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70678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的性能对车辆NVH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经过单自由度模型对悬置系统的隔振原理进行剖析,论述了悬置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对不一样种类的隔振垫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动力总成是汽车主要的噪声和振动源,主要的激励可分为两类:一是汽缸焚烧而产生的震爆力;二是发动机曲轴旋转运动时不均衡而产生的惯性力。为了保证驾乘的舒坦性,工程师设计了动力总成隔振装置用以隔绝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常有的轿车隔振装置在空间部署上能够分为:1.底部部署,马上隔振装置安装在机舱底部的副车架上。这类部署安装空间比较自由,可是隔振成效不理想。2.悬置部署,马上隔振装置

2、安装在动力总成扭矩轴上。这类部署隔振成效好,可是安装空间遇到限制,并且往常需要12个扭拉杆或许隔振垫以限制动力总成在横向的转动角度。在本文中,主要剖析对象是悬置部署的动力总成隔振垫,即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工作原理动力总成悬架装置用于连结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是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能够概括为以下两点:1.支撑与限位。悬置系统的首要功能即连结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所以悬置系统不单要在静止状态下将动力总成定位并支撑在设计的地点,并且需要保证动力总成在不一样工况下与机舱或其余零件不发生碰撞或干预,将动力总成的位移限制在合理的一个地区内。2. 隔绝振动。发动机的激振是汽车的

3、主要振源之一,为了保证驾乘的舒坦性,悬置系统需要尽可能减少由发动机传向车身和底盘的振动;另一方面,因为道路不一样等原由,悬置系统也需要尽量隔绝来自悬架和车轮的振动,防备该激振传达至动力总成,以保护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正常工作。因为悬置系统需要承载整个动力总成的重量以及发动机所产生的扭矩,这决定悬置系统需要足够大的刚度以保证动力总成的地点在合理的地区内。若刚度不足则可能以致动力总成与其余零件发生干预或碰撞;另一方面,要获取较小的振动传达率,就需要更大的频次比,这就要求悬置系统的刚度尽可能小。阻尼方面,在低频地区时,大阻尼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幅值;跟着频次增大,在隔振区内,大阻尼会放大传达的振动幅值。所以

4、,理想的悬置系统需要在低频时拥有大刚度和大阻尼而在高频地区需要小刚度和小阻尼。悬置系统的分类在初期的汽车设计中,动力总成用螺栓刚性地与车身连结。这类连结方式不单没法隔绝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振动,由悬架系统传达到车身的振动也会因为没有任何隔振举措而直接传递到动力总成,以致动力总成的寿命和靠谱性都遇到影响。随后设计师渐渐开始使用软木等软性资料来隔绝振动。当前,动力总成的隔振垫可主要分为被动隔振垫,半主动隔振垫和主动隔振垫。此中,半主动隔振垫和主动隔振垫因为其尺寸宏大,结构复杂,一般较少使用;被动隔振垫是现代汽车所宽泛使用的隔振方式。被动悬置被动悬置结构较简单,没有额外的控制单元,仅依赖资料的自己特征和

5、不一样的结构设计来达成隔振。主要能够分为橡胶悬置和液阻悬置。橡胶悬置早在20世纪30年月就出现并宽泛应用在汽车上。因为橡胶零件的结构和橡胶特征是必定的,所以橡胶悬置的刚度和阻尼要么同时设计得很大,要么同时设计得很小。根据前文所述,当悬置的刚度和阻尼都较大时,悬置系统比较合适冲击隔绝,在低频工作地区内有较好的表现;当刚度和阻尼同时较小,悬置系统则合适隔绝振动,悬置系统在高频地区内表现优秀。所以,橡胶悬置的设计就是追求一个均衡,使隔振垫不单能够隔绝冲击,并且还可以起到隔绝振动的作用,令悬置系统在高频地区和低频地区都有优秀的表现。跟着技术的不停发展,此刻,经过优秀设计和调校的橡胶悬置已经能够达到十分

