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724293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之教育多媒体企划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魚魚-鱻鱻鱻之教育多媒體企劃書、開發主旨(1) 教學目標:運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資源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資源,結合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課程的內容,將學生日常生活所接觸到之魚類生態做一個簡單但富饒深度的巡禮。(2) 創意發想:為因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環境的需要,並配合社區文化、學校周邊之生活特色,發想出以魚為主題的課程設計,期望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的協助,讓學生對魚的認識,能從日常生活中食的角色,進化到欣賞她的美。於是,我們從生活出發,設計一連串的教學設計,帶領學生除了觀察魚的外觀以外,並親身體驗如何把魚的美麗外觀保存下來,讓生活與藝術人文在不自覺中融合為一體。過程中,我們利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

2、計劃裡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的資料,找尋到學生生活周邊的魚類名稱,也進而讓學生了解到,原來世界上魚種如此豐富;我們也利用國立故宮博物院(http:/www.npm.gov.tw/)網站裡對拓碑的介紹,來作為學生魚拓的切入點。對於低年級的兒童,探索不同的動物與環境互動是他們的最愛,課程設計將透過各種不同的學習領域,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美,也讓學生可以在互動式的過程中,得到最深刻的學習經驗。 (3) 預期成果從台灣魚類資料庫中,整理出不同種類的魚類外觀,供低年級學生辨認,期望學生藉此培養認真觀察的能力。從故宮博物院網站中,整理古代保留書法字跡及

3、碑文的拓碑作品,讓學生了解到保存事物的方法,除了繪畫及拍照留念外,拓這個方式,不只保留了生物外觀,也保留了她的真髓。二、需求評估(1) 現況分析:1.實施對象:國小低年級學生。2.學習者所需學習的知識技巧在九年一貫生活領域課程能力指標裡指出國民小學低年級課程乃屬國民教育之開端,特別應以生活為中心,統整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生活中的各種互動與反省能力,奠定從生活中學習的基礎。在九年一貫生活領域課程能力指標裡提到之課程目標:.人與自己:a.從藝術的探索、欣賞與表現活動當中,覺知各人與環境的關係,感受創作的喜悅與樂趣,並豐富個人的心靈生活。.人與社會:a.認識自身周圍環境的特性與變

4、化,覺察到社會中的各種網絡關係,進而關懷自己的週遭環境。b.樂於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擴展文化與藝術視野。3.與教學任務相關的特定知識與技巧教師在教授相關課程時,必須事先了解下列知識:.南寮地區自然環境及居民生活的社會型態。.南寮地區漁獲的種類及交易方式。.基礎ict技能,如基本文書處理能力、簡易軟體的應用、網際網路概念、單槍的使用。.魚拓之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4.檢視成果並列出需求為解決環境因素的困擾,採用資訊融入課程設計的方式成為最好的選擇,如此不僅可以解決無法親歷其境的困擾,更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及引起其興趣,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將需要有下述功能:.尋求網站上關於魚類及南寮地區魚種的圖片及其生

5、活型態,以供學生學習。.拍攝相關的影帶,並製成多媒體檔案,置放在專業社群網站中,供教師討論教學方式及交換教學心得。.製作線上學習檔案,供學生自行學習及在家複習時使用。.尋求校際合作或與全世界研究海邊漁業生態的學術機構合作,就如同魚群一樣,不分國界,只要是適合居住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並試圖了解他國對漁業生態的保護及課程活動。(2) 定義教學工作1.多媒體學習模式-.模式一:尋找鰺魚認識鰺魚的特徵利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裡的鰺魚科的影片,製作成引起動機的多媒體檔案,在利用魚科的外型圖片,製作成電腦配對遊戲,讓學生從遊戲中習得

