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确立的学习目标可以有重点的进行展示,而且可以实现跳出课本教语文的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

7、多媒体展示的内容,不但形式鲜活,而且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像制作的故宫博物院视频资料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的情景,带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深入浅出。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在学生当导游时,让学生对照图片说明,既便于理清学生的思路,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七、说教学过程(一)自主预学 ,感受新知:1、搜集有关故宫的资料。2、我从本文学会了( )等生字,学会了( )等词语。3、画出作者的参观路线图,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4、我认为本文最值得探究的内容是( )。(二)导入新

8、课,展示目标:初识故宫 (多媒体展示几组故宫图片,配以老师的充满感情的解说。)让学生边看边谈观后感,并且要求用“故宫博物院是一个( )建筑群”的句式。(自由回答):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物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师补充:全文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样的导入设计,可以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带入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三)检查预学,任务导向:1、生字词金銮(lun)殿 蟠(pn)龙 鎏(li)金 玉玺(x) 妃嫔(Pn) 湛(zh

9、n)蓝 上谕(y) 傀儡(ku li) 翊(y)坤宫 修缮(shn) 击罄(qng) 诏(zho)书 2、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结构方式及说明顺序。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总)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分)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总)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向北,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前进的。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

10、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屏幕上显示一张建筑物名称的故宫平面图(即课后练习一)。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填写此图。教师巡堂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的位置。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PPT展示正确的示意图) 填写图表御花园坤宁宫御花园交泰殿乾清宫保和殿御花园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神武门午门 (四)合作互学,研读课文:重点研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1、这么多的建筑,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重点介绍的是哪一处?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58)2、

11、学生齐读58段。3、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五)展示交流,师生评学:1、聚焦第六段,思考:、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为何对龙的描述次数达10多次?第一步,学生齐读。第二步,学生思考讨论:第三步,每组2号同学(因为此题难度较大)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3、2、说明方法我来说: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应找出两种说明方法后才能在小组讨

12、论,其他方法同上。(五)、小结: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向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表达了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自豪感。(六)整合训练,巩固提高:1、你能用80字左右的篇幅向我们介绍太和殿吗?(抓住规模、殿内装饰、公用、地位等概括即可。) 2、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或你们的教室,要选好立足点,抓住事物的特征,重点突出。八、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而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篇课文。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作者写作顺序及详略安排,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我

13、们做活动的部分正是课文写得最详细的故宫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我们很容易得出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这个环节的进行使学生从整体上和局部上感知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同时学会本文写作顺序及方法,加深理解“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完成本课前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九、说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殿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另外,在这堂课上,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上。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篇幅较多,阅读

14、难度不是很大,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内容理解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疏通文意,体会文章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整节课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抓住文章的重要词语,句子,理解文章的语文,尤其是通过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4、重视了朗读教学,朗读形式多样,有默读、齐读、自由度、跳读等多种形式。5、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对小组的整体评价。6、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了。 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上欠合理。本节课前面在梳理层次的基础上浪费了时间,以致于后面的说明方法这一块知识没有时间处理了。这说明自己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能力有待提高。 2、导入与检查预学的衔接处未处理好。3、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我的说课完毕。谢谢!2014年11月18日星期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