6、理想的性能。非线性橡胶悬置的出现甚至能够同时兼备到隔绝冲击与隔绝振动两个性能。别的,橡胶悬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固,造价低,保护方便,宽泛应用在各种车辆中。液阻悬置又称液阻橡胶悬置,在20世纪70年月末就已经大批应用于轿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液阻悬置结构特别多,基本的构成部分主要包含橡胶支撑,上液室和下液室,上下液室充满液体(多为乙二醇)被铁板切割开来,并用惯性通道(或许流通小孔)连通。从出生到现在,一共出现了三代液阻悬置。第一代液阻悬置为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随后第二代的液阻悬置,在惯性通道邻近增添认识耦膜(或许解耦盘)以缓解第一代液阻悬置在高频地区因通道内液体流动受阻而产生的硬化现象;第三代的

7、液阻悬置,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增添了节流盘的结构,提高上液室液体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了液阻悬置在高频地区内的动刚度,提高了性能。因为结构设计的原由,液阻悬置一般拥有较大的阻尼和较大的刚度,这使得液阻悬置在低频地区(如怠速工况下)的表现显然优于传统的橡胶悬置。只管经过不停地研究和优化,液阻悬置仍没法战胜液体的动向硬化,所以液阻悬置在高频地区时仍拥有较大的动刚度,有些液阻悬置的高频动刚度甚至远高于传统的橡胶悬置。此外,对比橡胶悬置,液阻悬置结构复杂,尺寸宏大,造价昂贵,重量大且难以保护,当前多用于动力总成左、右悬置等低频地区冲击较大的地点。半主动/主动悬置半主动/主动悬置多在液阻悬置的基础上加装一个

8、控制系统而制成,所以,半主动/主动悬置工作需要额外输入的能量。半主动悬置的特色是刚度和阻尼会跟着汽车的工况改变而迅速改变。比如,跟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改变惯性通道开启的数目,或许改变悬置内部液体的粘度,以达到改变阻尼的目的。主动悬置多用于隔绝高频激励,这类悬置结构较复杂,一般由被动悬置、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构成。磁流变半主动悬置经过高压电产生悬置内的液体粘度,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进而达到对悬置隔振成效的控制功能。半主动/主动悬置结构复杂,价钱昂贵且性能不稳固。磁流变半主动悬置在长久使用后极易造成油液积淀进而影响性能。但对比较被动悬置,半主动/主动悬置拥有更高的可调理性,在不一样频次地区内的表现

9、也优于传统的被动悬置。结论与展望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在悬置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慎重。往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需要确立车身与副车架的结构,依据车身和车架的模态以及空间来确立悬置系统安装的地点。2. 确立动力总成的转动惯量,质心地点等参数,并依据发动机的参数判断动力总成的频次输入。3. 确立悬置的数目、种类。4. 对动力总成进行六自由度的解耦,确立各个模态之间的解耦程度。别的,在悬置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持久性、耐腐化性、耐高温、便于装置、轻量化和成本问题。最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新式悬置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在不一样种类的汽车中。悬置系统从当初的橡胶悬置渐渐发展到液阻

10、悬置,随后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也接踵出现。同时,悬置的性能愈来愈好,但结构却愈来愈复杂。此外在资料方面,新式的悬置也愈来愈多地使用铝或许尼龙资料以取代传统的钣金零件,在必定程度上降低了整车的重量。相信跟着技术的升级以及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不停研究,新一代的悬置将拥有更优秀更稳固的性能。内容总结(1)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的性能对车辆NVH表现有很大的影响(2)悬置系统的首要功能即连结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所以悬置系统不单要在静止状态下将动力总成定位并支撑在设计的地点,并且需要保证动力总成在不一样工况下与机舱或其余零件不发生碰撞或干预,将动力总成的位移限制在合理的一个地区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