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77839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官收河南河北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巫峡、洛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联系诗句理解词语内涵的能力,并体会诗这种体裁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课外搜集资料的过程,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2、让学生经历主动参与的过程,从而理解诗意。3、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出诗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及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从而受到爱国教育。教学重难点: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具准备:充分预习,制作教学

2、课件教学过程:一、赏析春望,感受写作背景:师:给同学们上课,老师准备了一首诗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喜欢。(课件出示春望师配乐深情并茂背诵。简介诗意。)(评:教师的朗读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入到情景当中。)师:听老师诵读你感受到了(示意学生,生:我感受到诗人渴望和平,讨厌战争。生:我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发愁。师总结:是啊,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国情。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是谁呢?(评:让学生通过听,感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远比教者枯燥的介绍时代背景有效。同时,聊天式的宽松环境,也为接下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打下了基础。)师:你对杜甫了解多少?生:他是唐代诗人。生:他的字是

3、子美。生:他和李白齐名被后人称为“李杜”。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评:遵循“学生已会的知识教师不讲”的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像老师这样把课题读好。(课件出示课题)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打开课本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生自由读古诗。)师:再读给同桌听听,互相纠正。(生同桌互读,互相纠错。)师: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读)师:有一句话老师是这样读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ng)听出来有什么不同?生:老师读的“裳(chng)”。师:在这里就读“裳(chng)

4、”,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ng),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生:(齐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ng)”)师: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词与我们现在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听:“却看妻子(qz)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生:“妻子”现在读(q z)古诗中读的是(qz)。师:现在生活中妻子(q z)指老婆。古诗中的妻子(qz)你猜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想可能指老婆和孩子。师:你真聪明,请你把这句诗再读一遍。(生读)师:谁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遍做到字正腔圆。(师指名读古诗。)师:齐读这首诗。(生齐读)(评: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要求,教师抓住诗句中古今读音不同的两处加以点拨,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激发

5、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学生便颇有兴致地一遍一遍地读开去了。)三、初步感受诗人写作时的内心感受:师:不知不觉这首诗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你读到诗人心情如何?生:诗人很高兴。师:你的依据是生:我是从“喜欲狂”这个词里读出来的。师:(板书:喜欲狂)“欲”的意思是?生:将要。师:“喜欲狂”就是?生:高兴的快要发狂了。师:读这个词,读出它的意思来。(生读“喜欲狂” )师:读着这个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诗人为什么“喜欲狂”?师:是啊!昔日忧愁满腹的杜甫为什么欣喜欲狂呢?(在黑板上画“?”)生:诗人“喜欲狂”时是什么样子呢?师:老师也想知道呀!(在黑板上画“?”)(评:读着读着,不但读出了感情,还读出问题来了

6、。教师巧妙地抓住学生发言,紧扣诗眼“喜欲狂”展开设问,中心突出,环节紧凑。)四、带着疑问,自学古诗:师:带上你的笔,因为不动笔墨不读书;带上你的工具书,那是不说话的老师;带上你已有的知识,那是你无形的资产;带上你周围的小伙伴,互相取长补短。一起去读懂古诗,到诗句中去寻找答案,需要老师帮助的请举手示意。生自学古诗,师巡视,答疑解难。(评: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自学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五、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师:交流一下,杜甫为什么“喜欲狂”?生1:从“剑外忽传收蓟北”这句话里我知道诗人听到了收复蓟北的消息,所以“喜欲狂”。师:谁收复? 生:官军。师:“官军

7、”就是(生:朝廷的军队。)师:(指课件地图)看,这是“剑外”,诗人流落在剑外,河南诗人的家乡,“蓟北”叛军的老巢。老巢都被国家的军队收复了意味着(生:国家统一了)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了。杜甫等这一天,等了8年了。这一喜讯忽然传来,诗人怎能不喜欲狂呢?(板书:听)生2:从“却看妻子愁何在” 这句话里我知道诗人的老婆和孩子忧愁没了所以“喜欲狂”。(师板书:看)师:“愁何在”就是哪里还有什么忧愁啊!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妻子愁什么?孩子愁什么?生:妻子愁有家不能回,孩子愁荒废学业师:现在这些忧愁一扫而光,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谁来有感情地读这句话?(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师:你的读让我感到一丝的快意。谁再读

8、,用你的声音让我们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再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师:一起来读。(生齐读)生3:从“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句话里我知道诗人马上可以回家了,所以“喜欲狂”。师:这里“青春”应理解为明媚的春光。这个词读音没变,可是古今的意思不同。师:回家路上除了明媚的春光做伴,还有谁与诗人做伴。生:还有老婆和子女做伴。(师评:家人作伴。)生:还有美酒作伴。(师评:这是好心情作伴。)生:还有和杜甫一样回家的老乡做伴。师:是啊!千千万万和杜甫一样流落他乡的游子也可以回家了。所以诗人欣喜欲狂。他的喜不仅为自己,也为千千万万的百姓啊!瞧,作者连回家的路都想好了。谁知道?(板书:想)生:从巴峡到巫峡,经襄阳

