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85999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读诗歌感悟情理-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品读诗歌 感悟情理姓名:李莹莹 所在学校:109中学授课人基本情况年龄:34 教龄:11 职称:一级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目标明确规定:“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理念的

2、成长期,这节课旨在通过品读诗歌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情更美,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 课前我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和知识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我所任教的初三(1)班共有学生34人,是一个基础较好的班。喜欢阅读诗歌的学生不足30%;在鉴赏诗歌时,能够大体了解诗意的学生达到70%,69%的学生把握不住作者的意图,体会不出(不全)作者要抒发的感情;60%的学生把握不准诗歌的主旨;54%的学生找不到鉴赏诗歌的角度。上述事实表明,学生阅读诗歌还只是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不仅因为学生很少经历挫折和磨难,缺少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因为没有诗歌鉴赏的方法储备。以往的诗歌

3、教学,每首诗都是相对独立的,鉴赏诗歌时角度各有侧重,所以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比较零散,不易形成系统。基于以上原因,我对本课做了如下处理,我想以“意象”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地教会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我分别从小学、初一、初三课本中,挑选出几首具有代表性,感情表达很鲜明的作品,设计了这节诗歌鉴赏课。(二)教学内容分析诗歌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对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静夜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唐诗。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中国思乡诗的代表,它创造了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意象思乡的明月。 天净沙 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部分的

4、一首元曲。这首仅28字的小令是元代散曲的绝唱,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是因为作者使用了一组有形的、可感的、灰色基调的意象群,真切地表现出了天涯浪客那种漂泊他乡,欲归不得的孤寂愁苦之情。在分析了静夜思和天净沙 秋思之后,进入对乡愁这首现代诗的重点赏析。余光中的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录的现代诗。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诗时,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凝炼的诗歌语言。” 我决定以乡愁 这首诗为重点,以意象作为突破口对这三首诗进行分析鉴赏,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诗歌学习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难,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着“自主、

5、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法:朗读教学法 探究欣赏法 教学目标通过品味诗歌,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基础目标:1.通过品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中等目标: 1.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2.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发展目标:1.多角度鉴赏诗歌,能够准确表达对诗歌的理解。2.能仿照诗歌结构和形式自己写诗。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体会诗歌之美。教学难点:体会意象等在诗歌情感表达中的运用,并且尝试仿写诗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课前学生搜集了与思乡有关的古诗词。2.尝试找出诗歌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并进行归类,比如:

6、月亮、大雁、杜鹃、猿啼、菊等。教师准备:1. 学情调查,了解学生诗歌学习的概况。2. 知识检测,根据结果对学情进行更深入准确的分析。3. 依据学情、课标要求进行了有效的教学设计。4. 依据教学内容制作PPT演示文稿。5. 选取相应的背景音乐。教学流程示意图 导入复习我想听我要读我会品我能写作品展示课堂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导入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言导入:“每一首诗不仅具有文字美,还有其内含的道理和情感”。思考感悟让学生走进诗歌的美好意境。约1二.温故知新静夜思李白(唐)品读诗歌说说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简要阐述理由。预设一:能体会情感说不出理由。师理答:鼓励

7、学生说出真情实感。预设二:感悟情感理由不基于文本。师理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预设三:感悟情感理由不充分。师理答:提醒学生注意情感与意向的对应关系。预设四:感悟单一情感,理由充分。师理答: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预设五:能感悟复杂情感不会阐述理由。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1. 这首元曲作者凭借一组意象巧妙的构思成一幅“秋思图”。请用形象地语言描绘一下这幅画面。预设一:枯藤缠绕着老树,乌鸦哀鸣,潺潺流水,小桥旁边,呈现几乎人家。嗖嗖西风,荒凉古道,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前行。夕阳西下,浪迹天涯的游子人在天涯。预设二: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8、,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2. 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预设一:思乡之情。师理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预设二:表现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师理答:提醒学生体会复杂感情。预设三:表达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寂寞、悲苦的情思。3.表达作者情感的意象具有什么特点?明确:普通的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可以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意象,所以鉴赏诗歌时还要注意分析意象的特点,进而理解内容和情感。品读诗歌独立思考交流体会独立思考产生联想交流体会让学生初步感受诗人是借助一种意象,表达思乡之情的。让学生感受

9、到诗人是借助一组意象群,表达复杂情感的。约3约3三.解读探究余光中乡愁1.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2.诗文赏析(1) 我想听引人入胜 让学生欣赏乡愁的配乐诗朗诵,提醒学生注意对朗诵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情感的把握。(2)我要读声情并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读、个别读、齐读、配乐朗读。(3)我会品评头论足诗歌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预设: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人生的四个阶段)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呢?预设: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作者抓住这四种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

10、情感呢?预设一: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预设二: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散散,对妻子的思念寄托在窄窄的船票上。 预设三: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阻隔再也得不到沟通,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借此表达对亡母的哀思。 预设四: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表达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师理答:母子分离、夫妻分离 、母子死别 、两岸分离。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预设一:第四节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与前三节有何不同. 师理答:提醒学生注意诗人

11、的情感是如何升华的?预设三:体现一群人对国家的眷恋之情。明确:如果没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使诗的情感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代表了一群人的到“故国之思”。可谓画龙点睛的一笔。乡愁是凝重的,作者为何把它比作“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预设一: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体现乡愁的凝重。师理答:提醒学生注意情感没有大小,却有轻重之分。预设二: 乡愁的意象与凝重的情感形成对比。师理答:明明是凝重的情感,却要反着说,这是对比吗?预设三:作者用反衬的手法衬托乡愁的浓烈。明确:作者使浓浓的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事物上

12、,反衬出乡愁的浓烈。语言委婉含蓄,深沉哀怨。同时,“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4)我能写挥洒诗情 以下两道题任选其一1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是一句话。2假如30后你旅居国外,深夜沉思之时,作诗一首。根据乡愁的结构,以“幸福”“思念”“坚持”“母爱”“烦恼”为题仿写一节或一首诗。积累知识听读欣赏交流体会朗读欣赏梳理结构明确意象分析意象产生联想体会情感学习思考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写作训练学以致用知人论世把握主旨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通过这五个问题学生从诗的结构、意象、情感、语言几个方面品评这首诗。通过品读,学生感受到诗歌精巧的

13、构思,完美的形式,尤其是它独特的意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仿写,深入体会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约1约1约3约1约1约4约3约3约8四.展示评价各组通过讨论选出本组优秀仿写作品,然后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做出相应评价,再次体会如何借助意象表达情感。欣赏感悟自主探究交流评价提升认识约5五.课堂总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2.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意象是理解诗歌情感的一把钥匙。阅读诗歌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情操,如果同学们能够自觉地品读感悟诗歌,那么我们这节课就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了。总结归纳知识梳理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诱发学生深入探究。约1六.作业基础作业:1. 背诵余光中乡愁。2. 修改自己的“仿写诗”。中等作业:从意象的角度,说说温庭筠商山早行表达了什么感情。发展作业:自选角度赏析朱熹观书有感 。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