6、魚種的外型及其特徵。.情境二:魚拓魚拓原來如此-魚拓教學由於經費有限,由專業社群教師先組團訪問魚拓師傅,請教魚拓的製作過程及注意事項,並將整個過程拍攝成多媒體影像,再由老師針對須特別注意的步驟,重新拍攝一次影片,經剪輯後,錄製成魚拓教學影帶,供教師進行魚拓教學前使用,並可供學生在家練習時觀看。.情境三:有趣的魚-跟魚有關的字三隻魚湊在一起,變成鱻(鮮);課程當中,擬針對魚這個字為對象,玩玩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藉以從文字遊戲中,看出魚的特徵及釣魚方式的演變。並體會出文字的奧妙,原來文字與我們的生活,竟是這麼的親切。.情境四:再給我看一次針對上述之多媒體學習內容,整理並製作成一系列完整之學習

7、檔案,不僅供學生下課時間自行練習,更期望能供其他學校或世界上其他國家研究社區居民活動時的參考資料。2.教學目標的實施順序請參照下頁圖例三、設計規範(1)專案進度與時程(2)專案團隊成員序號姓名職稱擔任職責1劉芳遠校長統籌計畫、進度督導2曾玉蓮教務主任計畫聯絡人、編擬計劃、諮詢輔導事宜規劃、課程推廣活動3羅文明資訊組長計畫執行者、編擬計劃、諮詢輔導事宜規劃、研習課程推廣、網站建置、多媒體檔案製作4張翠容網路中心計畫執行者、編擬計劃、諮詢輔導事宜規劃、研習課程推廣、網站建置、多媒體檔案製作、課程專案策劃5吳秋慧生教組長計畫執行者、編擬計劃、諮詢輔導事宜規劃、研習課程推廣、網站建置、多媒體檔案製作、

8、課程專案策劃6石惠雅一年級教師編擬教學計劃、蒐集教材、進行教學實驗、多媒體檔案製作7吳歆雅二年級教師編擬教學計劃、蒐集教材、進行教學實驗、多媒體檔案製作8楊惠媛一年級教師編擬教學計劃、蒐集教材、進行教學實驗9葉琇玫二年級教師編擬教學計劃、蒐集教材、進行教學實驗(3)單元內容架構架構圖說明:以生活領域為主軸,發展南寮地區居民的生活型態及地區特色,底圖之四邊形所代表的區域為該課程所代表的比重。(4)媒體規格1.作品一:引起動機暨鰺魚特徵介紹n 場景說明:從前,有一個美女,他的名字叫美美;有一天,他獨自坐著船到海邊吹海風,突然,一陣強風把她的船吹翻了,她也不幸墜落海中,原本,她以為自己一定沒救了,沒

9、想到,在一陣掙扎中,她突然抓到一隻有著硬硬尾巴的魚,朦朧中只依稀記得她用力抓著這個尾巴,然後當她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岸邊,沒想到,他得救了;這時她的腦海中還存留著他抓到一隻魚的尾巴,原來是那隻硬尾巴的魚救了她,美美是一個懂得回報的人,他決定要找到這條魚,並好好的謝謝它。但因為事發突然,她根本不知道這隻魚叫什麼名字,只知道這隻魚的尾巴很硬,且隱約中看到好像有一把剪刀在水裡游動著(此時動畫逐一列出美美給小朋友的線索)。聰明的小朋友,你可以幫美美找到她的救命恩人嗎?(影片結束後)北海小英雄威出現在畫面中,他左思右想,對著畫面中的九種魚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在他摸摸鼻子後,指一彈,他知道答案了,小朋友,

10、這九種魚,你覺得哪一隻是救起美美的無名英雄呢?n 媒體展現方式:a. 互動介面與功能w 以九宫格的方式,列出九種不同種類的魚圖片,讓小朋友試想自己是北海小英雄,當他遇到問題時(幫美美找出救她的無名英雄)如何根據既有的線索來找出答案。w 當小朋友選按某一種魚的圖像時,該圖像就連結至另一畫面,並告知小朋友此圖像的正確名稱及習性,若正確選按,則給予正面音樂聲,若不幸選錯,則請他再試一次。b. 圖像設計w 美美角色的設計w 無名英雄鰺魚的設計w 海邊風景的設計w 九種不同圖像設計c. 動畫與特效w 使用flash軟體製作主角美美及海邊場景,中間穿插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之鰺魚影片,並加入海水音效及海鳥

