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应试技巧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88803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应试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中语文丢分的不良习惯考试分数是由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决定的。除了知识、能力、技能、技巧和心态以外,良好的答题习惯也不可忽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往届的某些学生的中考试卷答题状况作了某些分析与总结,发现了某些会导致丢分的不良答题习惯,目前将它们整顿、归纳出来,奉献给人们。为了协助人们克服它们,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了某些做法,但愿对人们能有所协助。 一、检查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考前五分钟,学生得到试卷后,一方面应当认真检查试卷:科目、张数、页数、题数,有无漏印、破损、污毁等异常状况,确认无误后,填写有关的信息如姓名、考号等,然后运用这几分钟时间大体理解试题,考试铃响再开始答题。但常有同窗为了抢

2、答题时间,不顾此时不得答题的禁令,匆忙开始作答,到后来发现试卷异常状况,必须更换试卷,白白损失了珍贵的考试时间,影响自己的心情,得不偿失。更有甚者,只顾蒙头答题,出了考场,才知有些题在某张试卷的背面,自己主线没注意到,白白丢分,悔之晚矣。对的的做法是:根据规则行事。写好密封线内项目后,停笔翻看试卷,理解其大略:题数、题型、分布,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让自己有个初步的构思;然后,大体划分自己的作答顺序,做到对整个考试的应对方略心中有数。若你们能照此长期坚持,按部就班,就应当不会出这个问题了,还可起到缓和心理紧张的作用。 二、分派时间不合适,书写潦草语文试卷12分钟完毕20分的题,基本上是

3、1分钟做1分的题。时间分派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稍留空余。试卷前面的基本题,一定要用心分析,特别是鉴赏题、语言运用题;阅读要充足,要速读和精读结合。这两部分要用足45-50分钟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作文用时一般在40分钟,其中审题不得少于10-15分钟,想好了再写,最佳先拟个提纲,这样可避免写到一半发现离题万里,又才推倒重来的重大失误。真正构思好了,分钟足够写出一篇600-7字的文章。这样,整份试卷完毕后就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检查时间。但常常有同窗并不懂如此科学地分派时间,而在某些题目上过度纠缠,挥霍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做背面的题目的时候,为了赶时间不得不加迅速度,这样又会导致笔迹潦草,从而导致

4、某些隐性的失分因素,特别是作文这个主观性极强、书写量极大的部分,更容易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三、审题不仔细,定势思维 考前,我们往往会做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对提高人们解题能力无疑是有效的,但也也许导致人们的定势思维:习惯于觉得某知识点的题型考法就是固定的某种模式。而在考试时,一旦浮现的题目稍有变化,有的学生很容易死守老套,上当被骗,导致失分。因此你们在考试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因素。 四、不熟悉答题程序,懒打草稿 有许多学生觉得,语文考试不同于数理化,不必计算,因此可以不用打草稿。其实,诸多语文题是必须打草稿的,由于它规定精确、精练。虽说目前多数简答题已经取消字数限制,但我们在做鉴赏题、

5、文言翻译题、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仿写题时,仍然应当打草稿。有的学生觉得这是挥霍时间,不起作用,却在答了一段文字后,发现自己已经把答题空白填满,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又来添改补充,把卷面搞的很不美观。既如此,何不先在草稿上写好改好,再一气呵成作成一语中的精美简洁的答案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文。考场时间紧,作文不也许完全拟好草稿再重抄一遍,但是也应当先画好“蓝图”,再“按图施工”。这样才不至于浮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状况。固然,作文草稿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有人喜欢打腹稿,做到成竹在胸;有人喜欢拟提纲,将文章材料、构造、主题罗列得一清二楚,然后按部就班、一气呵成,这样肯定没有什么大问题。在此,我们

6、推荐“拟提纲”的作法,毕竟多数人的思想是“想不清晰,写下来才慢慢清晰起来”的。无论如何,那种不打草稿,写到一大半才发现“离题万里”的人,最是愚蠢! 五、不能切题、答非所问 有的考生在遇到有些问题不懂得如何答题时,不是认真分析题意,找到答题的突破口,而是喜欢漫天撒网,乱写一通,却确中不了要害。特别在鉴赏题上,总是把“中心明确,语言优美,首尾呼应”之类的话一股脑铺在卷子上,希图“碰”上一点分;尚有人,老怕漏掉要点,总觉得答的越多,就是越全越好。殊不知,不仅不能得分,还白白挥霍了珍贵的答题时间,真是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题规范:一是要学会规范答题用语,如解答古诗鉴赏