9、到洛阳。师:你从哪读到的。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师:(指课件地图)巴峡出发地,巫峡必经之路,顺流而下到湖北襄阳,直奔故乡洛阳。真所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但在作者眼里远吗?生(齐):不远。因为作者一穿即到。师:他哪里是坐船呀不,简直坐的是(生自由答:飞机、火箭)师:李白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里杜甫想“千里洛阳”生:(齐)一日还。师:这种急切想回家的心情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生:归心似箭。师:练读这句话,读出这样的感受。(学生练读。)师:(指名读)评价:再读快点儿,我想回家!师:(再指名读)评价:让我们一起送杜甫回家。生:(齐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师总结:

10、听到收复的喜讯,看到妻儿欢笑,想到马上可以回到阔别8年的故乡,怎能不欣喜欲狂呢?(擦去黑板上的问号。)(评:一“听”、一“看”、一“想”不但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而且简洁明了,高度地概括了诗人杜甫狂喜的原因。学语文不但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能把厚书读薄了,把文章读短了的能力,教者在这里把三句诗融入到相关连的三个字当中,可谓经典,让学生受益非浅。)师:现在,我们知道作者“喜欲狂”的原因了。那么,作者“喜欲狂”时的样子你看到了吗?生4: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我看到诗人哭了。(板书:涕泪)师:这是什么泪?生:高兴的泪、开心的泪、激动的泪师:高兴得哭了就叫(生答:喜极而泣)师:回想那苦难的八

11、年,这泪里还有?生:悲伤。师:这泪里有喜有悲,真所谓百感交集。谁来读第一句话,读出百感交集。指名学生读。生5:从“漫卷诗书喜欲狂”我看到诗人胡乱卷起诗书。师:(板书:漫卷)漫的意思是生:随意的。师:“漫卷”的意思是生:胡乱、随意地卷起。师:杜甫可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呀,可今天却漫卷诗书(生:喜欲狂),这是何等的高兴啊生6:从“白日放歌须纵酒”我看到诗人高兴得唱歌、喝酒。师:他是普通的唱歌吗?生:不,是放声高歌。师:(板书:放歌)这就是“放歌”。他是普通的喝酒吗?生:不,是开怀畅饮。师:(板书:纵酒)对这就是“纵酒”。师:当时的诗人已是52岁高龄了,但他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哪里像一位老者啊,就像一

12、位年轻人。是一位狂放的年轻人。读出的狂放!生:(指名3位学生读。)师:诗人放声高歌,不醉不休,一起读。生:(齐读)师总结:悲喜交集的杜甫,漫卷诗书的杜甫,放歌纵酒的杜甫,归心似箭的杜甫。这一喜讯让作者多年的沉郁一扫而光,情感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快诗”读:(引读古诗)(评:怎样走进诗句,感受作者的情怀,这里教者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此时此刻,学生们何止是看到了诗人的样子,简直是已经来到了杜甫身边,和诗人一起载歌载舞,欣喜若狂。课堂也又一次掀起了高潮。)六、升华情感。师:忽然听说收复蓟北,刚刚听到泪水沾满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拾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白日里放歌纵酒,明

13、媚的春光伴我还乡。我仿佛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顺流而下到了襄阳,直奔故乡洛阳。师:(配乐)同样是春天,同样是杜甫,在春望一诗中面对繁花老泪纵横,在这里却欣喜欲狂。看似不同但表达了诗人同样的情怀,为国而悲,为民而喜,爱国爱民。(板书:爱国爱民)师:这浓浓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让我们把这些诗句铭记在心吧!生:(自由练习背诵诗句)师:谁来试一试?(指名背诵)师:我们配上音乐一起来。(师生配乐背诵古诗)(评:看似教师的自言自语,不经意中已经把诗句的意思解释完了,可谓“润物细无声”。 同样是春天,同样是杜甫,“老泪纵横”、“欣喜欲狂”前后两种不同的情感,却有着同样的情怀-爱国爱民!春风化雨中一个爱国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七、拓展延伸:师:像这样的爱国诗篇还有很多,(课件出示示儿过零丁洋(节选)夏日绝句)读这组诗,选择一首读一读想一想,体会诗人的情怀。生:(自由读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指名交流体会。)生:(略)八、结束部分:师:这节课读懂了古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真挚的爱国之情。让我们再次吟送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生:(齐诵古诗)师:下课。(评:由“爱国”这一主线,引出一系列爱国诗篇,有效地拓展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教育。)涕 泪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喜 欲 狂漫 卷放 歌 纵 酒看想爱 国 爱 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