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759826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简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顺华教授简介周顺华,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市。1985年获西南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铁道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力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西南交通大学桥隧工程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方向学科带头人,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副站长。获铁道部火车头奖、茅以升教育科研基金铁路科技奖和铁道部有突出奉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近年来主持国家863方案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城市轨道交通、磁浮结构、高速铁路等领域省部

2、级重大科研课题30余项,有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EI收录50余篇;出版开挖理论和管棚工法的计算原理及其应用学术专著2部,主编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教材2部,参编著作5部,主审教材多部。练松良教授简介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导。1982年2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本科专业, 同年考取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1984年8月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加拿大科学院地面运输技术研究中心进修一年。参加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任铁道学报编委。长期从事铁路轨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培养博士生毕业7名

3、,在读4名;硕士研究生毕业7名,在读5名;工程硕士毕业4名,在读7名。研究方向为:铁路轨道结构,轮轨关系,结构动力分析等。研究成果有:在内燃牵引下减缓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研究、减轻重载列车轮轨磨耗的研究、铁路线路纵断面竖曲线与平面缓和曲线重叠设置条件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措施研究等十几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铁路曲线钢轨磨耗及其减缓措施和轨道动力学两部,出版轨道工程教材二部。1991年8月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7年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获第十二届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奖。参加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担任铁道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委员。顾保南教授简介顾保南,男,1

4、962年生。1994年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副主编。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及车站规划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863方案、国家科技支撑方案、上海市科委及铁道部科技开展方案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编著出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约50篇。曾获第六届上海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王炳龙教授简介王炳龙,202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岩土工程博士学位。现

5、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铁道学会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以来从事铁道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专著1部,合著新建时速200km铁路改进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专著1部,参编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铁路路基工程教材两部,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许玉德教授简介许玉德,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铁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

6、方向为轨道管理、养修技术和安全环境评价。出版著作有:轨道交通工务管理、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参编工务工程与快速重载、铁道线路工程、新轨道力学。发表论文50余篇。宫全美教授简介宫全美,女,1967年10月生,山东乳山市人,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23年1月6月加拿大McMaster大学、2023年10月2023年10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基坑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者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863方案、铁道部和上海市科技开展方案等高速铁路、提速铁路路基工程及城市轨道交

7、通结构工程领域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主编“铁路路基及参编“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教材。在各类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Ei收录6篇。杨新安教授简介杨新安,男,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铁路隧道研究室主任,中国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学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特殊隧道工程、轨道交通结构检测与评估、轨道交通安全工程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铁道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多项,主讲“铁

8、路隧道、“隧道病害与防治和“路基检测技术等课程。出版著作有:路基检测新技术、铁路隧道、隧道病害与防治和锚杆锚固力与锚固技术,发表论文80多篇,EI收录20篇,专利4项,曾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叶霞飞教授简介叶霞飞,1996年日本国立群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编委。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开展政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863方案、国家科技支撑方案、上海市科委及铁道部科技开展方案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编著出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曾获第六届上海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