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72315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襄樊市二九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 文 试 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五彩缤分的花季,朝气篷勃的青春。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

2、注音。(2分)我憧( )憬着美好的明天,我向往着幸福的未来。但我知道:美好明天与幸福未来的实现,需要锲( )而不舍的拼搏,需要迎难而上的执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襄樊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B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的女生张贺婷被评为“2008感动襄樊年度人物”。C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D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限15字以内)今年是建国6

3、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以形象凝聚报纸特征的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 , ;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6名著导读。(2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7默写。(8分

4、)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5)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在十则中告诉我们:“ , ”。 (6)随着“京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少同学对国粹京剧很感兴趣,想学唱,但又羞于开口,这时你可用俗语“ , ”鼓励他。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当你和几个同学结伴在“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护城河边游玩的时候,同学小强喝完饮料刚想将塑料瓶抛向河中,你迅速拉住他说:(2分)9一位哲人曾说过:“不

5、仅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吧。现在班上将要举行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1)做好准备:在正式演讲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演讲内容,做好充分准备。(2分) 搜集、整理资料 设计演讲(恰当运用演讲技巧)(2)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2分)(3)简述事例:如果在你的演讲中要举出“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作为论据,请你仿照例句简述一个事例。(2分)例句: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

6、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4)提出建议:你认为“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除了进行演讲比赛以外,还可以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请写出两种。(2分)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0-11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二)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12-16题。(10分)伤仲永王

7、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8、。(2分)(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16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三)阅读散文布鞋,完成17-21题。(13分)布 鞋厉彦林世上鞋的品种、样式、

9、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 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

10、里烘烤,那 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 阉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

11、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

12、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人民日报2009年4月25日,有改动)17文章以 为

13、线索,通过对 的问忆,表达了对 之情。(3分)18请从第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19认真品味文中第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20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卜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21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四)阅读议论文“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成22-26题。(13分)“读万卷

14、书”与“行万里路”汪金友“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

15、,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