11、的叫聲,以營造海港的臨場感。w 影片中加上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裡鰺魚的影片,讓學生感受到鰺魚在水裡面的英姿,並配上配樂,以表現鰺魚英勇救人的表現。w 在九種不同的魚圖片中,幫每一種魚設想成一種擬人的角色。例如若小朋友點選小丑魚時,小丑魚表現出一副很忙的樣子,並回答:no!no!no!不是我,因為我這幾天都在好來塢拍海底總動員,我哪有空去海裡面玩呢!,並在畫面中列出小丑魚的特徵及習性,以及與美美給的訊息不同之處,讓學生充份理解為何這個答案是錯的。2.作品二:為什麼要做魚拓?n 場景說明:從前,有兩個漁夫和一較量誰的捕魚技術最高超,這時吹牛說,我曾經捕過一條這麼大的魚(並把兩隻手使勁的張開),另

12、一個漁夫一也不甘示弱的說,我才厲害呢!我捕過最大的魚,當它張開嘴巴時,可以吃下一整個大西瓜(手比大西瓜),兩個人在那邊自吹自擂了半天,但就是沒有人可以提出證據說誰捕過的魚是最大的(此時影片先中斷,請學生想想看,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他們證明,待討論一段時間,繼續播放影片)。這時候,拿了一張魚拓作品出來,他說,這隻魚就是我上個月和他交戰數十回合的大魚,你們看!夠大吧!這時候兩個吵來吵去的人一看,魚不是只能放在肚子裡嗎?沒想到,竟然還可以把它像印章一樣印出來?!n 媒體展現方式:a. 互動介面與功能w 利用flash軟體,製作一段為什麼要做魚拓引導學生動機的影片。並與學生討論做魚拓的功能後。接下來才開

13、始教導學生製作魚拓。w 使用dv攝影機,事先把拜訪魚拓師傅製作魚拓的過程完整錄製下來,將拜訪內容依分解動作剪輯後,再由專業社群老師針對每個細節,依操作步驟及需要學生特別注意的地方,逐一再示範一次,並剪接成示範錄影帶,供學生觀看。學生下課時間可以針對不清楚的地方重複觀看。b. 圖像設計w 魚拓用具的設計w 三個漁夫的圖像設計c. 動畫特效w 設計兩個漁夫自吹自擂的誇大表情,以及最後一位漁夫自信的表情,旁邊佐以鰺魚當配角,當兩位漁夫吹牛時,他就在旁邊像搖頭娃娃一樣使勁的搖頭;當最後一位漁夫拿出魚拓作品比較時,則像點頭娃娃一樣,一直點頭表示同意。w 在魚拓操作過程中設計可以重複觀看的互動式按鈕,讓學

14、生可以配合自己製做魚拓的速度,視需要做再次的確認。四、結語魚魚雅雅一詞來自於唐、韓愈、元和聖德詩:駕龍十二,魚魚雅雅;指魚行成貫,鴉飛成陣。因與專案內容頗為吻合,故延用之。另外,因課程實施對象為低年級學生,所以將鮮魚節的鮮字改為古字鱻,以表示南寮地區漁獲數量之多,並與語文課程結合,期讓學生從標題的字形,就可以意會到課程的主題是跟魚有關的,並進而激發他們的興趣。此外,在尋求與主題相關的檔案資料時,專案小組發現,數位典藏資料庫裡,竟已將地方魚系的名稱和習性整理成一個完整的資料庫,教師只要將課程設計好,就可以得到非常詳細的協助,學生相對也受惠不少。於是,小組成員愈做愈起勁,期望讓學生在課程結束後,能對當地環境更加了解,也能與爺爺奶奶們產生一個共同的話題,最後還能如魚類一樣,隨著潮流游走,沒有國界,能與世界其它國家做親善交流。五、參考資料編號網址網站名稱1http:/fishdb.sinica.edu.tw/台灣漁類資料庫2http:/www.npm.gov.tw/國立故宮博物院3http:/www.527.idv.tw/new_page_52.htm台灣重磯釣4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