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76770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型猪场猪病的临床观察与动态分析宋长绪 王浩文 刘燕玲 黄忠蔡汝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广州 510640)我国的养猪水平和规模在近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猪群的密度也越来越大,猪的抵抗 力逐步降低,另外在引进新品种时也不断引进新的猪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 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引进,导致猪病越来越错综复杂,给诊断和防制带来很多困扰。因而对于一个现代 养猪企业,出现猪病的问题或生产表现不理想,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疾病,而要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 找到问题的关键,提出综合防制措施。但很多猪场即使通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分析,仍然 不能准确地

2、获得猪病的有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制措施,这就关系到要正确设计猪场的检测项目, 对整个猪群的疫病进行动态的分析,然后对取得的化验结果能够正确分析,并用于指导生产。本文是对某 一大型猪场的疾病的临床观察和主要猪并的动态的系统的实验室检测于结果分析,希望能抛砖引玉,通过 对这一个案的分析和处理,给广大养猪企业和猪场兽医提供一个诊断和分析猪病的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猪场的背景该猪场是一个大型猪场,年出栏量为60,000头,检测的是其中的一条生产线,存栏母猪为1,20 0头。产房小猪的成活率、保育小猪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肥育舍的成活率都在较高的水平。生长肥育的早期 有消瘦、喘气等问题。母猪的年

3、均窝产活仔数偏低,主要表现在复配率高、流产率高、死胎木乃伊和弱仔 多。另外通过屠宰场的观察可以看到中猪的肺有较多的炎症反应,脾有肿大、肾有肿大及出血点等问题。 猪瘟疫苗是某品牌的兔化弱毒, 用牛睾丸细胞培养而成, 4和8周龄分别注射3和5头份;伪狂犬疫苗是 某品牌的进口疫苗,母猪每年免疫3次,小猪10周龄注射一次;小猪在10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猪繁殖 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弱毒疫苗(美洲株)。1.2 血清样品的采集对该生产线的各个阶段的猪,包括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1、2、3、4、6、8、10、12、14、16、1 8、20周龄的猪各10头(12周龄组为9头)采血5毫升,分离血清用于检测分析。分

4、析猪繁殖与呼吸障碍 综合征时,也用的是同一生产线的猪,但分组有一定的变化,采集了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出生后1小时(吃 初乳前)、7、14、21、45、90、180日龄的猪各10头,采集血液5毫升,分离血清用于检测分析。1.3 检测试剂盒猪瘟抗体检测用竞争ELISA方法,试剂盒为HIRPA产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应 用间接ELISA法,试剂盒为HIRPA产品;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用间接ELISA方法,试剂盒由华中农大 出品;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检测用ELISA,试剂盒为HIRPA产品;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抗体检测为竞 争ELISA,试剂盒为IDEXX产品;猪衣原体检测用间接血凝

5、试验,试剂盒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猪弓形 体检测用间接血凝试验,试剂盒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所有检测分析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猪 病研究室完成。2 结果 对不同阶段的猪群进行了系统的采血化验分析,主要分析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弓形体、衣原体等疾病,结果见图 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见图4。 通过检测分析发现猪场的疫病情况比较复杂,主要的问题是在圆环病毒的基础上,存在猪瘟、猪伪狂犬病、 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衣原体等问题。尤其是猪瘟和猪伪狂犬的问题比较突出。图 1 某猪场几种主要猪病抗体水平分析结果Antibody levels against

6、the common pathogen from anGHuangdong farm3 讨论为了更充分地分析该猪场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图 1 中的每一个病的试验数据单独列出来进一步分 析, 以找出疾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3.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图2 为猪瘟的抗体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后备母猪和20 周龄的大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达到了100% 合格。经产母猪的抗体合格率为80%,1和2周龄的小猪的合格率为70%,3周龄的小猪的抗体水平降低到 50%阳性,到第4周升高为90%,此时注射了一次猪瘟疫苗第6周时有所降低,第8周降至最低点,此时注 射一次猪瘟疫苗,但疫苗注射后看不到抗体水平的迅速升高,直到

7、第 16 周采达到60%的阳性率,第18 周 达到 90%的阳性率。图 2 某猪场猪瘟抗体的变化规律CSFVAb VARIATION AT DIFFERENT STAQE?-QNUJ(J忌 d 胃i=5dO51*O Oo -U5分析图2的猪瘟抗体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看出猪瘟抗体有两个明显的低谷,第一个是在第4周时, 造成这一低谷的可能性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可能是母源抗体的自然下降,其二可能是在15日龄以后有猪瘟野毒的感染中和了猪瘟抗体,其三可能是断奶应激引起的抗体水平降低。第二个抗体低谷是在8周龄时,此时的低谷可能是猪的母源抗体自然下降到最低水平,也可能是大量自然感染或应激造成的抗体水平下降, 但

8、令人感到不满意的是第8周的疫苗注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抗体水平没有如预期的在12周达到高 峰,而是波浪状缓慢上升,其原因很复杂,第一,疫苗的质量问题;第二,免疫抑制问题,引起免疫抑制 的原因很多,我想其中有圆环病毒的感染,有伪狂犬的感染,有其他细菌病的继发感染,更有可能是猪瘟 野毒在疫苗注射前的感染,造成对疫苗无免疫反应。根据以往的研究,猪瘟病毒的母源抗体可以持续到42 日龄,因而我个人的观点是要想办法把母猪的抗体水平尽量提高并且保持较好的整齐度,这样母猪最好每 年3次(或分娩前加强免疫一次),选用好的疫苗,如果母猪达到了较高且整齐的抗体水平,则小猪的首 次免疫可以安排在4045日龄,第二次

