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88875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十一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一:词汇教学的意义是什么?一、问题的提出儿童习得母语和学习英语都是从理解词和说出词开始的。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人们在交际中的困难和障碍也大多是因词汇不足造成的。词汇的学习为小学英语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在学习词汇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许多教师对词汇教学的意义也不十分清楚。 二、问题的解析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的开端,又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词汇教学要真正有实效、有意义,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词汇教学教什么( what ),注重词汇深度的教学,使学生从词汇音、义、形的教学全面的理解。第二、把握词汇教学的时机( when )。

2、第三、分析词汇教学的对象( whom ),对小学生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关注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小学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客观规律进行教学。第四、思考词汇所含文化的教学意义( why )。词汇教学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渗透,词汇是文化教学的有力工具。第五、注重词汇教学的方法( how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有效和高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问题二:新课标词汇表中为什么没有标出音标、词性和中文解释?如何使用新课标中的词汇表?一、问题的提出 2011 版英语新课标的词汇表中,没有标音标,词性和中文的解释也没有写。许多一线教师很困惑,并认为不利于老

3、师使用。我们请老师思考一个问题:新课标中的词汇表和字典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二、问题的解析 新课标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课标要求小学生掌握423个核心词汇和50多个习惯用语。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词汇的各项要求,分析班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尝试创设具有独特特点的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这423个词汇的语音、意义和形式的学习。 新课标的词汇表不能当字典用,不标词性和中文解释旨在词汇教学能切实做到真情境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促使学生在语境中记忆单词。在语境中记忆词汇的效果更佳,更加凸显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词的属性,意义和

4、形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英语词汇的这一特性,促使教师放弃词汇单一形式的机械操练,而是在多重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词汇。不标音标,一是因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字母、学拼音,怕孩子混淆不同的语言体系;二是因为我们借用了一些母语国家培养儿童自然拼读能力的经验,使得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更加自然的习得单词。 问题三:小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词汇学习策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单词的习惯?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要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就需要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小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词汇学习策略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单词的习惯需要教师们熟知和思考。 二、问题的解析小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学习词汇的策略。第

5、一、联想策略。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学生能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与联想策略相关的是猜词和推理词的能力。第二、推导策略。教师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根据构词法推导出部分名词、形容词、副词(词汇表)等。通过推导策略,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的多种形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担。第三、拼读策略。拼读策略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单词的过程中从输入转向输出,是词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良好习惯?第一、教师示范使用策略,即教师要给学生示范使用某个策略,比方说猜词、联想、构词法,老师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怎么猜的,词性是怎么推的。第二、教授

6、策略使用步骤。很多老师说,我说了但是孩子不见得明白。所以要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一步步使用某一策略。第三、课堂提供使用机会,课堂不仅要示范、教授学生使用,还应时时提供机会,要让学生反复使用、掌握这个策略。第四、通过评价帮助孩子反思学习过程。通过一个评价方式帮助孩子去注意,去反思,去提高。慢慢地培养孩子用词汇的策略。 问题四:儿童词汇发展有哪些规律?对词汇教学有什么启示?一、问题的提出遵循儿童词汇发展的规律。在儿童词汇发展规律的指引下,儿童词汇的学习才能更加高效。教师不仅要理解词汇学习的意义、熟知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还应了解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才会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过渡;促

7、进小学生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促进小学生从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过渡;促进小学生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发展。 二、问题的解析儿童词汇发展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儿童词汇发展遵循语音 意义 形式这一发展顺序。要认真按照儿童词汇发展的过程,辅以适合儿童心理认知的词汇学习过程。第二、 5 到 10 岁的儿童倾向于发生横向组合关系( syntagmatic )的词汇学习过程,如 dog 和 bark 是横组合关系,儿童易习得。而 dog 和 animal 则是纵聚合关系( paradigmatic ),儿童不易习得。第三、儿童倾向于习得中位( basic level )水平的单词。词汇可以被分为上位

8、( superordinate )、中位( basic level )和下位( subordinate ),如 furniture, chair, rocking chair 中,儿童易习得 chair 这个中位单词。词汇学习还有其他的一些规律。英语单词本身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Carter and Mc Cathy (1988) 认为实词是可以直接教的,但是虚词一定要在多种语境下让孩子去理解,加深、挖掘词的内涵,挖掘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对词汇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学习词汇本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词汇学习不在于时间的提早,而应该符合儿童整个心理特征。 Nation (1990)

9、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一个单词没有碰到 5 、 6 遍时,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提升单词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更利于学生掌握。 问题五:小学生心理特征是什么?对词汇教学有什么启示?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低中高年段的心理特征有所不同,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 二、问题的解析低年级处于形象思维,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和探究性比较强,耳朵比成年人灵敏,辨音律和模仿力比成人要强,但注意力时间较短,且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欠缺,老师需要帮助孩子感知理解词汇,注重对词汇正确读音、拼读。而高年级学生思维逐

