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89488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声音与生活[7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声音与生活【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数字化声音录制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很感兴趣。对同学来说,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有信心克服。同学在技能方面的掌握不是很难,但涉和到音乐作品间的和谐搭配问题,会对同学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规范有不小的压力,教师只有适时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给同学充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豪感和成绩感,才干调动每位同学的参与热情,为同学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交流空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的方法2.能够用“录音机”混合声音3.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效果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动手实践,增强同学学以致用、合作学习意识和

2、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培养同学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意识3.增强同学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操【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同学分组并布置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配乐朗诵我的雨巷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朗诵与我们上节课所录制的声音文件有什么显著不同?生:我们刚才听的有背景音乐,比我们录制的好听。师:好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那你们想不想把自身录制的声

3、音文件也做成配乐朗诵呢?生:想。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对声音进行编辑,把声音文件处置的更优美动听。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导入选择专业的配乐诗朗诵,同学在欣赏的同时会不自觉地与自身上节课的录音效果进行比较,能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二) 导学达标,讲解新授1 合并声音文件,完成朗诵作品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上节课录制的“春1.wav”和“春2.wav”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老师收集整理了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录音作品,存放在“D:素材库”文件夹内,请大家找到“春1.wav”和“春2.wav”并把它们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以“春.wav”为文件名保管在自身的文件夹内。同学上机自主练习,合并并保管声音文件

4、。师提示:操作步骤可参照课本P14-15;合并前要将滑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有困难小组同学合作解决;合并完成后以“春.wav”为文件名保管在自身的文件夹内。师巡回观察同学实践情况。指定同学到教师机用网络教室演示并讲解操作步骤;师生评价同学演示。2、混合声音文件,添加配乐。师:完整的朗诵制作完成了,下面我们就给它配上点睛之笔-合适的背景音乐,制作出优美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可以从D盘的素材库里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但要注意与朗诵内容和主题相符。同学上机自主练习,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混合声音文件。师巡回观察同学实践情况。指定同学到教师机用网络教室演示并讲解操作步骤;师生评价同学演示。3、剪辑音乐,完整作品

5、师:我们已经给朗诵作品添加了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自身作品的时候,从二者搭配的角度看,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生:背景音乐与朗诵作品的时间长度不一样。师: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所选音乐与朗诵的时间长度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将多余的声音删掉。同学上机自主练习,将声音多余的局部删除。提醒:在删除时,要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有困难小组同学合作解决;以原文件名“春3.wav”保管在自身的文件夹内。师巡回观察同学实践情况。指定同学到教师机用网络教室演示并讲解操作步骤;师生评价同学演示。4、优化音效,丰富作品在“录音机”的功能中还有对声音效果的处置,如调整音量的大小或播放速度、添加回音等。(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完成

6、)(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今天我们学习了声音文件编辑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声音文件的合并、混合、剪辑与效果调整,也许结果不完美,但终究我们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要成为专业的录音师,需要专业的录音软件,更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在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更好、个性十足的作品。【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目标激励的教学战略。总体目标力求明确,任务细化。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探究、自主尝试学习、教师适当总结补充等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复杂问题逐步解决,给同学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我也注意努力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