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73226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设置情景,引入新课探究浓酸的特性认识酸发现浓酸的特性探究酸与指示剂反应知道指示剂变色规律探究酸与金属反应=探究酸与指示剂反应认识酸与金属反应探究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知道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归纳总结,结束新课交流、归纳、总结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了解其用途。3、探究稀盐酸、稀硫酸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4、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难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

2、、紫色的石蕊溶液和无色的酚酞溶液分别滴入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显示什么颜色?2、现有蒸馏水、盐酸和石灰水瓶无色溶液,如何把它们检别开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回答提问、汇报自己的理解和新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物鉴别入手,调动学生的智慧,学生看、摸、闻、等感性活动,由感性知识自然上升,过渡到理性知识,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肤浅,寓教于乐。引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你知道哪些物质是酸?(工业上和实验室中常用的酸有盐酸和硫酸外,还有硝酸,同时还要提出: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酸类物质,如食醋中醋酸和水果中柠檬酸等)诧异对酸充满了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误区演示实验教师出示盐

3、酸、硫酸各一瓶,让学生看、摸、闻。观察、填表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小结教师点评板书一、常见的酸1几种常见的酸理解、掌握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我探究加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过渡 设置情景酸的种类很多,有其共性,但有些酸还有些特殊性,下面我们介绍的浓硫酸就非常有“个性”。板书2浓硫酸的腐蚀性对浓硫酸产生兴趣引出对浓硫酸的介绍实验下面我们再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10-3观察得出结论: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学生将实验结论联系到生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设问、演示实验浓硫酸的浓度很高,我们要得到较稀的硫酸应该怎么稀释呢?实验10-4、实验10-5学生观察、理解和手触摸试管壁,

4、感觉发烫。,意识到错误操作的危险性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实验操作方法。设问讲述P53第一段提问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怎样处理?有一个思维过程:比较浓、稀硫酸的差别(存同求异)。回答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锻炼,在潜意识中会形成存同求异的比较事物的方法小结点评思维整理对浓硫酸特性的理解掌握。过渡、创设问题情景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为什么家里不用铁制品或铝制品装醋酸? 学生思考,相互讨论让化学回到生活中去增加本节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探究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酸的化学性质板书3酸的化学性质P53活动与探究学生探究、总结汇报结果并填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小结点评知识类:酸的三条化学性

5、质,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2、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3、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方法类:类比迁移方法盐酸、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则硝酸、醋酸、苹果汁、桔子汁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等。道理类:在学习中只有科学的态度,才能保证形成科学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大脑真正聪明起来。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如何摆脱旧模式,使学生乐学,授予学生“渔”而非“鱼”,怎样通达“三维目标”?只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支撑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促进我们的课堂形成先进的课堂文化,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总结这节课,我们对酸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学习,重点在鉴别酸的方法(用指示剂)和通性,稀硫酸、稀盐酸的性质和用途,浓硫酸的特性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学生反思加强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