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70149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直达产业升级:一个定理两个定义复制链接1#HUANGJUN 发表于 2012-7-6 10:33:0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所谓附加值,就是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之上的超额剩余价值, 而这种超额剩余价值的实现,一是要靠生产过程的高度效率 化,一是要靠市场营销对于价值的再发现。产品附加值唯一实 现的途径就是市场。附加值的高低,是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成 正比的,即产品附加值越高,其市场占有率越大。附加值和商 品价格的高低是成反比的,即附加值越高,其产品价格越呈下 降趋势,“价廉物美”是附加值在市场价格表现的最普通和最 一般的形式。商品价格的不断降低是以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率的 不断提高为前提的,也

2、就是说是以附加价值的不断提高为前提 的。没有这个基本的前提,任何商品价格的降低都不可想象。 (见中国制造的附加值问题)。这个“附加值定理”,试图解释这几个问题:1、附加值包含 的内容是什么?它对应的是价值的哪一部分?2、高附加值的 市场表现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定一个产业附加值的 高低?3、附加值体现了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率。关于第一点,附加值体现的是超额剩余价值,这只是一个粗略 的定义,可以讨论。我的理解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体现的 是商品价值基本概念范畴的概念,在论述商品价值时,剩余价 值原则上就包括在这个概念之中,所以很难说是“附加”的价 值,而“超额剩余价值”无疑是属于“附加”的价值。

3、当然, 对这个概念,可能的一个更准确的解释是除去商品的生产成 本,高于成本的部分都是“附加价值”。就是说,成本构成了 商品的“基本价值”或者“初始价值”,其余部分的价值都是 “ 附加价值”。但这个观点,还是和“商品价值”的概念有 冲突,需要进行概念的明确。但附加值是属于“已经在市场实现的价值”是确定无疑的,没 有实现或无法实现的价值谈不上任何“附加价值”。当然有人会说,附加值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概念,是投入与产出 的比较,单方面讲附加价值没有意义。但投入产出本身也有局 限性,它是以产值来计量的,主要针对的是工业的部分,市场 的部分很难纳入计算或者说很难精确统计,而产品的附加值包 含了重要的市场因素

4、,是由市场来实现的。不计算市场的部分, 就很难说清楚附加值。至于有人认为工资、利息等都应当包括在附加值中,这是肯定 搞错了,无论怎么讲这都包括不到附加值概念里面去。总之,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二、先进生产力定义: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就是反映了同时代最先进的 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社会生产能力,是生产诸要素最佳结合 方式的体现。生产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生产方 式是否科学先进,是生产力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准。这个生产力 的“力”,就是生产方式。生产诸要素形成了生产过程,而生 产方式形成了生产力。在先进生产力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生产 效率,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基本区别就是生产效率

5、的区 别。先进生产力包含了最新技术在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应用,但 最新技术只是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决定性的要素不是 生产技术而是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只有借助先进的生产方式才 有可能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传统制造业领域只要实现了先进生 产方式的应用,体现了效率化和市场竞争力原则,同样属于先 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不仅仅表现在高科技领域,它可以表现 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高,体现了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效率及其构成要素是衡量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尺 度。关于先进生产力,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很 标准的解释,甚至存在很多的谬误。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大多数 都是政论性的,重点论述的是如何

6、调节生产关系以便解放生产 力,以及我党如何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等等。为 数不多的所谓标准解释中,更是谬误百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就是认为社会上存在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两种不同的生 产力,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而 对生产力先进与落后的划分,有不少人认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 代表的产业是先进生产力,传统制造产业是落后生产力,发展 先进生产力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物质生产力和社 会生产力被混淆在了一起,而对于物质生产力的描述又是形而 上学的,缺乏基本的辩证观点。近年来流行的“产业升级”论, 主张对现有产业“替代”和“淘汰”,其始作俑者恐怕就在这 种论调上,这

7、是其理论的来源和出处。明确定义什么是先进生产力意义巨大。一方面,它是准确论述 “三个代表”思想的需要。“三个代表”的第一条,说的就是 我们党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搞清楚什么是先 进生产力,就没法搞清楚这个生产力有什么要求,因而也就没 法去“代表”。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论推崇的也是“先进 生产力”,主张用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因此 这个“先进生产力”也必须搞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是 在政治上还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先进生产力这一概念都必须 有明确的定义,这涉及到政治经济的重大原则问题。三、产业升级定义:所谓的产业升级,实际上就是生产效率的转化过程,就是社 会生产效率由

