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74434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车间试车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山铁矿尾矿车间试车方案2011年1月30日目 录一、试车时间及总体安排3二、试车各阶段职责划分4三、车间内部组织机构及职能4四、开车前的准备5五、空负荷单体试车5六、空负荷联动试车11七、重负荷试车13一、试车时间及总体安排设备试运转分三个阶段进行,顺序为单体式车,空负荷联动试车和负荷试车,按现行冶金工程施工标准汇编下册的一般规定:无负荷试运转规程应由设备安装单位编制,负荷试运转由生产单位编制。 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为使方案合理,可操作性强,我们的总体思路为:以现行冶金工程施工标准汇编之相应规范为一般依据,严格按相应的设备说明书试车要求运行。甲方、监理、设计院、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单体试车以施

2、工单位为主,负责操作和问题处理。 公司让我们编制单体试车方案,是对我们车间的信任:我们必须做好。 按公司3.31投料的总体安排,尾矿车间设备试车的时间要求如下: 3月5日,63m浓缩机单体式车,10日前整改结束并开始注水,15日前注水完成。底流泵站渣浆泵3月5日开始单体式车,10日前整改结束。 总砂泵站搅拌槽3月10日单体式车,15日前整改结束。隔膜泵3月15日开始单体式车,25日前整改结束。 回水泵站3月15日单体式车,20日前整改结束。 25日联动试车(全线给水),30日前整改结束。等待公司投料试车。二、试车各阶段职责划分 设备单体式车、空负荷试车由设备安装的乙方进行,甲方及监理参加,对试

3、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确认,并尽快处理解决,半负荷及全负荷以甲方为主,乙方配合保驾;自控部份由自动化施工管理单位负责。三、车间内部组织机构及职能1、组织机构指挥长:魏建民值班指挥:车间区域作业长尾矿坝指挥:车间副主任及库区作业长设备负责人:技术员电气负责人:技术员自控负责人:公司自控小组安全负责人:车间安全员维修负责人:维修作业长2、职能(1)负责车间内试车的全面指挥,下达相关命令,组织员工上岗。(2)了解并联系解决试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3)检查试车过程中设备、电气、自控系统等运行情况,并认真填好试车运行记录。(4)学习、掌握车间内生产组织等事宜。(5)对试车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公司调度室及相

4、关领导汇报。根据经验能解决的,提出处理方案。(6)汇总重负荷试车情况。四、开车前的准备1、岗位学习;学习岗位规程,包括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规程、安全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2、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针对安全规程和安全常识的学习,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3、润滑系统的检查及处理。4、通讯系统检查。5、材料准备,包括记录、常用工具和辅助材料。五、空负荷单体试车(一)单体试车总体思路1、单体试车前具备的条件(1)、设备及周围的环境清洁。(2)、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经检验合格,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3)、危险部位和易燃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和灭火措施。(4)、安全防护设施齐全。2、每台设备在安装完毕后,安装

5、单位应进行调试,以检验设备安装的正确性,确认安装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后,方可进行单体试车。3、单体试车遵循下列顺序规定: (1)、先手动,后电动。 (2)、先点动,后连续。 (3)、先低速,后中速、高速。4、单体试车一般连续运行24小时,有特殊要求的以设备说明书为准。5、单体运转检查的项目: (1)、液压、润滑系统。 (2)、冷却系统:A、系统畅通不渗漏;B、介质、流量、压力、温度等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C、阀门等密封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 (3)、轴承符合下列规定:A、滑动轴承正常运转,温升不得超过35oC,且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 oC;B滚动轴承正常运转,温升不得超过40 o

6、C,却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oC。 (4)、传动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A、皮带不得啃边、打滑;B、齿轮运转时,不得有异常噪声和振动;C、离合器动作应灵活,可靠;D、各连接、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 (5)、安全防护及调节、制动装置:A、安全设施、事故复位装置等按设备技术文件及设计规定进行试验或模拟试验;B、制动限位装置应准确、灵敏、平稳、可靠。 (6)、试车前必须按设备说明书或设备提示加注适量润滑油。 (7)、需水封及清水冷却的设备,未通清水前不能单体试车。(二)、63m浓密机试车方案1、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所配电机规格型号功率(KW)63m浓密机HDT632QA200L4A302、试车前