9、免疫可以安排在1015 d后,两次这样的免疫应该可以使猪维持 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到出栏。3.1 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图3 是伪狂犬的野毒抗体变化规律,猪群的采样方法同猪瘟,伪狂犬野毒的百分率越低,说明感染越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猪阶段(1620周龄)几乎没有伪狂犬野毒的感染,在后备母猪阶段感染率为30%,到经产母猪阶段感染率为50%,从后备母猪到经产母猪有一个感染上升期,说明我们的疫苗免疫 保护程度不够,或同时猪群内的伪狂犬野毒浓度过高。除了1周龄外,伪狂犬野毒抗体还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在第4周龄,第二个是在第14周龄。在第二个感染高峰前注射过一次伪狂犬疫苗(进口 gE基因确失疫

10、苗),但所起到的作用似乎不大,没能有效抵御伪狂犬野毒的感染,说明疫苗使用的时机有一定的问 题,因此我建议伪狂犬疫苗要进行两次免疫,第一次要早,要控制一周龄时的早期感染,第二次免疫要提 前到第78周。图3 伪狂犬野毒抗体的变化规律3.2 猪圆环病毒 2 型抗体的变化规律从图4的结果可以看出,猪的圆环病毒抗体有一定的阶段性,抗体有两个高峰,一个在12周龄时, 是从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另外一个是在810周龄,是由于圆环病毒感染造成的,然后到大猪阶段,抗体 水平降低到无法检测,也说明病毒在这一阶段的感染较轻微。猪圆环病毒的感染对猪的危害很大,猪群健康 水平较低的时段与圆环病毒感染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这就

11、为我们对免疫失败、继发感染严重、猪的呼吸道 问题的增多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对疫病防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图4猪2 型圆环病毒抗体的变化规律(sqvZAod3.3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体的变化规律图 4 表示的是同一个生产线的(早一个月)的猪的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体变化规律。猪群的采血安排有一定的变化,我们更注意了早期的抗体水平的检测。分别采了经产母猪、出生1h的小猪(吃初 乳前)、7日龄、14日龄、21日龄、45日龄、90日龄、180日龄的猪各10头,同时用ELISA方法(为HIRPA的PRRSV抗体试剂盒)测定抗体水平,图中的纵坐标是抗体阳性百分率。红色箭头表示的是在10日龄

12、 和21日龄注射过兰耳病的弱毒疫苗。从图4中我们可以知道,小猪在获得母源抗体前几乎没有PRRSV抗 体。在吃到初乳后,抗体水平出现显著的升高。由于连续注射了两次兰耳病的疫苗,所以兰耳病的抗体没 有出现明显的高峰和低谷,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如第二次疫苗注射后,抗体水平看不到明显的 上升,而是有所下降,说明因为注射时机、猪体的免疫抑制等原因,疫苗的的免疫效果并未得到充分的表现。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是在中猪特别是在大猪阶段,PRRSV的抗体水平有一定的升高,说明在大猪阶段猪体对兰耳病仍然有很强的感染力,要提醒大家注意兰耳病对中猪尤其是大猪的影响。图4 猪场的兰耳病病毒抗体和圆环病毒抗体水平

13、的变化情况PRftSV-Ab Variation in a Guangdong pig farm-s- -fi- -s- HI- .1- J .HI- .111 HI -Hili .HI- o o o o o o o2 o 8 G 4 2- -毎 *U3=U9Q.uMysDQ.3.4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变化规律图5是对猪群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调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们的大猪阶段并没有APP 的感染, 到了后备母猪阶段有60%的感染率, 而到了经产母猪阶段,感染率进一步提高, 达到80%, 说明我 们的大猪的通风等饲养环境要比后备母猪好,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生活周

14、期长,导致 感染的几率增加,但我更倾向于前者。这就提醒我们注意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环境条件对猪病的影响。APP抗体水平的变化也有几个明显的高峰,第一个是由母源抗体引起的,位于1周龄,但下降很快, 在第二周即达到了一个低谷,然后是第二个高峰。在这两个高峰中间应该有一个早期的感染过程。这两个 高峰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其一是APP的母源抗体下降很快,10d左右即下降到不足以保护小猪的程度, 其二是APP的感染可以很早,当然早期的这些抗体也可能是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因为该试剂盒对也可以 检测到早期的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只是数值较低。APP的抗体的另外一个高峰是在第12周。说明在APP 抗体较低、猪感染

15、圆环病毒的阶段、猪的应激较大的阶段APP的继发感染较严重。通过对APP抗体的分析,我们对APP的防制有了一个总体的概念,就是第一要重视母猪的保健,预 防小猪在产房阶段的早期感染,第二是在敏感的612周阶段注意合理的用药,当然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药 物进行控制。图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变化规律或堺dcwG48 8 10 12 14 18 18 2D WKo o o o o0 8 6 4 23.5 猪衣原体抗体的变化规律我们也对衣原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 6。从图 6可以明白, 该猪场始终存在较严重的衣原体感染,而且仔细分析会发现,衣原体的感染在经 产母猪达到了最高峰, 提示产房母猪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再进一步往上推,可以发现公猪在衣原体的传 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该场公猪有较高的感染率(数据未显示)。衣原体是一个以繁殖障碍为主的疾病,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种猪群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衣原 体对处于繁殖期的生产种猪的影响较大。图 6 衣原体的抗体变化规律色塩轉世画禅3.6 猪弓形体抗体的变化规律对猪场的弓形体10的发生情况也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见图7图 7 弓形体抗体的变化规律弓总储抗価动态熨化兰堆你母谴即从图 7可以看出,在检测前猪场的发生过一次弓形体爆发流行,可能在检测时仍在流行。我们从中 可以得到的有用信息是后备母猪、母猪、1620周龄的大猪均未检测到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