10、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整理的能力,是思维能力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构词、拼读、归纳总结、应用和词汇人文性的发展。 遵循儿童心理特征,展开词汇教学的方法如下。方法一、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欠缺,教师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词汇。在低年级,教师可以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在创设情境、讲故事、做游戏、演唱歌曲以及模拟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理解情境中词汇的具体含义。方法二、低年级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正确的读音和拼写、深层意思有待发展。在高年级,则要注重词汇背后深层含义的挖掘,尤其是词汇的历史和文化含义。方法三、非语言手段帮助儿童理解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充分借用实物、丰富体态语,运用图

11、片和图表等工具,促进儿童理解词汇的含义。 问题六:小学词汇教学的步骤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步骤基本如下:以释义、举例、正音呈现生词;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作业和检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词汇教学的深度理解,固化地使用经验积累中形成的教学模式,不能灵活地展开词汇形式、意义和运用的全面教学。 二、问题的解析词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词汇教学目标不清晰,词汇教学是具有多层次性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二、孤立讲解词义,轻实际运用。第三、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欠缺。第四、结合词汇学习渗透拼读技巧不够。第五、重词汇字面意义,轻词汇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有其表层教学目标,即对词汇语音、

12、形式和意义的基本理解。而词汇教学的深层目标则是对其语义深度的探究和学习。词汇教学中多加入情景的设置,简单的词汇也一定有相关的语言铺垫和一定的语言教学支撑。 有两种词汇教学的方法值得推荐。第一个是 Hatch 和 Brown 在 1995 年提出的词汇教学步骤: 1. Encountering new words (在情景中 “巧遇”单词);2. Getting clear image for the forms of new words (清晰理解单词的形式);3. Learn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清晰理解单词的意义);4. Making a strong

13、 memor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rms and meanings (强化记忆、形意结合);5. Using the words (运用单词)。第二个是 Graham Workman 在 2005 年提出的 CCQ ( Concept Checking Question )词汇教学步骤。 1. 语境中引出单词;2. 通过师生的问答检查词汇的掌握;3. 注重词汇的发音;4. 注重词汇的形式。这两个词汇教学步骤都体现了词汇的运用过程。 问题七:词汇教学中如何做到词不离句?一、问题的提出我们提倡词汇教学词不离句,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词不

14、离句的方法。词汇与句子和篇章的结合,是词汇文化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语言功能性本质的真实体现。 二、问题的解析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做到词汇教学中的词不离句。方法一:词汇在歌曲和歌谣中呈现。在歌曲和歌谣中,词汇自然的出现在句子和篇章之中。同时,歌曲这种多元智能形式的加入,可以更好的提高儿童的心智和人文素养,这是 2011 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方法二:词汇在学生想象和思考过程中呈现。可以通过谜语、看图猜词、看图说话等形式展开。方法三:词汇在学生会话和交际的过程中呈现。为学生创设一个交际环境和会话情景,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词汇的学习和词汇网络的激活。词不离句的核心就是词不离境,就是在语境

15、中进行词汇教学。举例 “ apple ” 、 “ thanks ” 、 “ sure ” 等由简单词汇组合成会话的系列练习(见下图)。 教师在词汇的会话教学中要注意体态语、表情,以及语音语调的灵活、生动的运用。方法四:其他词不离句的方法。比如在故事教学、阅读教学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呈现词汇。 问题八:在语境中呈现词汇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一、问题的提出词汇的学习是在真情景中发生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灵活地创设适合学生理解和学习的语言学习情景。而语言情景的创设不是随意的,而是逐层递进,多层次、多媒介的。但是,一线教师在创设语境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掌握一定的方法,不知道怎样更好的让学

16、生融入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二、问题的解析在语境中呈现词汇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注意词汇的音、义词汇呈现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歌曲、动漫、音乐、折纸、感知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设置情景,并将词汇的语音和语义融入其中,这样通过多种媒介创设语境,能够更好、更全面的呈现词汇。如“Black box”(猜袋中物)的游戏,通过询问“Whats in my bag?”,让学生通过猜-提-闻-摸,学习学习用品或玩具等。方法二、注意词汇的形词汇呈现教学环节。在词汇意义的讲解过程中不能忽视词汇形式拼写的学习和练习。方法三、多种语境提问加深语义理解。如“pretty”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扩展词汇的深度教学,让学生感知词汇的多重意义。方法四、词汇呈现渗透文化,如France的学习,利用多媒体呈现法国国旗、埃菲尔铁塔、时装等。问题九:在语境中学习和巩固词汇的常用教学活动有哪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