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72590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盼望你们能够喜爱!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 20_年春节前夕,央视记者街头采访“家风是什么”,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共鸣和热议。什么是家风?你的家风是什么?不同的受采访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些回答让人捧腹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思索,比如有个小伴侣讲他们家的家风是每个星期都要挨揍,我不明白家风是什么,但我明白家风是由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语说“一代就能闯出个富人,三代才能培育出贵族”,

2、足以看出家风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要说道这方面的典范榜样,曾国藩当独树一帜。他曾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家的家风是什么?读一读曾国藩家书,你或许会对他的家风略见一斑。本书收录了曾国藩200余篇写给(祖)父母、诸弟和子侄的书信,资料涉及到修身、治学、治家、理财、交友、待人、为官和养生八个方面。能够为广阔读者修缮自己家风带给宝贵的参考,据说.和.都受其影响很深。 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意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咸丰年间,九弟沅甫曾在信中说到自己“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他在回信中告诫说“此却大不行。凡人做一事,

3、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行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青年时代的.正是读了这一段金玉良言才更加坚决了自己的用心致志的治学原则。反观此刻的学术界,浮躁之气盛行,学术造假时有发生,师生皆不能专注于学问,直接影响到学术创新。学风的败坏,必定会导致世风的的败坏,世风的败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风,这就应成为全.关注的问题,正学风才能促世风。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2 曾国藩家书到处洋溢的浓浓亲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现代人正在丢失的和渴望得到的东西。当每个人的内心都布满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时,或许这个.才不会那么浮躁和狂热,或许每个人的心儿才会多几分安静和安逸。构建和谐.,和谐来自于民众深厚的

4、文化积累和道德修养,除此或许别无他法。 曾公作为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或者领袖,我们不去评说其史上的功与过,只就其人性中最闪光最完善的一点就足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最终,以曾公的一首诗结束此文,“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3 中国从古到今出过两个半圣人,两个圣人是孔夫子和王阳明,而半圣人,是曾国藩,他被称为千古完人。且不说他的政治成就,单他的思想就足以让我们受益一生。 翻开曾国藩家书,“坚持不懈”、“坚忍力争”等字眼随处可见,我们都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却常为自己找退缩的借口,退而不前。曾国藩天资平平,但他从一个落魄秀才一步一步走到了

5、力挽狂澜的中兴第一圣人,这里面的辛酸绝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支撑他的就是他的坚忍。在予九弟的书信中,他简洁的阐述了这一道理: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深有体会,特殊是到了高校,来了自由,各种放纵,玩的自己都收不住。常常提示自己,要像高中一样用功,却总是喜爱做无益的事,总是管不住自己。比如上课,总是走神,回来以后总是反思,下节课要专心听,结果还是走神,如此反复。时间总是在迟疑中消逝,结果一事无成,信任多数同学也是如此,挣扎着,迷茫着,明知要好好学习,却没毅力来约束自己。现在才发觉自己一无所知,还剩一个月便要期末,只能渐渐补课,只求不挂科了。 只是盼望同学们多多提示一下自己,约束自己,不要懊悔。

6、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 人生在世,几乎都渴望胜利,谁都不情愿做一个失败者。对于曾国藩的历史评价,至今或许还有分歧,但他是一个胜利者,就应是不争的事实。他修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了成就事业的基础。 曾国藩的修身表此刻:为人表里全都,内心的一切都能够公之于众。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严格修身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的远大志向。曾国藩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如诸子、兵书、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学问结构,为做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中国人喜爱历史。这种喜爱,除因历史上的人物和大事能带来一种观赏乐趣外,还由于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曾国藩认为,读书,一要有志气,二要有胆

7、识,三要有恒心。“恒”最为重要,学无止境,若不持之以恒,必定半途而废。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也就应如此。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连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能够效仿。青年时代的.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也是如此,他也证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训练思想,主要体此刻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

8、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一直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导。他的家庭训练指导思想中,有很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独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6 一般人照样能够成就事业,转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缘由就在那里,他的胜利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靠、没有财宝的一般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昌济“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

9、国藩、梁任公之例为勉之。”此话对.的鼓舞是相当大的。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国藩,对曾国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出名的一句话便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时期正是人的抱负和理想的构成期,曾国藩的言行对青年时代的.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7 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伴侣:胜己者;盛德者;去围着;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阔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开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廉价者。 曾国藩在京为官,从不愿轻受人惠,情愿别人占他的廉价,断不愿占别人的廉价,在家书中,他多次告诫

10、子侄亲近良友、对待伴侣必信必诚、患难与共勿留圆满、勿与权贵相交、不行轻取人才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与什么样的人交伴侣,交什么样的伴侣,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青少年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此刻的训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进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如.晚年提出的训练问题。“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训练的优良传统,此刻的.、家庭也为孩子的训练花费了超多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现象。但训练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浮躁空虚等,训练问题不荣乐观。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

11、是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慈爱的父亲。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他讲求人生抱负、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训练的问题来,我们的训练好像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训练。我们的道德训练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训练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育。而我们这天的训练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许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尊敬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样去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职责感,又会去担负什么.职责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深思。 价值观念构成的关键时期,把握交友原则至关重要,交友不慎就会贻误自己的前程。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