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836249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2、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用设喻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接受别人的意见。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

3、是“齐王纳谏”。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是国别体。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

4、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丽 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 期(j)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

5、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6、)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7、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六)注意一

8、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只有一两个字的增减或变化,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

9、。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

10、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6、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明确: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喜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7、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

11、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明确: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 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 齐威王妻私宫妇左右 | | 妾畏朝廷之臣 | | 客有求国境之内 受蔽 受蔽 类比推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