7、检查 A、池面、集矿口有无杂物。 B、耙齿焊接是否牢固,耙齿与池底的极限偏差为设计规定值得20%。 C、安装符合规范(轨道接头间隙24mm为宜;轨道接头处高差不大于0.5mm;断面错位不大于1mm;齿条接头间隙为12mm为宜;齿条接头与轨道接头处错开;齿条与轨道中心距为2mm)。 D、润滑良好。3、空试车 A、先点动,无异常后,运行4小时。 B、检查轴承、电机温度,观察电机电流变化。 C、传动部分是否正常。 D、耙齿与池底面的最低距离。 E、运转中,各处是否平稳,有无异常。 F、如有异常,紧急停车处理。(三)、渣浆泵试车1、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所配电机规格型号功率 (KW)渣浆泵200

8、ZJIA756Y2VP400M63552、试车前检查A、泵进口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池底及各清水阀门开、关是否灵活。B、托架内润滑油量是否合适,水封水管及冷却水管是否接好。C、盘根是否加好。各部位螺栓是否牢固。D、空盘车是否有摩擦,如有,进行叶轮间隙的调整或其他调整。E、检查连轴器是否找正。F、泵进口的管路及阀门应加支撑。G、周围环境、设备本体卫生必须清洁,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H、楼梯踏板歪斜的必须修正。 I、冷却水路先通。J、先给水封水,轴封水压应比泵工作压力高0.1Mpa。3、先点动,转向正确、无摩擦后,通电试车。检查:A、泵是否振动。B、轴承升温、端面是否漏油。C、填料是否漏水(滴漏为宜

9、),是否过紧发热。D、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四)、搅拌槽试车1、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mm)数量(个)所配电机规格型号功率(KW)搅拌器4000*40008Y2250M4552、试车前检查A、设备周围是否有杂物,防护罩是否齐全。B、电机风罩是否有变形。C、减速机及轴承润滑情况。D、检查角带松紧程度,带轮槽是否对正。3、先点动,无问题后,通电运转2小时。A、检查轴承升温。B、运行平稳及有无异常的响声。(五)、隔膜泵试车1、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所配电机规格型号功率(KW)隔膜泵ACS800/DTC8M3BP450LB4IMB3/IM10017312、试车前检查A、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B、

10、各润滑点的油质、油量。C、各部仪表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D、各传动部位有无障碍。E、备用设备是否良好。F、各部阀门、管路以及平筛是否有堵塞或漏矿。G、隔膜泵启动前检查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3试车A全线注水B开隔膜泵排空阀,见清水后关闭排空阀。C依次启动推进液泵、润滑泵、冲洗泵,510分钟后无故障,启动主电机。D低频运转,无故障依次调高频率,达到运转频率。E运转2个小时,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处理。(六)、回水泵站试车1、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所配电机规格型号及功率回水泵2、试车前检查A、泵出口阀门是否打开。B、润滑油量是否合适,水封水管及冷却水管是否接好。C、空盘车是否有摩擦,如有,进行叶轮间隙

11、调整或其他调整。E、检查联轴器是否找正。F、周围环境、设备本体卫生必须清洁,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3、试车点动试车,转向正确即停。六、空负荷联动试车在单机试车全部合格后进行联动试车。尾矿系统联动试车分两条线:一条是从分砂泵站总砂泵站尾矿库;另一条是回水泵站环水水池。这是完全独立的两条线,而且对回水线来说,联动试车即为负荷试车。所以,在下部重负荷试车时,不在复述。(一)、准备工作1、各岗位对所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2、检查设备控制电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3、各部联锁装置是否可靠。4、检查上下工序的信号联系是否正常可靠。各岗位人员将开车前的准备情况及问题及时反馈到试车领导小组,试车领导小组确认无任何问

12、题后再发出启车指令。(二)、试车1、尾矿系统即分砂泵站总砂泵站尾矿库2、回水系统即回水泵站环水水池(三)、注意事项1、各泵启动前,必须检查水封是否到位。2、启车前,必须同公司总调度进行请示。3、所属岗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对本岗位的电机、轴承、运转部位的异响、温升仔细检查并详细记录。4、各岗位学会和熟悉使用与上下工序及指挥人员的信号联系。5、岗位在设备运行中要巡回检查本岗所属设备,发现异常及时向试车领导小组汇报。6、如工序中某一设备发现存在故障,在设备故障未彻底清除前不准做任何实验性启车。(四)、试车时间 试车时间在外部环境允许下,试车28小时左右,让交接班人员都组织一次开停车。(五)、试车后安排 由于选矿设备较多,联动试车后,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改造,如果有条件,可再次组织试车或模拟岗位事故处理。 如果不能实现,则组织岗位学习,从理论上加深试车操作及要求等。七、重负荷试车 根据公司指令按空负荷试车试车顺序启车后,进行重负荷试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