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注射液.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74945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甲蓝注射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亚甲蓝注射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亚甲蓝注射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亚甲蓝注射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甲蓝注射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甲蓝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 通用名:亚甲蓝注射液 商品名: 英文名: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jialan Zhusheye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亚甲兰,化学名称为:氯化3.7双(二甲胺基)吩噻咛5鎓三水化合物。S+NNCH3CH3Cl-,3H2ONCH3H3C结构式: 分子式:C16H18C1N3S3H2O 分子量:373.90【性状】 本品为深蓝色的澄明液体【药理毒理】 亚甲蓝本身系氧化剂,根据其在体内的不同浓度,对血红蛋白有两种不同的作用。低浓度时6-磷酸-葡萄糖脱氢过程中的氢离子经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传递给亚甲蓝,使

2、其转变为还原型的白色亚甲蓝;白色亚甲蓝又将氢离子传递给带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使其还原为带二价铁的正常血红蛋白,而白色亚甲蓝又被氧化为亚甲蓝。亚甲蓝的还原-氧化过程可反复进行。高浓度时,亚甲蓝不能被完全还原为白色亚甲蓝,因而起氧化作用,将正常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由于高铁血红蛋白易与CN-结合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但数分钟后二者又离解,故仅能暂时抑制CN-对组织中毒的毒性。【药代动力学】 亚甲蓝静注后作用迅速,基本不经过代谢即随尿排出,口服在胃肠道的pH条件下可被吸收。并在组织内迅速还原为白色亚甲蓝。在6天内74由尿排出,其中22为原形,其余为白色亚甲蓝,且部分可能被甲基化。少量亚甲蓝通

3、过胆汁,由粪便排出。【适应症】 本品对化学物亚硝酸盐、硝酸盐、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苯醌、苯肼等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苯佐卡因等)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效。对先天性还原型二磷酸吡啶核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效果较差。对异常血红蛋白M伴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无效。对急性氰化物中毒、能暂时延迟其毒性。【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亚硝酸盐中毒,一次按体重12mg/kg,氰化物中毒,一次按体重510mg/kg,最大剂量为20mg/kg。【不良反应】 本品静脉注射过速,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腹痛、剂量过大,除上述症状加剧外,还出现头痛、血

4、压降低、心率增快伴心率失常、大汗淋漓和意识障碍。用药后尿呈蓝色,排尿时可有尿道口刺痛。【禁忌症】【注意事项】 本品不能皮下、肌肉或鞘内注射,前者引起坏死,后者引起瘫痪。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患者和小儿应用本品剂量过大可引起溶血。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本品为1溶液,应用时需用25葡萄糖注射液40ml稀释,静脉缓慢注射(10分钟注射完毕)。对化学物和药物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白血症,若3060分钟皮肤黏膜紫绀不消退,可重复用药。先天性还原型二磷酸吡啶核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陷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每日口服300mg和大剂量维生素C。【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1.氰化物中毒:每次10mg/k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40ml,缓慢静注。至口周发绀消失,再给硫代硫酸钠。2.硝酸、亚硝酸盐中毒:每次12mg/kg,缓慢静注(510分以上)。【老年患者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 静脉注射量过大(500mg)时,可致头痛、头晕、心前区痛、出汗、神志不清、T波低平或倒置。【规格】 2ml:20mg;5ml:50mg;10ml:100mg。【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包装】【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