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73070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中考化学压轴题讲练测专题03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讲练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 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考点设置名师点拨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酸的性质及探究该考点常与溶液的酸碱性、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用途、中和反应、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要理解和熟记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及相关实验现象,能正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碱的性质及探究要牢记碱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对碱的后面三条化学性质(包括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要能灵活运用中和反应及探究要理解和熟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学会借助一些试剂或仪器等(如酸碱指示剂、pH试纸、温度计等),来帮助我

2、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恰好完全,能正确读懂反应图像盐和复分解反应该考点与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联系密切,要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并能判断盐与金属或化合物能否发生反应【考点一】酸的性质及探究【要点梳理】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五个:(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酸+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注意:这里的金属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较活泼金属。(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4)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5)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典型例题】(2023年衡阳)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

3、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B滤渣里一定有Cu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答案】B【解答】解:A、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滤渣中含有铜,该选项说法正确;C、滤液中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滤渣中含有铜,不一定含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变式训练】1(2023年自贡)

4、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答案】C【解答】解: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正确;B、m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C、m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错误;D、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正确;故选:C。2(2

5、023年郴州)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 象是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图,在 a、b 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 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处是放有浸泡过 的棉花。(已知:NH3 与 HCl 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NH4Cl;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4)实验室可用NH4Cl 与Ca(OH)2 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 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 NH3可用向 排空气法。【答案】(1)F

6、e2O3+6HCl2FeCl3+3H2O;(2)出现白雾;(3)产生白烟;浓氨水;(4)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向下。【解答】解:(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是因为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在瓶口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小液滴,因此在瓶口处观察到出现白雾。故填:出现白雾。(3)过一会在 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a 处是放有浸泡过浓氨水的棉花,这是因为氨分子运动

7、的速率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故填:产生白烟;浓氨水。(4)NH4Cl 与Ca(OH)2 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NH3可用向向下排空气法。故填: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向下。【考点二】碱的性质及探究【要点梳理】碱的化学性质有四个:(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3)碱 + 酸- 盐 + 水(方程式见知识点一)(4)碱 + 盐 -

8、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典型例题】(2023年滨州)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验证性质,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2)性质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ANa2CO3 BCO2 CFeCl2 DBa(NO3)2【答案】红色;NaOH+HClNaCl+H2O;C。【解答】解:(1)为验证性质,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故填:红色。(2)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9、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3)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硝酸钡反应,二氧化碳不是盐,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氯化亚铁。故填:C。【变式训练】1(2023年福建)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

10、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答案】C【解答】解: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可能是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致,该选项有意义;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即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碳酸钙,该选项有意义;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即使产生沉淀,也是由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

11、碳酸钙,该选项无意义;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如果产生沉淀,说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该选项有意义。故选:C。2(2023年兴安盟)如图表示碱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性质关系(“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1)X的物质类别 。(2)根据性质写出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根据性质写出能体现碱的相似化学性质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盐;Ca(OH)2+CO2CaCO3+H2O;(NH4)2CO3+2NaOHNa2CO3+2H2O+2NH3。【解答】解:(1)碱能和酸碱指示

12、剂、酸、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反应,因此X的物质类别是盐。故填:盐。(2)根据性质可知,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3)根据性质可知,能体现碱的相似化学性质的是碱能和铵盐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CO3+2NaOHNa2CO3+2H2O+2NH3。故填:(NH4)2CO3+2NaOHNa2CO3+2H2O+2NH3。【考点三】中和反应及探究【要点梳理】1.中和反应是

13、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2.酸碱中和反应的图像问题如: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画出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的变化图像。 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 A点:溶质NaCl和HCl (盐酸过量) B点:溶质NaCl (恰好完全反应)C点:溶质NaCl和NaOH ( NaOH过量)【典型例题】(2023年衢州)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当

14、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答案】B【解答】解:A、由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图,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变式训练】1.(2023年绥化)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滴入到 中。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