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70634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访让我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土城镇白鸡小学 王娉有人说:平凡的事做好了,也就变得不平凡了。家访是家庭和学校沟通的一种形式,对老师而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或是几句简单的寒暄,或是一阵亲切的交谈,或是回头再来尽述衷肠,一下子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曾经,我也像很多教师一样抱怨自己的学生不够聪明机灵,上课调皮捣蛋,不讲卫生,考试不能取得高分;我也曾经埋怨家长不管孩子,不检查孩子的作业。然而当我在“访万家”跟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真正深入的去关注学生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竟是那样的机敏可爱、丰富感性。(一)“老师,十月初八去我家家访!”下课铃响了,我刚走下讲台,我班学生杨肖艺兴冲冲地跑到我面

2、前说:“王老师,你初八去我家家访”。“为什么?家访还要看个日子?”,我问,“那天我奶奶六十大寿,家里请厨子待客,好好招待你”,她说。听到这儿我一愣,心想:就是去家访我也不会在你家吃饭,这一天我怎么可能会去呢?我望着她那稚嫩的脸和诚恳的表情心里一热,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多可爱的孩子啊,他们是那样的天真无邪、诚恳热情!我不仅扪心自问:孩子,我能为你们做些什么呢?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当我们俯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感情去思考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理性,甚至更有智慧!(二)“老师,啥时候去我家家访?”课间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冷不丁听到一声:“老师,你啥时候

3、去我家家访?”我一看,原来阳家俊,一个不起眼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考试老在后边)。我望着他那期盼的眼神说:“要不是昨天雨下得大就去了,你放心,明天我一定会去的”。听到我肯定的回答,他面露喜色悄悄地走了。第二天我到他家时,他妈妈一边洗苹果一边说:“昨天中午阳家俊在校吃完饭后又跑回来,衣服都淋湿了,回来给我说,让我不要到别处去,老师明天要来家访。”此刻,我的心不禁为此一震。平时我们大部分老师只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用了多少时间去关心学困生呢?学困生也期待老师的关注,他们更需要我们关爱。也许,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能够转变一个学困生,能够成就一位栋梁。其实他们并不像我们眼里看到

4、的,耳中听到的,或者只是凭自己感觉的那么不堪,并不是所谓的“笨”孩子,也不是无可救药,只是我们对他们缺乏了解与沟通,没有看见他们嬉皮笑脸背后的眼泪和深深的痛,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和教学方法。(三)“为了孩子,再苦也值得!”去小亭村刘欢家时,是我们学校老师骑摩托车带我去的,顺着弯曲的乡村公路行驶了十几里,又走了两三里土路才到家。他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墙是用土做的,上面都是裂痕,看得出来,这房子很有些年头了,房子旁边连着猪圈,厕所,屋里光线不足,狭窄,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词:贫穷。孩子的爸爸在外打工没挣到钱,夫妻关系不是很好,妈妈在家种地,料理家务。哥哥因为和一群社会青年打架而被关进看守所。家

5、长很热情,又是倒水,又是拿核桃、板栗让我们吃。她提起大儿子闪着泪花说:“他不好好学习,不争气。”提起刘欢,她真诚地说:“小儿子喜欢上学,在学校,住得好、吃得好、老师对他教育的好,小小年纪就很孝顺,不像他哥哥。”刘欢的的母亲没上过几天学,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此时她动情地说:“再苦,我也要让我的孩子上学。”我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一个人在家真不容易呀!”她很干脆的说:“为了孩子,再苦也值得!”透过家长的眼神,看到了她对孩子的殷殷期盼,也看到了些许的无奈和忧伤。看着眼前这个普通的农村农妇,听着这样朴实无华的话语,做老师的我有太多的感慨,我们常常抱怨待遇低、工作累,这些为了生计、为了后代成天忙碌的人们

6、,让我感到愧疚。我和刘欢的母亲商量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首先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帮助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我承诺在学校要多关心帮助孩子;最后我提出建议:星期天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检查他的作业,同时让孩子在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大人的艰难辛苦。听了我的建议,刘欢的母亲连连点头称是。家长的这一明确态度让我感到欣慰,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成就,哪怕付出一切也愿意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只是他们方法也许不是很正确以至于结果不是很好。但我相信他们对孩子的一片心都是一样的,都是足以让所有学生为之感动、为之努力的。可怜天下

7、父母心!不知不觉,时间已近晌午,我们起身告别,刘欢的妈妈目送我们很远,返回途中,刘欢妈妈那句“为了孩子的学习,再苦也值得”话语久久在耳旁回响。(四)“老师 下雨路滑你慢些走!”10月26日下午,下着小雨,我去白鸡村罗清旭家家访,来到了一座才盖好的两层小楼前,新房没有粉刷。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家种菜园,照顾孙子。穿过正屋来到后院,见到了学生的奶奶。见到我到她家,她感到意外而高兴,连忙问:“我孙儿在学校又惹什么祸了吗?”说明来意后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事,同时也征求了她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老人家一直说:“王老师,麻烦你一定要把我孙子管严点,我年龄大了,只能照顾他生活,

8、有时我说的话他就不听,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话。孩子在校变化大,我这个当奶奶的感激不尽!”家访结束后我向她道别,没想到罗清旭70多岁的老奶奶一定要送我到公路边,老奶奶又大声嘱咐我说:“老师,下雨路滑你慢些走”。当我走了一段回头看时,老奶奶仍站在雨中望着我。走在路上,老奶奶那朴实的叮嘱和相送的身影不时的萦绕在耳边,浮现在脑海。此时我心情激动、思绪万千,眼睛不知何时变得有些模糊了。我们辛勤的工作在这里得到了理解、得到了肯定、得到了回报。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踏踏实实的履行我们的职责呢?太多太多的家访镜头在我的脑海中闪过不停,我相信过往不是遗忘,而是珍藏,那份属于爱的珍藏!这次家访中,我走进了每

9、个学生的家中,更真切看到了每一位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情况。不管学生的家庭是贫穷还是富裕,但每位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摆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每位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面对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家庭,我感慨万千,如果不是有机会走进每个家庭中,我也不能了解这么多孩子背后的环境和家长的想法,通过逐一的走访,家长们都了解了我的想法,肯定了我的工作,同时也包容了我在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我和家长彼此的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使我们互相了解,也使我们有了充分的情感上的交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了很多的共识。而作为我,一名年轻教师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因为我开始学会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

10、想问题,很多以前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老师、家长携手共同为学生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我们的孩子脸上一定会绽放出自信的光彩,也一定能播种希望,放飞梦想!因为家访,我体会了做家长的辛苦和责任;也是因为家访,家长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艰苦和艰难,我由衷的感谢家访,也由衷的感谢能理解我支持我的家长们。当前,尽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没有能力去解决那些问题,但是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上,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共同架起“爱心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习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上,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让他们安心学校生活;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此外,我们还要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家访是一座桥梁,它连接的是家庭与学校;家访是一根纽带,它维系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家访是一个平台,它承载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爱。家访使我收获了幸福、收获了感悟、收获了感动。这一轮的家访即将结束,但对我来说家访的步伐不会停止,直到离开讲台的那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