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72916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3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质量培训计划第一章: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概念第一节,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及其特点。1、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指生产第一线的质量管理,它贯穿生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制造阶段,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为保证条件,以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益,满足用户需要的目的。三自。工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抽查(自抽)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自分)自己做好加工者、日期、质量状况等标识。(自打工号)一控。控制自检正确率。自检正确率是专检人员检验合格数与生产工人自检合格数的比率。操作者应力求自检正确率达到_%。(7)做

2、好原材料、半成品的清点和保管,做到限额领料,专料专用,余料、废料及时退回,严防材料变质。(8)搞好设备、工夹具、模具和计量器具的维护、保管,正确使用,坚持_关键部位的日点检制度。(9)坚持文明生产,保持良好环境条件,做到工作场地设备、工具、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清洁整齐,走道通畅,消除造成成品磕碰、划伤、生锈、腐蚀、污染、发霉的一切可能因素。(10)做好不合格的管理(11)坚持均衡生产,正确处理好数量质量关系,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争取高速度做到日均衡、时均衡,不应为赶任务而不顾质量。(12)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不断开展现场改善活动。每一个生产工人都要树立不断进取的思想,永不满足已取得的工

3、作成就,要不断努力去寻找、发现本岗位的不良、不稳定、不均衡、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或制定新进取目标,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符合性质量水平。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点思考题一、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是什么。答:二、什么叫产品的符合性质量。答。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就是符合性质量。三、实现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满足用户需要这一最终目的。四、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是什么。答。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简称_mie因素。五、操作工人的三自一控是什么。检验员的三检是什么。答:三自即自检、自分、自打工号。一控:自检正

4、确率_专检合格数/自检合格数_%六、推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反映在哪几个方面。答:1.提高实物质量的需要。2.形成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3.有利于解决质量的主要矛盾。4.现场是企业活动的重心。5.深化工艺管理的需要。七、工艺管理与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共性是什么。个性不同反映在哪几个方面。答:共性:1.目的相同-提高产品质量2.功能相同-产品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3.属性相同-具有管理的基本属性。个性:八、生产工人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职责是什么。答:按第三章、2九、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类和缺陷严重性分级,一般分哪几类哪几级。答:1.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类:a类:关键特性b类:重要特性c类:一般特性2.缺陷严重

5、性分级:a级-致命缺陷b级-严重缺陷c级-轻缺陷(一般缺陷)十、设置控制点的原则是什么。答:1.对产品适用性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重要影响因素。2.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部位。3.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多的工序。4.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5.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十一、质量控制点的作用答:1.使关键特性、关键部位特殊工序和重要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使产品的符合性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2.可以收集大量有用的收据,信息,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3.加强工序控制是企业建立生产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环节。十二、操作工人在质

6、量控制点中的职责。答:按第二章、第二章、四回答第四章隧道施工现场质量培训第一节施工前质量检查一、质量控制1、熟悉掌握施工图技术规范要求及质量管理办法;2、原材料、配件、砼施工配合比、半成品、成品质量检查;3、编制施工技术交底书,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交底;4、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质量意识、作业操作培训。第二节施工质量控制1、洞口的超前支护管棚的加工制作、钻孔施工、注浆施作。1、隧道开挖软弱围岩开挖超、欠挖控制;一般围岩开挖超、欠挖控制;隧道仰拱开挖超、欠挖控制;2、初期支护钢拱架_;钢筋网片加工制作、_;锚杆的施作;锚喷砼的施作;3、仰拱及砼填充4、二次衬砌(1)钢筋的加工制作_;(2)模板

7、台车就位;5、内业资料检验批分项工程评定6、交工验收料_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强化过程管理做到持续改进实现以7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1、公司拥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2、对生产、品管等管理部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保证与质量活动相关岗位的人员具有从事本岗位职能所必备的素质和技能。3、对各类人员进行业务与技术的培训,培训计划由行财部制定。4、公司所有员工在每年生产前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新进厂人员须经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5、生产、品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ssop等卫生管理标准和操

8、作规程。6、凡患有以下疾病之一者,应调离加工和检验岗位。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病、肠道传染病及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疥疮、手外伤、咽喉感染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7、在车间内禁止吃东西、抽烟;严禁随地吐痰,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包括饰物)带入车间;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或在肌肤上涂抹化妆品;工作之前和使用厕所之后,或手部受污染时,应及时洗手消毒。8、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遵守卫生规则。进入车间应穿整洁的工作衣帽和工作鞋,戴好工作帽,以防止头发、头屑、外来杂物落入食品或容器中,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程序;离开车间时应更换工作服,严禁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在车间以外的

