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74377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读后感模板三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最新模板三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 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我无数次的通过窗户观望一下外面的世界,看看街道,看看小区,看看人来人往。有一天早晨,我们后面楼的老奶奶又推着三轮车在垃圾桶里翻啊,找啊,好似她所需要的宝贝都在垃圾桶里。这个老奶奶我对她印象特别深入,我嫁过来的那一年,我就记得她每天带着她的老头去翻垃圾桶,老头身体不好。后来老头没了,她还是一直翻垃圾桶。这就是即便没有了劳动才能,也要靠双手赚钱的生存意识吧。她那天早晨翻过了之后,弄得满地狼藉,我就赶紧叫宝宝来看,“你看看噢,这个老奶奶又翻得乱七八糟的.,把东西拉走了也不知道清扫一下,是吧?”“她为什么捡垃圾啊,是的,弄得真脏”后

2、来,我们娘俩就在窗户边看着说着,没多会,老奶奶又骑着三轮车来了,这次她不是翻垃圾桶的,而是把刚刚的翻在地上她不需要的垃圾清扫干净的。瞬间,我觉得有一些为难。我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瞧不起她,也并没有觉得潜移默化的孩子不尊重别人。这些感受都是今天才发现。此刻读的这篇让孩子学会尊重,里面有一段话“尊重是一种心态,处于人之下,尊重自己,不谄媚,不逢迎,不妄自菲薄;位于人之上,尊重别人,不嘲讽,不贬斥,不妄自尊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人之下,尊重自己;可是人之上,我却做到了嘲讽并主动的带着孩子来妄自尊大。人应该是平等的,身份、地位并不能成为断定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卑贱的根据。每个人都有自尊,无论是孩子还是成

3、人都竭力想要维护自己的自尊,然而别人的自尊却往往容易被我们无视。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更是习惯以职业、地位、身份、收入、外貌、身体安康状况等外在的因素将人分出上下贵贱,区别对待。就算没有嘲讽、贬斥,又或者做到了谄媚,逢迎。尊重何其容易?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我可以做到尊重!我想做那个优秀的人。最后,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原来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共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置

4、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阔读者分享。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可以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

5、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场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局部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方法,这就是国情。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阔的家庭特点。再比方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

6、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粗浅的理解程度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3 这本书带给我不小的震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感动着,它让我发现,本来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可能是走入误区,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甚至,感到我们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获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

7、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安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体会到孩子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相当大局部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和这个家庭的教育。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几者之间应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师以及长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假如这本书尚有缺乏,那我觉得该书起名为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更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从个体教育而言,无谓标准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适宜自己孩子特质的教育

8、方式。对整体的教育而言,那么是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心,对孩子的关心是第一的,这才是根本;技,是效能增大的工具而已。对孩子应该是真心的“关爱”,而不是“溺爱”。对孩子应该是严格的“要求”,而不是“苛求”。对孩子应该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看重”。还有一点就是: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好的孩子天生是好的,不好的孩子再努力教总是教不好的,至于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一直没有深究,觉得或许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命,这和后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不是穿了西装就能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做父母也需要有做父母的智慧。这是一种生活的积累。此时,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推出的成就方程:20%IQ+80%EQ=100%成功。所谓的IQ和EQ是指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