8、低到高的改进和转化,它包含了先进技术、先进 手段、先进管理、先进观念等等在现有产业中的运用,或者创 立新的产业,是整个生产体系的改进和提高。产业升级是一个 系统化工程,它是微观产业体系和企业在市场竞争推动下的自 觉行为,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是一个逐步演化和提升的过 程。产业升级就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升级,这种升级的过 程,本身就包含了技术因素的运用,这种技术因素,包括科学 技术、管理技术和市场技术等等。单纯强调产品的科技含量, 而忽视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提高,本身并不能构成产业升级,甚 或导致产业倒退。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可以引起社会经济的革命性变革,但这种变革是以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结合所形成的先

9、进生产力为条 件的,是以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为前提的,是与市场互 为因果的。没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催化作用或者不通过先进生产 方式这个载体,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进 步。技术创新只是提供了一种生产力进步的因素和可能性,而 先进生产方式则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产业升级,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淘汰那些低效率的生产,或 者把低效率的生产转化为高效率的生产,从而发展高效率的生 产,实现国民经济的效率化。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可以制 定政策指引,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在税收 等市场法规方面作出限制和优惠,当好管理者和裁判者的角 色,但不能规定哪一部分产业必须升级到另外一种产业上

10、面 去,这是违背产业规律市场规律的,是一种产业歧视和产业偏 见。就产业本身来讲,无所谓低级和高级;产业存在的意义, 就在于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任何产业,只要有 需求,只要它还具有市场的生命力,它就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这种存在与发展是以市场平等为前提的。产业没有高低贵贱之 分,只有效率高下之分。处于市场中的产业是多层次多结构的, 效率也是参差不齐的,强调产业升级不能以牺牲现有产业为代 价,保持市场产业的丰富性多样性也应当成为政府产业发展的 基本目标之一。(以上两条参阅先进生产力与产业升级一 文)。产业升级问题是近年来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我们的政府、产 业界和企业追求的目标。但去年(0

11、8 年)以来,关于产业升 级却出现了许多的谬论和逆流。首先是泼向“中国制造”的大 量污水,什么中国制造“低端”,“落后”,“低附加值”, “剥削”,“压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卖国”, “为西方打工”等等,不一而足。与此同时,“产业升级”的 呼声日益高涨,似乎中国制造应当“淘汰”,用高科技产业取 而代之了。产业升级这个本来无可非议的概念却被用来作为打 倒中国制造的借口,作为某些地方政府漠视处于世界性经济危 机漩涡中的中小企业困难的借口,甚至有人干脆把这些企业归 入“落后生产能力”,认为危机中的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 正常规律在起作用”,“政府不能做违背市场规率的事”。更 有甚者,就

12、是广东省政府“腾笼换鸟双转移”的所谓“产业升 级”政策的出台和大力推行。这种倒行逆施,越来越受到更多 有识之士的抨击,主流媒体和经济学界也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 不同看法。但迄今为止,这一政策没有得到改变和检讨,还在 继续严重威胁着我们的产业。用“正确”的理论掩盖错误的思 想和政策,从来就是极左路线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对 产业升级问题进行一次正本清源,弄清楚什么是原本的产业升 级,应当升什么和怎么升,从什么地方做起;必须对中国制造 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弄清楚它到底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高附加值的还是低附加值的?是宝贝还是垃圾?从而理清我们的思路,采取正确的对策,找出我们重新出发的方向。从这个

13、意义上讲,“一个定理两个定义”具有重要意义,搞清 楚这几个问题,起码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许多糊涂、混乱和错 误的东西,起到一个鉴别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 几个概念的讨论中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概念,建立正确的 观念和认识。注:不管你“腾笼换鸟”也罢,“产业升级”也罢, 你总得有个标准,有个尺子,有个判断。“一个定理两个定义” 就是标准和尺子,除非有人能提供出来更有说服力的尺子。用 这三把尺子衡量,中国制造就是先进生产力,完全用不着淘汰。 传统制造产业要升级,就按照中国制造的模式升级吧,核心制 造业要升级,也还得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来升级。发展现有产业 就是产业升级,在传统制造业加快技术应用步伐也是产业升 级,把传统制造业发展成为核心制造业也是产业升级,凭空想 象的高科技产业构不成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现实而不是梦 想。先入为主,没有标准的“产业升级”可以休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