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88279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鹤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的思考一、中心成立前各部门资源交易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健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监管机构和执行机构要分开设立。但目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大多数行政监管部门与其监管的交易中心普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关联,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甚至在县区是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造成“同体监督” 。这种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操作模式, 缺乏相互制约机制,难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二)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职能分散于建设、国土、财政、发改、交通、水利、卫生等行政部门,缺乏集中

2、有效的指导、协调和监管。(三)监管水平参差不齐,监管体系不统一一是 有的部门管理与监督职责“越位” 、“错位”或“缺位” ,造成招投标管理与监督的混乱; 二是 不论公共资源采用何种交易方式,监管的重点都应是实际的采购人或出让人。但是,当前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是基于不同标准而建立起来的。招标投标监管体系建立的标准是交易方式,政府采购监管体系建立的标准是资金来源,土地使用权出让监管体系建立的标准是出让标的的权属。可以说,对于作为具有共性的公共资源交易而言,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监管体系不统一。(四)评标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滞后一是 各领域评标专家库人员偏少,专业不配套,选择面较窄。据了解有的精心整理

3、地方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只有余名备选专家,政府采购由于品目较多评标专家亟待补充。而且专家库中项目主管或行政监督部门人员占有一定比例,影响了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二是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的评标专家库分散设置、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监管难度。(五)操作不规范,不利于源头治腐一是 在当前的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个别采购单位无视法律规定,将依法应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直接发包,明招暗定,弄虚作假; 二是有的为规避招标将项目化整为零、肢解发包,或者只对项目的主体部分进行招标,附属、配套或追加部分随意处置,造成项目费用一增再增,施工合同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有的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弄虚作

4、假、骗标; 四是有的向招标人或评委行贿谋取中标; 五是有的中标人私自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健性工程转让或分包给他人,形成一些项目高资质队伍中标,低资质或无资质队伍施工,工程质量和进度无保障; 六是 有的地方和单位违反政策法规,在交易过程上搞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六、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多为主管部门二级机构建设滞后 。场地有限,设施简陋,封闭的评标系统、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二、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必要性(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繁荣。 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是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从过去单一的优惠政策、减免税费、降低土地价格等手段中解脱出来,

5、逐步向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政策透明度等综合环境建设过渡,便于以更优的运行机制和更低的运行成本,全方位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聚集,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精心整理(二)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在目前分散管理的体制下,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通气等现象,既形不成合力,又影响政府形象。改革现行管理与监督体制,建立统一管理与监督机构,有利于创新监管机制,聚合各家力量,加大协调力度,形成统一指导、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行政监督职责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三)有利于推进改革创新。 把原来分散于多个部门,管办不分的各类招标投标交易活动归并起来,改变以往公共资源交

6、易过程中,监管部门多、行政成本高、公开透明差等不规范问题。切实把政府的管事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上来,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服务。(四)有利于预防腐败。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易发、多发领域。建立统一管理与监督机构,能够实现立项授予权、工程发包权和监督执法权的分离,有利于加大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现权力运行安全,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的廉政目标三、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如何预防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解决串标、围标、评标不公,造价虚高的问题(一)按照同城合一、一市一

7、场、统一监督、统一管理、统一进场的原则,建立了机构、人事、财务、管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二)利用科技手段。科学设置交易监管环节,全程网上招标, 网上投标,电子评标,实行招投标会员制管理,有效遏制串标、围标和评标不公等问题;(三)全程留痕监督。从招投标登记、发布招标公告、开标、评标、定标等各个环节同步录音录像,保留数据,建立投标企业、代理企业、评标专家、精心整理商品信息、监督人员诚信管理体系,有效遏制借用资质、评标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四)预防腐败成效显著1、人民日报以“730 亿大建设没倒下一个干部”为题,专门介绍合肥市的成功经验。2、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副书记马馼、干以胜、张毅、李玉斌等领导同志先后到南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视察反腐败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工作。贺国强书记对南昌市建立“省市和一”的统一交易平台、把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统一管理的做法给于充分的肯定。3、央视一套报道南京市成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往年光因建设工程投诉的纪检案件就有40 多起,发展到现在每年只有45 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