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81035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控制度SOP考聘细则样本.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布局、流程合理。二、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操作结束后常规对地面、物表进行消毒解决。每天空气消毒,每周做大扫除一次。吸引器瓶使用后要清洁消毒,并要干燥保存。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消毒洗净晾干。三、工作人员工作中严格遵守原则防止及消毒隔离办法、手卫生规范。操作时必要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穿防护服。每治疗一种病人应更换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四、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每日必要进行有效浓度测定并记录。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应按照关于原则进行。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器械每人用后均应灭菌;惯用口腔科检查

2、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修复技工室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办法进行消毒。六、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七、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八、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按我院传染病管理关于规定上报,并采用相应消毒隔离办法。九、消毒灭菌后医疗用品必要保持干燥,封闭保存。在保存过程中如有污染应再次进行消毒或灭菌。十、口腔科应根据本制度和医疗机构口腔诊断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制定口腔科内相应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十一、每月做消毒及无菌物品、消毒液、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生物学监测

3、,监测成果存档备查。(条件所限当前只做空气)十二、科内所有工作人员要进行口腔诊断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防止与控制方面知识培训,至少每月一次,要有培训及考核记录。 7月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规定;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应设隔离分娩室,接近产房入口处。二、工作人员入分娩室,必要穿手术衣裤,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换拖鞋。产妇入产房分娩,并换入室拖鞋。三、持室内环境清洁,操作结束后常规对地面、物表进行消毒解决。每天空气消毒,每周做大扫除一次。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消毒洗净晾干。四、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无菌敷

4、料一经开封, 24小时内有效。碘伏、酒精每周更换2次,盛装容器每周灭菌2次。氧气湿化瓶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吸氧管一次性应用。五、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标签醒目,每天检查、定期消毒,无发霉、过期现象。婴儿脐带结扎线、备用刀片、剪刀、缝合针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六、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吸引器瓶使用后要清洁消毒,并要干燥保存。七、拖鞋每日、拖布每次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备用。八、平车每天清洁,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随时消毒。九、医务人员必要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十、肝功能异常或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产妇在隔离分娩室分娩,各种污

5、染器械按消毒供应室规定处置。十一、损伤性医疗废物(刀片、缝合针等)直接投入利器盒,其她医疗废物须置黄色有明显标记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解决。十二、每季度做手术间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及灭菌物品微生物学监测,监测成果存档备查。(当前条件所限暂做空气)十三、科内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本科室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管理有关知识培训,每月至少一次,有记录。 7月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二、科内感染管理小组主持开展防止医院感染各项监测,按规定报告医院感染发病状况,对监测发现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用有效控制办法。并负责对本科室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管理有关知识培训,每月至少一次,

6、有记录。对本科室存在感染管理有关问题,定期召开会议,提出改进办法并有记录。五、病区环境保持整洁,无肉眼可见灰尘,走廊每日湿式清扫两次,遇污染及时消毒。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立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六、病室内应定期通风换气,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物表、地面应湿式清扫,每日两次,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七、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调床、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要进行终末消毒解决。八、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

7、来衣物。九、患者安顿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顿。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关于规定,采用相应消毒隔离和解决办法。实行床边隔离制度,做到床头有标志。十一、弯盘、治疗碗、雾化吸入器等用后应及时消毒解决。十二、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病人使用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等,每24小时更换一次;、监护仪、血压计等仪器,用75%酒精擦拭消毒。、保持紫外线灯清洁,每周至少用酒精擦拭一次。十四、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便器用一次性)。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十六、医疗垃圾严格按医

8、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分类收集。十七、每季度做消毒及无菌物品、消毒液、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生物学监测,监测成果存档备查。(当前暂做空气) 7月换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别区明确,标志清晰。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储,灭菌物品包外标记清晰、精确,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二、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存储时应去除外包装,分类码放在防尘良好柜内,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等,使用后按规定分类处置,不得重复使用。三、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依照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四、每季度做消毒及无菌物品、消毒液、空气、物表、医务

9、人员手生物学监测,监测成果存档备查。(当前暂做空气)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容器必要同步灭菌。使用无菌干燥持物钳尽量独立包装。置于灭菌储槽中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启动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抽出药液、启动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六、凡侵入性诊断用物必要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必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七、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医务人员每治疗、处置一种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及

10、时洗手或手消毒。 八、各种诊断、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操作前操作者必要洗手、戴口罩、帽子。特殊感染病人如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因素不明病原体污染器械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技术规范规定,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消毒供应室单独回收解决。污染敷料置入双层垃圾袋密封运送。十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交接、登记等工作。十二、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操作结束后常规对地面、物表进行消毒解决,遇污染时及时消毒。每天空气消毒,每周做大扫除一次。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消毒洗净晾干。 7月治疗室、注射室医院感染控

11、制制度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别区明确,标志清晰。二、工作人员操作时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发生特殊感染不得进入治疗室。三、坚持每日清洁制度,定期通风,保证室内物品清洁干净。四、操作先后用浸有消毒液抹布擦拭台面、治疗车和治疗盘。五、治疗室抹布专用并有明显标志。地面每日至少擦拭两次,遇污染随时消毒。六、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为半小时并有记录。七、每季度做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监测成果存档备查。(当前暂做空气)。八、静脉注射止血带做到一人一带,用后浸泡消毒。九、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交接、登记等工作

12、。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储,物品定位放置。灭菌物品包外标记清晰、精确,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清洗、灭菌。十一、无菌敷料桶开封后有效期为24小时。碘酒、酒精瓶每周灭菌两次。十二、输液、注射治疗时应持治疗盘,盘内治疗巾每4小时更换一次,启动无菌溶液需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十三、注射采用一人一针一管,用后分别放利器盒和感染性废物桶,统一解决。十四、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门诊、急诊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急诊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所有诊室必要设立流动水洗手设备。科内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本科室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管理有关知识培训,每月至少

13、一次,有记录。 二、在实行原则防止基本上,依照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传播途径采用相应消毒隔离办法。三、严格遵循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做好必要隔离和消毒。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规定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断操作先后必要认真洗手。 四、每季度做消毒及无菌物品、消毒液、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生物学监测,监测成果存档备查。(当前暂做空气)。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操作结束后常规对地面、物表进行消毒解决,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解决。每天空气消毒,每周做大扫除一次。抹布和拖把等

14、清洁工具用后消毒洗净晾干。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诊断床单、诊断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每天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七、所有急救器材必要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七、病人使用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及时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某些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解决。八、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储,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启动无菌敷料罐应每日更换。九、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

15、程中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断操作先后必要认真洗手。十、诊断过程中产生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定解决。 7月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1.各级医师为医院感染病例责任报告人,对医院感染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2.经治医师发现可疑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主治科主任,科内进行讨论拟定与否为医院感染,当时不能确诊者要密切观测其病情变化。3.经治医师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科主任,并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和科内医院感染病例记录。4.临床科室发现可疑医院感染流行,应及时上报科主任,并同步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控制办法实行。二、定期汇总各临床科室每月应汇总、上报、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等,以便及时发现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采用防止办法,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三、惩罚为防止医院感染谎报、漏报、瞒报现象发生,及由此导致医院感染暴发,依照情节轻重追究科室及有关人员责任,并参照奖惩制度予以相应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