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12].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86393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1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脉络,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研讨作者对各拉丹冬环境的描写技巧。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各拉丹冬独特的环境。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长江已经奔腾呼啸了几千万年,几千万年是何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啊!正是这有着悠久而漫长历史的长江,与古老的黄河一起,共同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长江,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千峡、纳万川,汇集成波涛滚滚的大江,横贯中华大地,万千姿态、雄伟壮观。那么长江的源头在哪里?今天,让我们走进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

2、领略长江源头的魅力。 二、资料助读 1各拉丹冬介绍:各拉丹冬峰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会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脉最高一组雪山群,为典型之角峰。唐古拉山脉属地槽皱褶,因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脉与青藏高原同时大幅度隆起。各拉丹冬雪峰为其组成部分。除主峰外,雪山共有6000米以上之山峰20座,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达20公里。冰雪覆盖面积几近600平方公里,大小现代冰川合计105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5800米;冰川末端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300米。 2马丽华: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

3、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范读课文,学生勾画生字新词,并运用工具书查找读音和解释词义。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虔诚(qin)恭顺(gng) 蠕动(r)懈怠(xidi) 蜿蜒(wnyn)接踵而至(zhng)(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学生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

4、论从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各拉丹冬的美丽的景色和人类对其的探险。 第二部分(211自然段):详细介绍在各拉丹冬探险受挫和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214自然段):离开各拉丹冬。 3跳读课文,小组合作,从内容的角度整体把握课文。 (1)查找资料,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 各拉丹冬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尾部有5公里长的冰塔林,是长

5、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公里,宽1.3公里,尾部有2公里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 各拉丹冬冰川地段是青藏铁路全线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斜坡湿地广布,高地温、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较长,冻胀、融沉作用强烈;安多以南分布有岛状冻土和深季节冻土。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寒风凛冽,七八月份天气稍微转暖时,雨水丰富,飘过一片云彩来,不是雨雪就是冰雹。 各拉丹冬峰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

6、。 自从有史记载以来的几千年,长江就一直在流淌,或许已经流淌了几千万年。长江来源于冰雪融水,而青藏高原上寒冷,冰雪消融后又会有新的冰雪形成,所以现在还没有枯竭。 (2)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壮美景色: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

7、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

8、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裂骨之痛随之袭来“我要死了。”我似乎已经衰竭 四、深入研读课文 1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在各拉丹冬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2本文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奇美令人眩晕;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五、品味句子,探究文章内涵 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运用拟人的修辞,刻画了各拉丹冬的美景。 (2)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 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各拉丹冬的风大。 (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各拉丹冬的阳光和风的独特的魅力。 2文章结尾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从内容的角度点明主旨,表达了对各拉丹冬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