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现状与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2023年1月,我校《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现状与研究》课题,经忠县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为2023年度“法制安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并批准今天开题在这里,向各位到校指导工作的领导、专家表达欢迎和感谢现在,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报告如下: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虽然近年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逢会必讲安全,学校领导也天天讲,但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老师基本上采用说教式反复嘱托,学生基本上采用机械式木讷接受,左耳进,右耳出,起不到实际效果纵然有实践演练,也几乎都是防火逃生的,很少涉及到其他方面安全教育形式内容的单一,流于表面化,教师不愿或者不能去做进一步剖析使得安全教育很多时候成为教师一厢情愿的指定:你不能去做这,不能去做那,你要去做这,要去做那2、教师不懂安全教育的内涵虽然我们冠之以安全教育的名头,但我们进行的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教育,还处在一种很自发的状态没有目的,没有疗法,没有系统的内容只是将安全教育定性为“保证安全,逃避危险”为了实现这个所谓的目的,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就是采用一系列强制措施禁锢学生于一个给定的“安全”空间中。
现实中,这种僵死化的管理愈来愈常见例如,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关起门”办学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假如带出校园,出了安全事故,谁主张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所以学校为了规避风险求安全,严禁学生的春游、校外课外活动,甚至一些体育运动等,这种安全教育措施是以牺牲学生身心素质为代价的,追求可视的眼前安全效益3.教师对安全知识的储备不够数年来,我们的教师很少参与过专门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在互联网上,最多的是学校安全事故的报道和解决,平时我们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口头的宣传教育或者安全事故的讲解及从中应当汲取的教训上对于通过哪些途径来实行安全教育,具休实行什么内容的安全教育,更好的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我们显然束手无策作为教师,自己的安全知识储备不够,校园何谈安全? 4.家长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由于是农村学校,99%的学生家长不是在家种地,就是外出打工;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照管学生的亲戚相对溺爱孩子,孩子有不安全行为或进行危险游戏的时候,没有进行对的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加上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结识不到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安全意识相对淡漠,学生虽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渡过,但受家长和监护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就减弱,加上家长缺少安全知识,安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导致了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甚至是空白。
5、农村寄宿生课余生活匮乏因中小学布局调整, 撤并了一大批农村村级小学,实行集中办学,这导致了一部分农村小学生的家庭住址远离学校,来往不便,甚至留守在校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小学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方便农村边远地区孩子上学,一大批农村寄宿制小学应运而生农村寄宿制小学更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 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效益;更有助于解决农村生源减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家长接送不方便等实际问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有的也许还不到十岁,离开了父母,周一至周五都要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在常规的教学时间里和其他学校的孩子同样,在学校、教师的组织带领下学习但一到了放学后的时间,学生的课余生活单一枯燥、精神生活较为贫乏的情况就凸显出来一般来说,农村小学放下午学的时间为16点左右,而就寝时间为21点左右,这期间的空档长达5小时,加之上午从起床到上课有1个多小时的空余时间,这漫长的课余时间孩子们该如何度过?有的学校不管学生年龄大小、年级高低统一安排上自习,低年级不到10岁的孩子,一两个小时坐下来特别难受,他们还不懂得怎么去自习;有的学校把学生交给生活老师照料,生活老师的编制和精力有限,不也许给孩子们组织大量适宜的活动,一般就是由他们散着玩儿,安全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由此,寄宿生课余生活成为困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一大难题 基于此,我校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提出了“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与研究”这一实践研究,并提出课题立项申请,旨在通过认真分析农村小学生安全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应对的策略,研究探索一种较为成功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管理水平,实现教师安全教育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化,让我校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使他们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二、理论基础与依据本课题的研究以国家法律法规、小学生平常行为规范、儿童心理学、管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学生家长也越来越关注学校的安全限度,安全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每年度在对校长的考核中都实行了“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等等,这一切,都促使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改善和完善安全管理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近年来,管理科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使管理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安全管理水平要取得很大的进步,也必须以科学的安全管理为引导当前,我国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重要侧重于对具体方法的探索以及对别人经验的借鉴上,相对来说,对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我们说,一所学校成功的安全管理思绪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有时一个成功案例很难套用到其他学校中片面追求经验的借鉴,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必然会导致思绪不清、行动盲目,最终哺育出的只能是模仿的、教条的和低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因此,理清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找到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双管齐下三、核心概念界定1、“农村小学”:本课题重要研究忠县乡镇的农村小学2、“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课题针对农村小学生安全管理的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查含我校在内的忠县乡镇小学学生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因素 ,寻求管理方面的对策,保证我校安全工作有新的突破,为打造平安校园奠定基础四、研究现状与述评1.安全意识仍需增强一是部分农村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的结识不到位有的校长对安全工作的结识只限于“与政府的评优评先挂钩”,有的校长不能充足阐述安全工作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的校长对安全工作制度了解不透彻,不能准确说出一些安全工作的具体规定。
