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78619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全国校长德育论坛德育成果征集暨论文征集简历 作者姓名杨炜华职务职称幼儿园园长、小学高级教师出生年月1968年10月论文题目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工作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邮政编码650011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永安路162号昆明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固定电话0871-3542622 移动电话13888808899、13698710336个人简历1988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昆明市幼儿师范学校1996年9月担任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副园长2003年9月担任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副园长2008年3月担任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二幼儿

2、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2008年8月西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创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昆明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 杨炜华摘要: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幼儿心灵的活动.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不断探索、创新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活动,从生活化、游戏化的角度出发,丰富和发展幼儿园德育教育,让幼儿在学习、适应、交流和自我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为形成、发展和巩固幼儿良好个性奠定基础,引领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生活化 游戏化 健康成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我国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们

3、也认为“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来选择课程内容。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和巩固幼儿良好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美国著名的学习理论家班杜拉(A。Bandura)认为儿童的个性是由行为、个人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而观察学习是人的个性形成的重要方式.班杜拉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十分强调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应

4、该为幼儿树立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榜样,培养幼儿正确评价自己和榜样的行为,培养其主动性,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功的体验,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 生活化:是把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一日生活整体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与教学、游戏和日常生活相互渗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充分关注幼儿的整个生活,从幼儿的在园生活、家庭生活及社区生活中选取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的内容和活动形式。 游戏化: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自主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教育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体现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又发挥了教育的最大利益。游戏化的本质就是生活化,在此,一方面强

5、调教师组织的活动尽可能游戏化,另一方面强调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一、用生活化、游戏化策略,激发幼儿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善于在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抓住一些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幼儿从中获得经验和认识,上升到情感和意识,真正学习做人、做事、学会生活和与人相处.从幼儿的在园生活、家庭生活及社区生活中选取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如:在活动中,由于个别幼儿的能力弱,在同伴委屈、伤心,需要帮助时,不能主动地作出安慰、关心等反应.为了能让幼儿作出正确的反应,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对某件事或物的感受,运用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加上教师适当夸张的表情来感染幼儿,使之了解他人的情感情绪表现,学

6、会正确关心他人的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如:入园、散步、进餐、盥洗、睡眠、户外活动、离园等)开展教育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速度、活动时间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帮助幼儿学会了礼貌、谦让、友爱、互助、交往等优良品质,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他们主动参与游戏、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培养了幼儿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图书阅读区”中,要求作为读者的幼儿能自己选择喜欢的图书,谁先拿的谁先看,不争抢

7、或者是几个人合着看;看完一本应放回原处,再取另一本;看书方法要正确,要一页一页的仔细看,培养了幼儿轮流、合作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爱护图书,不乱扔不损坏图书,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意识。在这个区域的多次活动中,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不良的习惯性行为,慢慢遵守“图书阅读区的规则,这就使幼儿逐步养成了克服个人缺点、服从行为规则、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在“建构区”中,为了扩大幼儿的交往面,教师有意识的打破班级界线,开展“大带小”活动,由两个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共同在“建构区”进行活动,由于班与班之间的幼儿相对比较陌生,增加了交往的难度。因为“建构区是一个特别强调合作的区域,需要幼儿通过交往来组织、协调

8、开展活动,因此十分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由于提供了较多的自我表现和相互交往的机会,创造了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既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按他们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活动,可使幼儿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形成对自己的认识,把握自我形象。由此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增进了幼儿的交往,发展了幼儿健康的人格。孩子们在小医院、书吧、美容院、西点屋、娃娃家、小超市、警局、小银行、儿童书店、公交车、小小茶楼等创造性游戏中快乐的玩耍,快乐的发展.在游戏中孩子的自尊、自信、成就感、好胜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交往态度、交往能力、交往技能、友好行为、文明行为等行为逐渐得到

9、发展和形成.1、从家庭角度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约占幼儿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由于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较长,家庭对幼儿发生着更为重要的、主导的影响,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起很大的作用。 由于家庭的亲子关系和血缘关系,所以对幼儿的影响往往比幼儿园教育更具有先导性和持久性。家园一致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培养是很关键的,所以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要始终贯穿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与培养。教师利用家长的教育优势,选择易被家长接受的方法,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品德教育系列活动.如:参与策划幼儿到银行、到警局、到超市等活动方案,使家园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全方位、多视角地培

