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四课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70322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四课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第四课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第四课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四课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四课第二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 黄河之滨总教时 三 第 二 课时教学目的1. 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2. 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重点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难点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法听赏学 法感悟课型新授教学具录音机 磁带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 组织教学二 师生问好三

2、欣赏名曲四 复习歌曲1. 弹琴2. 放录音伴奏五 聆听看秧歌1. 导入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演唱分男女生演唱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225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2.分段欣赏: 边听边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分析: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歌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

3、化。 3.播放全曲聆听小放驴1.播放乐曲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 2. 简介体裁: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3、再次播放全曲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 分段欣赏乐曲回答问题再听,完整感受,小声哼唱初次聆听乐曲回答问题再次聆听全曲并分析全曲让学生体会曲子的地方风格特色,从旋律歌词以及所使用的代表性乐器上入手,体会乐曲的情绪和表现的内容,虽然艺术形式不同,但是表现的都是地方民间音乐,极具地方特色。 1510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学生跟着想象。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了两首乐曲,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复听全曲随乐曲想象。跟随乐曲想象,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51课内作业无作业中的主要错误无课外作业无板 书 设 计看秧歌小放驴教 后 心 得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感受了不同地方的音乐风格特点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