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77633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 科学 教学案级级五班课型演示课题1、昼夜交替现象主备教师潘瑞上课教师备课时间5月14日学习目标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教学准备 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学法指导 1、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

2、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导学过程一、 导入二、 板题示标三、 自学指导一: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导学过程 四、自学指导二: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

3、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五、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1、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

4、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地球自转 教后反思大保当小学 科学 教学案级级五班课型观察课题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备教师潘瑞上课教师备课时间5月14日学习目标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 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学法指导 1、 我们通过实验已经

5、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板题示标 三、自学指导一: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

6、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导学过程 四、自学指导二: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五、小结板书设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日心说 教后反思大保当小学 科学 教学案级级五班课型分组实验课题3、证明地球在自转主备教师潘瑞上课教师备课时间5月14日学习目标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

7、、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教学准备 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学法指导 回顾摆的特点,引入“傅科摆”。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板题示标 三、自学指导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

8、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导学过程 四、自学指导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五、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

9、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六、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板书设计 3、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教后反思大保当小学 科学 教学案级级五班课型观察课题4、谁先迎来黎明主备教师潘瑞上课教师备课时间5月14日学习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

10、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教学准备 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学法指导 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板题示标 三、自学指导一: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

11、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四、自学指导二: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4、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5、阅读教科书P80页。 6、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

12、?(北京)导学过程 五、自学指导三: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六、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七、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板书设计 4、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教后反思大保当小学 科学 教学案级级五班课型观察课题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主备教师潘瑞上课教师备课时间5月15日学习目标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教学准备 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学法指导 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导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