10、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家长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活动、家园联系、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园地,相互沟通、拓宽渠道。在“到超市购物”活动中,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资和选购活动,孩子们大方地拿出自己的零钱合在一起,大家协商计划在有限的金额里购买最需要、最实惠的东西,通过小组协商、计划、采购,孩子们把购买来的东西进行展示、评比,体现了孩子们合作的水平,和自主、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些活动都是建立在生活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认识社会,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集体荣誉感。在西山远足公益活动中,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融入了大自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孩子们一边爬山一边捡垃圾,其积极性、主动

11、性远远超过了教师和家长,当大家共同把大袋大袋的垃圾一起收集起来时,似乎让每一位教师看到了自己教育的成功,保护环境的意识就是在这种自然与和谐中建立的。通过亲身体验、幼儿在参与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行为规则,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逐渐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在这些社会活动中我们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家庭、幼儿园、所在社区、所在城市昆明等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已所在环境的风俗、特产、名胜古迹、建设成就、取得成绩等,激发幼儿的爱家、爱园、爱家乡的情感和荣誉感,在为这个环境骄傲的同时积极的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去。2、整合社区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既要主动争取社区的支持和参与,又要自觉地

12、接受社区的监督和评估。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内的教育,而是要“拆开”幼儿园“围墙”,实践家、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幼儿的品德行为习惯离不开实践参与,是在幼儿与环境互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幼儿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幼儿的学习表现出无意性、反复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我们从幼儿的情感和态度入手,根据幼儿园所处的社区文化氛围浓厚、资源丰富等特征,努力打破幼儿园与社区的“墙”,以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和开发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主动与环境中的人和事对话,在愉快、真实、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表现自己的能力,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3、最大限度地发展个性、完善自己的人格.如:和社区“爷爷、奶奶过重阳节”:表演节目、做游戏。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组织幼儿到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带给他们关爱和快乐,幼儿也得到关心弱者、助人为乐的教育。3、注重真诚对话,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的情感和态度入手,有意识的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从情感体验上触动幼儿。晨间活动中,教师坚持用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如:“我真喜欢你”,“你今天真精神”及相互拥抱的方式带给每个幼儿愉快的一天,通过与老师的相互问候和拥抱,师生关系亲密了,在肯定和赞赏声中、在平等、关爱、和谐的氛围中幼儿增强了自信,建立了尊重他人的意识。“盥洗活动中, 组织讨论“每个

14、人都挤着洗手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找出答案。再让幼儿实践,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幼儿认知,巩固行为,最终形成自觉的习惯. 带幼儿小区散步途中,碰到园丁给花浇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园丁的劳动,让幼儿主动和园丁交谈,感受园丁的劳动、辛苦及对美化环境的意义,从而培养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行为。在“为小猫找家”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个“猫妈妈找不到小猫可着急了”的情境氛围,通过移情作用引导幼儿感受“猫妈妈”此时的心情,激发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热情和行为。游戏时,幼儿需要帮助,教师不是急于求成去帮助解决问题,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寻求同伴的帮助或带领他去寻求帮助,

15、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如:“你能不能帮帮我呀?我们一起做好吗?”等等。二、发挥环境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 ,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幼儿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动态性、主体性、效用性入手,注意把活动空间布置得美观、安全、卫生、童趣化,能深深打动和吸引幼儿;把活动室空间进行分隔,方便幼儿间交往、幼儿与教师的交流、接触。同时,在活动区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

16、料,创设活动环境,注重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在精神环境的创设,我们注意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以形成良好的一般日常规则与行为标准。创设人际环境主要是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即良好的园风园貌,包括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间的关系.1、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相互关心、安慰、合作行为、对幼儿的关爱和体贴,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教师关系会给幼儿园、班级带来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发出一种社会行为榜样,教师自己行为上做到了,那么幼儿通过模仿就更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