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71382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施工方案》老黄沟码头支技术标1(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1.2、编制依据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三章 项目管理3.1、管理体制3.2、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模式3.3、实施目标3.4、项目管理机构3.5、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第四章 施工部署4.1、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4.2、施工准备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5.1、施工总流程及施工重点说明5.2、施工测量控制5.3、钻孔灌注桩基施工5.4、人工挖孔桩基施工5.5、承台及挡墙施工5.6、陆域回填5.7、道路及堆场施工5.8、网格护坡5.9、码头附属设施第六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材料及进度计划6.1、程投入的主要物资(材料)进场计划6.2、程投入的主要物资(材料)计划管

2、理6.3、要物资(材料)计划表第七章 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第八章 劳动力安排情况及劳动力计划表8.1、工队组建及劳动力管理8.2、动力管理措施8.3、动力计划表第九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9.1、量保证体系9.2、量控制网络图9.3、量保证管理措施9.4、量保证技术措施第十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二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三章 附表13.1、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3.2、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及检测仪器13.3、动力计划表13.4、工进度计划表13.5、工总平面图13.6、时用地表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

3、我公司在重庆主港区长寿老黄沟码头复建工程施工中,将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施工宗旨,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确定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的施工。使该工程质量评定等级达到合格标准。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监理单位的管理,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制定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及杜绝各种声、光、尘污染;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编制时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

4、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及降低成本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中标后,我方将编制更详细的施工方案。1.2、编制依据1、重庆主港区长寿老黄沟淹没码头复建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2、重庆主港区长寿老黄沟淹没码头复建工程施工图;3、现场勘察、咨询资料;4、我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机具材料及施工技术力量;5、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6、采用的主要规范有: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范JTJ/T239-98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

5、7-2001水泥混凝土路面及验收规范GBJ97-87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份)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手册QG/YHW012003项目管理手册QG/YHW032003第二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规模:该工程为二类码头;设计吞吐量为45万吨/年,拟建规模为1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件杂泊位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48.3万吨。建设项目有码头平台、陆域、堆场、道路等配套设施。2.1、设计水位(黄海高程)设计低水位:149.31m,高水位175.91m,设计河底程

6、145.21m。2.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该地区属中纬度亚热带暧湿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四季分明,春节温暖多寒潮,夏节炎热多伏旱,秋节凉爽多绵雨,冬节天冷无酷寒,年平均气温17.7度,极端最低气温-6.1度,最高气温44度,平均降雨量为1162.7mm。水文:据长寿水文站资料,长江多年平均流量为11500m3/s,1939年以来年最高水位179.16m(1981年7月17日),年最低水位143.88m(1941年2月12日),多年平均水位150.5m,水位变幅达35.28m。工程地质:陆域主要地层有淤泥层、砂混粘土、中砂、粗砂层,码头区主要部位持力层均为微风化砂岩。地震烈度:抗震设防VI级。2.3

7、、主要建设项目一缆表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2-1土方开挖m3985672-2石方开挖m3254722-3开山石回填m3224182-4开山土石回填m3473152-5M10浆砌条石挡土墙m317502-6C20块石砼挡土墙m3101982-7C20块石砼挡土墙基础m310672-8块石基床m317222-9沥青木板m217622-10碎石倒滤包m369.12-11砼面层抗折4.5Mpa,厚24cmm32692-12砼面层抗折5Mpa,厚30cmm340982-13预制C50砼联锁块m313872-1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m211212-1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30cmm2136602-1

8、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35cmm2138732-17碎石垫层(铺面)m342982-18粗砂垫层5cmm34962-19干砌条石护坡m37852-20碎石垫层(护坡)m31118.92-21C30砼压顶及护轮坎m3747.32-2210cmPVC排水管m2265.62-23土工布m24935.62-24250KN系船柱个72-25M10浆砌块石护脚m37132-26钢管栏杆T10.42-27人工挖孔桩(土方)m311972-28人工挖孔桩(石方)m35362-29机械钻孔桩(土方)m2442-30机械钻孔桩(石方)m2602-31C30砼灌注桩m324402-32C30承台m31162.52-

9、33预制C30砼挡土板m392.32-34钢筋制作安装T3842-35碎石倒滤层m34102-36预制C20砼路缘石m3113.62-37衬砌拱内植物m260772-38培耕植土m314192-39M10浆砌砖m356.72-40C20砼排水沟m3908.282-41C30砼框格梁m3108.52-42锚杆25T19.52-43锚杆12T5.62-4414号镀锌铁丝网m221692-45M10浆砌块石护坡m36802-46C20砼急流槽m328.22-4710cm厚植被砼,C20m2216.92-48M10浆砌块石截水沟m34842-49C20砼护壁m33492.4、码头工程1、堆场及道路:拟

10、建码头停泊水域宽度为70米,前沿设计最低高程为:161.5米,下河道路共计650米,其中前沿线长为200米。港区道路约为400米。设置杂件堆场3个共计约为1.4万平方米。道路结构为30cm砼面层下层依次为30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强夯土基;杂件堆场结构为10cm厚预制C50砼联锁块铺面,下层依次为5cm厚粗砂垫层,35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5cm,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强夯土基层。2、挡土墙及桩基:码头陆域前沿采用C30挖孔桩及C30预制挡土板结构,设计桩长12.5m23.9m,桩身断尺寸为2.51.5m;陆域后方采用C30钻孔灌注桩基及C20片石砼挡墙结

11、构,设计桩径1.6m,设计桩长10 m16.5 m.。桩基设计嵌入深度5m(中等风化岩层)。3、边坡防护:下河公路外侧采用干砌条石护面,坡脚采用M10浆砌块石护脚;陆域后方边坡采用拱形骨架衬砌内植草护坡和框格梁护坡。4、附属工程:下河公路外侧采用活动栏杆结构、其它部位采用钢管栏杆结构。系船柱设计拉力值250KN,码头区排水沟纵坡不小于3%。第三章 项目管理3.1、项目管理体制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1-ISO9001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项目经理部按照我局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CI工

12、作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执行。3.2、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模式1、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根据局的管理规定,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工程技术组、质量安全组成立质量预控QC小组。制订创优计划,对工程质量进行三检制、三级安全教育。对常出现通病的部位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深入透彻的技术交底,把事前控制放在第一位。实施完毕后检查实施效果,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方法,制订预防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防止以后继续发生类似问题。2、施工进度管理模式为实现各个目标,对施工总进度进行动态管理,采取四级计划进行工程进度的安排和控制,除每周与工程

13、相关各方的工作例会外,每日下午4点召开各施工班组的日计划检查和计划安排协调会,以解决当日计划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并且安排第二日的计划和所调整的计划,以保证计划周计划的完成,通过周计划的完成保证月计划的完成,通过月计划的控制保证整体进度计划的实现。3.3、实施目标1、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0,分部工程优良率85以上,观感评分得分率88%以上,确保该工程项目质量达到业主要求的合格等级标准。2、工期目标: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强化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按承包工期交付业主使用,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招标工程全部内容。3、安全目标: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达到优良标准3.4、项目管理机构 科学合理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为此在该工程的施工组织上,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结合本工程的规模与特点,组建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全权组织施工生产诸要素,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施工协调和管理,具体分工如下: 1、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计划实行组织、协调和控制。2、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下设技术组(施工员、取样员、资料员)、质安组(质检员、安全员)、材料组(材料员)、经营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