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78223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课程论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概述一、小学语文课程 (一)课程国内: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工夫”。 国外:由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后转义为“学习过程”。 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他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统称为“课程”。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

2、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二)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 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 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 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 (三)语文的含义语文=口头语言+书面 语言=语言(广义)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1、工具性(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4)语文是传承文明、人类价值观的工具。 2、人文性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基础性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周易?贲封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内涵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

3、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角度进行考察,人文性是从语文教育的内在目的角度进行考察;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

4、,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第二章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 一、清末民初语文课程设置 二、“五四”运动后语文课程设置 三、新中国成立后语文课程设置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演变 一九0四年(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颁布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历当为1904年1月13日) 小:中国文字 国语 国文 语文中:中国文学(文言文) 国文(白话文)第三章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语文课程标准1、编写教材的依据2、教师教学的准则3、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 二、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 : (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5、(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3)丰富的语言积累;(4)良好的语感;(5)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6)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7)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全面:(1)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2)面向全体学生(3)教学全过程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语文学习应重视感性把握、整体把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

6、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4、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从功能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二、从结构方面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综合性课程。 三、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四、从语文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

7、、教师,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五、从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一位老师在教完惠崇春江晚景后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 爱写作的你,不妨写写你对春天的感受;爱绘画的你,不妨发挥想像,把诗变成画;爱文学的你,不妨写首春天的小诗;爱历史的你,不妨查查苏轼与惠崇的背景材料;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一首春天的歌给大家听听三、小学语文课程目标1、九年一贯整体设计(1)九年一贯,通盘安排(2)突出主体,注重实践(3)阶段分明,大体有序2、五个领域协调一致3、三个维度有机融合(1)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关注“过程和方法” (3)落实“知识和能

8、力” 第四章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课程教材一、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概说(一)课程资源的分类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小学语文教材资源 人力资源 大众传播媒体资源 语文设施资源 其他资源 应特别指出的是:(1)语文教材不是惟一的语文课程资源。(2)语文教师是极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3)学生也是语文课程资源。(4)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语文课程资源。(三)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广泛多样性 间接性 差

9、异性 多质性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1对语文课程来说,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和改革。2对语文教师来说,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3对学生来说,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个性化原则 经济性原则三、小学语文教材(一)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制度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认定和采用制度有5种类型 :国定制 审定制 认定制 选定制 自由制(一)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制度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三)现行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其特点2001年通过审查的有三套小语教材:

10、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此外,通过审查的还有: 湘教版、语文A版S版、鄂教版、冀教版、西南师大版、长春版、教科版、中华书局版 (共12套) 当前我省使用的小语教材主要有: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湘教版 语文版现行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特点 1、目标集中,突出整合2、选文典范,贴近生活3、留足空间,延伸开放 4、改变功能,亲和力强5、博采众长,特色鲜明 6、配套齐全,方便教学1、目标集中,突出整合 采集几种落叶,说说他们的形状和颜色。 收集你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在班上搞一个“小小体育窗”展览,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2、选文典范,贴近生活不同时代的小学语文第一课:“毛主席万岁!

11、” “你办事,我放心!”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爱北京天安门。” 义务教育教材(第九册):1、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特点的?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在观察事物方面学到了什么?4、读读写写,并解释划横线的词语。住宅 慎重 选择 柔弱 毫不可惜挖掘 住宅 骤雨 钳子 随遇而安5、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