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75063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109].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九江出口加工区学校 潘慧教学内容: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面的课外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鉴赏古诗词有了一些自己的方法。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的过程中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并且,经过两年的训练,他们已经知道了“知人论世”对于鉴赏十分的重要性,也能够在鉴赏完自主总结诗歌的主旨,有了自己的一些方法。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诗歌。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语感的培

2、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过程:一、 课程导入看图猜歇后语本环节出示“姜太公钓鱼”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反应的歇后语。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随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歇后语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课。二、解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投赠诗。三、知人论世学生就学过而知识简单介绍孟浩然,随后教师及时补充本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

3、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四、反复诵读 初步感知1、先学生自主体会,尝试个人朗读。随后男女生各派一名学生为代表,赛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2、听课文录音,欣赏名家风采。教师及时提醒字音字形,把握朗读节奏,读出感情。3全班齐读 尝试阅读。诗歌的学习,重在阅读,在读中去感悟。4教师范读,作出示范,随后学生再次齐读。经过多种方式的诵读,相信学生在读中会有一些感悟,为接下来的赏析环节打下了基础。五 小组协作 研读全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注释,学生自主把握诗歌内容。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诗歌,探究诗歌的写作特色和主旨。最终明确全诗诗人主要运

4、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并且在前两联写景中还运用了动静结合与视听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而在后两联抒情中诗人也分别采用了一语双关、用典的方式,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主题。六、再次诵读 课堂总结诗人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气势和水天一色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他想出仕却苦于无人引荐和希望得到张九龄举荐的愿望。七当堂检测 巩固练习1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形成对偶的两组句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欲济无舟楫”的本义:想渡湖水而没有船只。比喻义比喻义是:想做官而无人引荐。4翻译“端居耻圣明”: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八、板书设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一、 知人论世 投赠诗二、 诗歌内容三、 逐句赏析四、 总结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