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70913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LS-10-01-013第十三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学案 编写人:李昌翠 审核人:邱继春 时间:2010-3-13 班级:_ 组别:_ 组名:_ 姓名:_【学习目标】 1、能记住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2、能说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会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历史地图、示意图等,学会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运用比较、

2、概括和阐释方式,把握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及作用。【知识链接】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在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特点?我们将在本课中继续学习、探讨这些问题。【学习过程】【基础梳理】(A级,请同学们浏览教材后从中找出知识点,并且记住这部分内容)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创办一、创办1.198

3、0年,_、珠海、汕头、_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2.1988年,我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_二、特点: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_为主。2.实行以_为主导的_经济所有制形式。3.经济活动以_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_和方便。三、意义1.特区在发展_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2.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_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知识点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一、沿海城市1.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名称:天津、_、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二、沿海经济开放区1.设置(1)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_、闽东南地区和_

4、相继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到1992年,形成了_。2.意义:进一步深化了_,对促进_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三、经济技术开发区1.目的:以引进外资,生产_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2.特点: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_的特点。3.意义:(1)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2)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知识点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一、浦东的开发1.时间:1990年2.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_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3.条件:(1)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2)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4.意义:(1)成

5、为上海新兴_和现代工业基地。(2)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3)成为中国_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知识点四:开放格局的形成1.表现: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_、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_、宽领域。【核心整合】 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创办【思考探究一】(B级)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个是外资企业利润的35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都是收入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

6、上,不利用太可惜了。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回答:邓小平是从哪一角度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请用一句话回答)2.结合学思之窗请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何意义?3.阅读下列材料: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劵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回答:经济特区除了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还有什么重大意

7、义。知识点二:沿海经济的开放区的开辟【思考探究二】(B级)1.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发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 (1)这些城市发展具有哪些有利条件?(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相继设立,使得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局势?知识点三: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思考探究三】(B级

8、) 1.“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B.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C.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 D.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 2.众所周知,上海是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中国,上海是中西文明碰撞和融合最好最多的地方。那么,你对近代的上海知道多少?今天上海的巨变你又了解多少?如今,上海浦东为什么能成为我国90年代改革的亮点?3.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被迫开放的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今天我们又主动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这两次融入世界市场?【课堂小结】 格局: _ 对外开放 特点: _ 【当堂检测】 对照“学习目标”当堂记忆,抢答!【拓展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个经济开放区发展情况的图片,配上解说词,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D级)【学习反思】1、基础知识方面:_2、学习方法方面:_3、情感认识方面: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