7、题,就必须理解古诗按题材划分的类型、体现手法的种类、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等;二是掌握“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力求不枝不蔓,确中要点。 六、不理解自身特点,不能扬长避短 有的学生常常在考试后来的总结中,提到自己的许多缺陷错误,找某些客观理由,如粗心、慌张、遗忘、动作慢、思维短路等,而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更有甚者会因此而胆怯考试,一考就胆怯的不得了。 其实,这些问题(有的不算缺陷,而是人所共有的在重要时刻就会浮现的正常心理反映,如慌张,临时的思维空白)更应当在考试前想出相应对策,针对自身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以避免考试中浮现大的失误。如平时粗心的学生,可以在每次考试开始时,就在草稿纸上写上一种大

8、大的“细心”警醒自己。易于慌张者,可以尝试先做作文,使自己的心理能量在写作中得以释放,由于作文只要看清了题目(话题),是不大也许因紧张而导致大的答题失误的,说不定还也许借助紧张而来的思维活跃超水平发挥,写出佳作来;等到写完作文心情放松平稳之后,再带着成功了一大半的喜悦来做其她题目,就好多了。如果遇到思维短路,就应当赶紧转到其她题目,决不能在那里死耗时间,说不定,过一会,短路的地方就贯穿了,豁然开朗了!至于平时动作就慢的人,一定要先设定好大体的各大题答题时间,用电子表报时提示自己(声音小一点),还可以故意把表拨快几分钟。总之,理解自身特点,才干避免扬短掩长,而作到扬长避短。再通过养成好的考试答题

9、习惯,逐渐使自己的“短”变成“长”,这样,高分和成功不就非君莫属了吗?但愿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在平时的学习中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争取在将来的中考中考出让自己满意的分数。中考语文应试技巧一、书写题:1、认真规范书写;2、不浮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4、学会审题。二、选择题:1、直选法2排除法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该两处。措施1、删减2、添加、替代 4、换位5重组四、名著阅读: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性、性格特性、重要事迹2、故事情节:人物事例3、教育意义五、语言运用:、语境体现:话题统

10、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体现内容+询问仿写:与例句的构造、修辞、体现方式、体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缩句:满足压缩规定,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重要成分;排除干扰项。六、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二、综合性学习命题趋势:有并入“知识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中的趋势,答题思路、解题技巧不变。常用题型:1、活动类: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标语、活动环节等。对策:语言表述要简洁。主题词要简要、精确、生动;活动过程或筹

11、划要点表述要清晰,目的要明确,过程和筹划要分项列出。2、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对策:筛选重点词语构成一句话,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考材料的共性,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标题。3、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结合情境,简要、连贯、得体地完毕交际任务。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4、语言积累类:对策: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特别是时代性、地区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三、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佳标出1、2,怕丢分不妨n ,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

12、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漏掉。(一)记叙文阅读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根据。(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体现的效果;()能拟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目前上文,找出后裔入原文,看与否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主旨句的作用:构造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三、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时间(5)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

13、晰、层次清晰。四、修辞措施及体现作用比方,拟人: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 ,体现了情感。排比:体现了,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 (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反问:加强语调,增强语势,体现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1)点明何种体现手法 (). 体现了什么内容(3).体现了如何的感情?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体现了体现了五、记叙顺序及作用?()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晰、印象深刻。(2)倒叙:导致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

14、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构造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六、文章段落语句的重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构造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构造上:承办上文、启动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 、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写法上:氛围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立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体现委婉含蓄、深沉动人.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七、评价感悟类评价:“是

15、不是”、“批准不批准”、“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见解。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白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与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规定的所有答出。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措施,并理解其作用。措施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侧面(间接)描写:其她的人或事细节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性更加鲜明突出.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风趣挖苦、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十、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动人。(二)议论文阅读一、拟定中心论点的重要措施是:标题要辨别论题和论点开篇点题 篇末点题(“因此、总之、归根结底”)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 。二、论据知识的考察有如下几种类型:剖析论据。论据替代、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阐明理由,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补充论据。原则:必须真实;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性(发生发展成果)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