9、公共场所活动。加工人员在每次离开岗位之后及重新操作之前都要重新洗手和消毒。9、车间卫生检查员按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对生产、品管等进出车间的人员进行卫生检查,检查记录均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9车间设施材料及卫生质量的要求1、加工车间的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按产品工艺流程合理布局。2、车间地面采用防滑、坚固、不渗水、耐腐蚀的无毒材料修建,地面平坦无裂缝,易于清洗消毒,并且有一定坡度,无积水。排水系统畅通,排水及通风口有防鼠、防虫、防蝇等有害物侵入的网罩。3、车间墙壁和天花板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平滑易于清洗的材料制作,墙角、地角、顶角具有一定的弧度。4、车间门窗采用平滑、易清洗、

10、使用不变形、耐腐蚀的坚固材料制作;生产过程中经常开闭的门窗、进出料口都设有防蝇虫、防尘装置(如:水帘、塑料帘、风幕、纱窗等),窗台与水平面成_度角。5、加工车间内生产线上方照明设施装有防护罩,其亮度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且不会造成视觉上被加工物颜色的改变。6、加工车间入口处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施,配备有清洁剂和消毒液。车间入口处设有鞋消毒池。洗手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7、加工车间设有与车间相连接的更衣室,室内通风良好,清洁卫生。更衣室内有足够数量的更衣架(装有消毒装置)及鞋柜。8、操作台、工器具及其它辅助设施,采用无毒、易清洗消毒、耐腐蚀的材料制作,表面光滑易清洗。9、加工车间通风设施

11、良好,能保持车间内空气新鲜,通风口设有防鼠、防蝇、防虫和防尘设施。10、加工车间配备专职卫生清洁人员,保持清洁卫生。11、加工车间水、电、汽、冷满足生产需要。12、车间及生产检验设施由操作人员每天按清洗消毒作业规程,进行清洗消毒,作好记录。13、品管部按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生产部采取相应的预防纠正措施。10生产、加工卫生要求1、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和完好。2、每天班前和班后对操作台、加工用具及容器、设备按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按照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将原料处理和加工、工器具的清洗消毒、成品内包装、成品外包

12、装、成品检验和成品贮存等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合理分开,人流、物流、气流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交叉污染。4、盛放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在固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放,并在检验人员监督下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5、由品管部和生产部负责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6、生产部和品管部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相关要求作好现场卫生监控,并做好记录。14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1、制定并执行原料、辅料、成品及生产过程卫生控制程序,做好记录。2、建立并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并做好记录,确保加工用水、食品

13、接触表面、人员健康状况、有毒有害物质、虫害防治等处于受控状态。3、对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的关键工序,要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并进行连续的监控,对出现的偏差要及时进行调整或纠偏。4、制定并执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处理和有效追溯等内容。5、制定产品标识、质量追踪和产品召回制度,确保出厂产品在出现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召回。6、制定并执行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保证加工设备、设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7、制定并实施职工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能熟练完成本职工作。8、建立内部审核制度,一般每年进行二次内部审核,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并做好记录。9、对反

14、映产品卫生质量情况的有关记录,应按规定进行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所有质量记录必须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为两年(2)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和根据需要临时安排的培训工作均视为本公司教育培训计划内容之一。(3)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4)如特殊情况需要修改计划时,应及时将变更计划报总经理室批准后实施。(5)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情况及自身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并报行财部备案。(6)行财部至少每半年对各部门培训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2)培训人员包括:haccp小组成员、部门或部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15、员、新进或转岗人员、有特殊任职资格要求人员及所有生产操作人员。(3)培训方式:培训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分由本公司办公室统一_、各部门_及员工自学等。外部培训:到相关专业机构学习或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的培训。(1)行财部负责_全公司的培训;各科室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协助行财部进行。(2)全公司性培训由行财部负责实施;其他培训由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但均需填写举办培训班申报审批表,并报总经理室批准后进行。(2)内部需发上岗证/操作证的人员培训,由行财部_有关部门进行评价、考核、发证。(3)参加外部培训的人员,培训结束后,将学习结果或证书复印件报行财部备案,如无上述材料,参加培训人员应撰写书面总结材料报行财部。(4)特殊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执行。(2)公司统一_的培训由行财部负责填写职工培训情况记录;部门内部_的培训由部门负责人填写;(3)行财部负责所实施的情况及培训记录的归档管理,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培训记录的归档,每年底,各部门应将培训记录及相关证书复印件报行财部。(4)行财部对人员培训的记录和相关证书复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