二是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教师认为安全“是学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有的教师认为“安全是班主任的事情”,有的教师说不清自己应负的安全职责三是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对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存在一些危险性,放学路途中追逐打闹、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2.基础设施仍达不到规定一是校舍局限性农村小学特别是原区所在地小学普遍存在教室不够情况,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与国家规定标准有较大差距有的教学楼建设时间较早,设计不规范,只有一个通道口,学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时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多数有留守儿童的学校学生寝室相称拥挤,一旦发生火灾或重大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二是消防设施不到位有的学校虽然有消防设施,但部分设备损坏或遗失,未能及时加以修理或补充特别是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一些偏远农村小学校,校舍基本都不符合消防安全相关规定有些学校原有电路配置标准低,存在电路已老化、电线裸露现象,与使用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不相适应,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三是食堂卫生设施不达标目前,农村小学学校食堂布局基本合理、硬件设施基本齐全的比例不高;有的原料储存不符合规定有的食堂库房均未采用机械通风,有的食堂库房采用自然通风;有的防蝇防尘设施不完善或未投入使用;有的未设食堂专用消毒设施;有的无学生餐厅;有的距垃圾堆、厕所近或总体环境卫生差。
在农村学校食堂中,大部分是“一间房子、两炉大火、两口大锅、一铲一勺、一桶井水”3.学校常规管理仍有疏漏一是少数教师教学行为有待规范少数教师还存在罚站、罚跑,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体罚学生的行为二是部分学校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各项安全制度,但制度的内容不够完善一些学校对相关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没有按规定食品留样、采购索证个别学校存在食堂管理松懈,脏乱差现象严重极个别学校化学实验室易燃易暴药品管理不严,登记使用不规范虽然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安全工作预案,但预案演练不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难采用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特别是应对重大消防安全和重大疫情传染的能力较差三是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不大少数学校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未能及时予以整改对因资金局限性等因素自身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虽然上报了有关部门,但积极性不大,等靠要思想仍然严重4.沟通协调机制仍需完善一是学校与家庭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多数学校只注重对学生而忽视了对家长的安全宣传与教育导致学生家长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很低绝大多数家长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一无所知,多数家长不认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他们认为“在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责任均应由学校承担”。
近年来,农村留守学童数量不断扩大,由于家庭教育与监管的严重缺失,留守学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多数学校还没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二是学校与有关部门的协作还不够紧密由于缺少与工商、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仍存在许多问题校门口附近饮食摊点较多,有的经营者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经营环境较差,易发生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有的摊点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公路沿线的农村小学校,有的学校校门口没有必要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和减速带;部分学生接送车辆存在不同限度的超载现象,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学校周边尚有一些网吧存在,所有网吧都接纳未成年人有的黑网吧在住宅楼中无证经营,管理混乱社会治安有待进一步改善,个别地方校园周边社会治安较差,经常有社会青年在校外殴打学生、敲诈学生等现象发生五、研究创新及研究假设研究课题拟定后,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假设: 农村学校学生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因素;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安全管理;创新之处:通过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探索出农村学校安全管理的策略,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管理水平,让东溪小学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六、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调研农村小学生校内外生活中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因素,找准问题 2.农村小学生校内外安全管理现状的研究3.农村小学生校内外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农村小学生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查阅有关评价对象的文献,以获取评价资料2、行动研究法:重要研究忠县乡镇小学生的安全管理现状 3、调查研究法:重要通过观测、问卷、测量等方法进行4、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5、个案研究法:重要用以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教育叙事、教育案例七、研究对象及范围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我校全体学生八、研究目的及计划1、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让我校安全管理到位,师生安全意识到位,安全基础设施到位,各相关单位及家长沟通协调与配合到位为了实现其目的,我校将围绕农村学校学生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因素以及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2、研究计划第一阶段:研究农村小学学校学生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和记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