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700216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年级:姓名:2021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Ni 59 As 75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霾尘积聚难见人”,雾和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指“碘的升华”D“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单质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答案】B

2、【解析】A、榆荚又称榆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错误;B、雾和霾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紫烟”是水气受到光照后产生的光学现象,故C错误;D、“火树银花”指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原子中电子的跃迁,不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答案为B。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 L0.l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阴离子总数为0.1 NA个B0.1 mol的2H35Cl分子的中子数是2NAC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D加热条件下,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0.1NA【

3、答案】D【解析】A、碳酸根水解得到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离子,因此1L0.l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个,A错误;B、2H35Cl分子的中子数21+351719,所以0.1mol的2H35Cl分子的中子数是1.9NA,B错误;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C错误;D、加热条件下,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因此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0.1NA,D正确。答案选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2

4、-二甲基己烷B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炔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C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D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均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C【解析】A. 分子中最长的链上含4个碳原子,2号位置含2个甲基,按系统命名法,该化合物的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A项错误;B. 等质量的甲烷、聚乙烯、乙炔,氢元素的质量依次减小,则三者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小,B项错误;C. 酒精消毒的基本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项正确;D. 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10短周期元素X

5、、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X同主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Y与W核外电子数相差6,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W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增BZ、W分别与Y形成的化合物均可作为耐高温材料CX、W分别与Y形成化合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DX、Z、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O元素;Y与W核外电子数相差6,则W为Si;W与X同主族,则X为C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处于第三周期,故Z为

6、Al。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Y(O)X(C)W(Si),A错误;BAl、Si分别与O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氧化铝、二氧化硅,均可作为耐高温材料,B正确;CC、Si分别与O形成化合物中CO、二氧化碳为在常温下均为气态,而二氧化硅为固体,C错误;D非金属性CSiAl,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偏铝酸硅酸碳酸,D错误,答案选B。11我国科学家设计二氧化碳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其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电源的正极B中,捕获CO2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2O52 4e =4CO2 + O2D上述装置存在反应:CO2

7、=C + O2【答案】B【解析】Aa电极反应是2C2O52-4e-4CO2+O2,发生氧化反应,是电解池的阳极,则b为正极,故A正确;B捕获CO2时生成的C2O5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仍为+4价,捕获CO2时生成CO32-时碳元素的化合价仍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B错误;C由电解装置示意图可知a电极反应是2C2O52-4e-4CO2+O2,故C正确;D由电解装置示意图可知a电极生成O2,d电极生成C,电解池总反应式为CO2 =C+O2,故D正确;故答案为B。12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溶液中-lgc(H+)/c(H2C2O4)和-lgc(HC2O4-)或-lg

8、c(H+)/c(HC2O4-)和-lgc(C2O4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a1(H2C2O4)=1102B滴定过程中,当pH=5时,C(Na)3C(HC2O4-)0C向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显酸性D向0.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水稀释,C(HC2O4-)/C(H2C2O4)比值将增大【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Ka1(H2C2O4)= =1102,故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HC2O4-)+2c(C2O42-)+ c(OH-),根据图示,Ka2(H2C2O4)= ,当pH=5

9、时,c(HC2O4-)=c(C2O42-),所以C(Na) 3C(HC2O4-)= c(OH-)- C(H)=,故B错误;C、向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是NaHC2O4,HC2O4-电离平衡常数是1105、水解平衡常数是,所以,草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常数大于其水解常数,因此该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Ka1(H2C2O4)=,向0.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K不变,所以C(HC2O4-)/C(H2C2O4)比值将增大,故D正确。13钼酸钠(Na2MoO4)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和水处理剂。从一种含钼的废弃催化剂(主要

10、成分为MoO3、Al2O3、Fe2O3等)中可回收Na2MoO4,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MoO3,Al2O3与SiO2相似,均能在高温下与Na2CO3发生类似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焙烧时发生反应之一:Al2O3+Na2CO3=2NaAlO2+CO2B用硫酸浸取操作后所得滤渣并加入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C步骤中可以用CO2代替硫酸D步骤中可知Na2MoO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答案】C【解析】A. 既然Al2O3与SiO2的性质类似,那么焙烧时就能发生如下反应:Al2O3+Na2CO3=2NaAlO2+CO2,A正确;B. 用硫酸浸取操作后所得滤渣(含有Fe2O3),生成硫酸铁,加入KS

11、CN,溶液变为血红色,B正确;C. 从去除NaAlO2考虑,可以用CO2代替H2SO4,但从分离碳酸钠与Na2MoO4考虑,二者难以分离,所以步骤中不能用CO2代替硫酸,C错误;D. 步骤中,降低温度Na2MoO4没有结晶析出,说明Na2MoO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26(14分)磷铁(含P、Fe、Cr等)是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一种以磷铁为原料制备和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水浸后溶液的主要成分为和;的回答下列问题:(1)“破碎”的目的为_

12、。(2)“焙烧”时,应将原料加到_坩埚中(填“陶瓷”或“钢制”),原因是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Cr单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进一步提纯粗磷酸钠晶体的方法为_。(4)“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沉铬”时,加NaOH调节至pH为_时,铬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已知:,离子浓度为10-5mol/L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培烧速率,使焙烧更充分(2分)(2)钢制(2分) ,腐蚀陶瓷坩埚(2分)(2分)(3)重结晶(2分)(4)(2分)(5)5.48(2分)【解析】(1)焙烧前先将磷铁粉碎,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培烧速率,

13、使焙烧更充分的目的;(2)因高温下碳酸钠和SiO2能反应生成硅酸钠和CO2,陶瓷中含有SiO2,则“焙烧”磷铁和碳酸钠混合物时,应将原料加到铁制坩埚中,可防止发生反应:,避免腐蚀陶瓷坩埚;焙烧时Cr单质和Na2CO3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Na2CrO4和CO2,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粗磷酸钠晶体混有,可结合两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通过重结晶提纯得到精制的磷酸钠晶体;(4)将溶液“酸化”得到Na2Cr2O7,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已知KspCr(OH)3=c(Cr3+)c3(OH-)=2.710-31,当c(Cr3+)=10-5mol/L,c(OH-)=mol/L=31

14、0-9 mol/L,此时溶液的pH=14-9+lg3=5.48。27(15分)实验室可利用环己醇的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如下: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环己醇161.1(97.8)*0.96能溶于水和醚环己酮155.6(95.0)*0.95微溶于水,能溶于醚水100.01.0*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实验中通过装置B将酸性Na2Cr2O7溶液加到盛有10mL环己醇的A中,在5560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1)装置D的的名称是为_。(2)酸性Na2Cr2O7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H0,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如何滴加酸性Na2Cr2O7溶液_;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3)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 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馏分b. 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